近日,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调查。图为资料照。(Feng Li/Getty Images)
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被调查的消息,引发国际舆论关注。此前他被举报贪腐和性丑闻,最后都不了了之。有分析认为,中共没钱了,搞到地方政府要去向寺庙借钱,现在抓捕释永信只是释放一个政治信号。
7月27日晚,少林寺官方通报称,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
接近少林寺的人士向财新网透露,今年5月左右,当地政府派人以少林寺管理处的名义常驻少林,这个新机构的成员主要来自郑州市和登封市的宗教局、统战部。这也意味着少林寺已被中共当局接管了。
回顾少林寺近20年来的发达史,以释永信为首的少林寺高层大规模引入旅游、演出、武术培训、地产、茶叶、药品、电子商务等商业项目,注册近800件少林寺相关的商标,年收入曾高达数亿元人民币。
释永信因推动少林寺商业化而发迹,被称为“少林CEO”,但常常爆出频繁出入高端会所,出行坐豪车,直接或通过他人名义持有多家与少林寺相关企业股份的丑闻。
资深媒体人颜纯钩7月31日在其脸书撰文表示,一个花和尚为富不仁,一日被擒下竟震动天下,这也是末日中国之怪现状。从90年代初至今,中国寺庙成长为富甲一方的土豪,这一点都不奇怪,当时的和尚应该还不敢包养女人,后来胆子渐大,欲念渐炽,就成了今日的释永信。
作者说,30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圈钱太容易,寺庙有钱打理,政府脸上有光,当然不作计较。近年政府口袋空上来了,有些地方政府发不出工资,竟然要去向寺庙借钱,这不是乾坤颠倒了吗?
作者举例,这一年来,地方政府没钱,搞到要“远洋捕捞”,跨省抓个体商户开刀索取,那已经是被逼到墙角才勉强自残的行为。
作者表示,今时不同往日,中共的好日子终于走到头了,今日捉襟见肘,囊空如洗,搞到地方政府要去向寺庙借钱。全国几千家寺庙,不只是少林寺有钱,有点名气的寺庙,资产也都亿亿声,算算全国寺庙总资产,可能相当于每年国民经济总收入的一个相当高百分比。
作者认为,中共以打家劫舍起家,现在国穷庙富,正是中共下手的时候。因此,抓捕释永信只是一个政治信号,稍后掀起一波全国性寺庙“整改”运动,把全国寺庙资产“收归国有”,这绝对是“规定动作”,大家不妨坐等好戏看。
中纪委前监察部官员王友群日前在大.纪.元;撰文表示,盘点释永信的发迹背后,至少有四大“贵人”为他撑腰,分别是中共前党魁江泽民、中共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中共前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以及中共现任党魁习*近*平。
作者指,习*近*平上台之初,承诺让人民过“好日子”,逐渐地,这个说法变成过“紧日子”,到现在,变成过“苦日子”。短短十多年间,中共已是债台高筑,入不敷出,已到了快破产的边缘,到处都在喊缺钱。
释永信掌管的少林寺,有许许多多的产业。中共正好抓住了其贪财好色的把柄,趁机割释永信掌管的少林寺这把“韭菜”。
近年来,各地寺庙频繁爆出各种丑闻,涉及财务腐败、生活腐烂、体制腐化等各个方面。
时政评论员袁斌的文章表示,中共当政后,利用国家机器强制对传统宗教进行政治化改造,为佛教日后的变质埋下了伏笔。
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地政府纷纷将知名寺庙(如少林寺、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等)包装成旅游景点,纳入“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在官方统计中,寺庙门票、香火经济、法会活动等都成为地方GDP的组成部分,甚至被列入招商引资材料。由此导致政绩驱动下的佛教异化。
袁斌认为,在这种把宗教当成GDP抓手、把寺庙变成“景区资产”的制度环境下,哪个寺庙能真正保持清净?因此,中共这个毒瘤不除,即便释永信今天被抓,明天还会出现更多新的释永信,佛门的乱象只会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