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古拉格群岛上,这些形形色色的精灵,如何重新铸造了一位经济学家的灵魂?
杨小凯先生(1948-2004)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曾因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理论的创见而两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被称为"离诺奖最近的华人经济学家"。今年7月7日是他去世21周年的纪念日。
但这位经济学家留给我们的一部不朽之书,却是这本《牛鬼蛇神录:文革囚禁中的精灵》。
阅读这本书的体验是如此独特。于我而言,一个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在中国政治极度高压的时代,例如文革,都有那么多鲜活、具体的生命,并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追求。他们的言论,对中国社会的理解,甚至他们的喜怒哀乐、男欢女爱,都在书中生动地呈现,让人们了解到那一代中国人极具个性化的生存面貌。书中写到的政治犯们,他们的反抗精神和行动,以及为此付出的残酷代价,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杨小凯原名杨曦光,于1948年出生于共产党的高级干部家庭。1968年,还在湖南上中学的他,因为一篇题为《中国向何处去?》的大字报,被以"现行反革命罪"判刑十年,先后在看守所、监狱、劳改农场服刑。《牛鬼蛇神录》一书,正是杨小凯对狱中十年所遇各种人物的真实描述。
极权之下中国民间始终存在的政治反对传统
毛时代的中国大陆,仅仅湖南一地,就有多个反对共产党的民间地下政治组织,这完全超乎我的想象。
对我们这一代中国人来说,了解从1949年到1979年中国的民间思想,很多是来自类似《夹边沟记事》、《寻找林昭的灵魂》这样的作品,以及1980年代后的一些伤痕文学,而这是很不够的。事实上,在社会管制十分严厉的毛时代,中国也一直存在大量的民间政治反对组织。杨小凯在书中披露,仅湖南就有包括民主党、中国劳动党、大同党、反共反共救国军等政治反对组织。今天看来,这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杨小凯的书让我们看到,在1949年到1979年之间,中国大陆的民间社会并没有被完全消灭——即使长期在地下状态,它也仍然存在。而这种民间反抗传统的始终存在,让人不由心生一种敬意与骄傲。试想,如果这种传统在社会被极端控制的时代都存在,那么在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压,它也一定会存在下去(当然存在的形式会有很大不同)。作为一个民间反对者,还有什么比看到这种传统曾活生生地存在,且始终存在,而更激动人心呢?
这些毛时代的政治反对人物,在《牛鬼蛇神录》中的代表性人物有刘凤祥、张九龙、粟异邦、杨学孟等人,以及他们的地下党——民主党、劳动党、反共救国军。在狱中遇到的这些政治犯,都受到了杨小凯发自内心的尊敬。这些人,也正是杨小凯后来写这本书的主要动机——他不想让这些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政治犯被历史湮没。他一定有为这些给他带来巨大心灵冲击的政治犯"立传"的强烈冲动和责任感,所以才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这些人的经历,竭尽所能地回忆。由于当时环境的限制,这些政治犯本人也不会向杨小凯披露全部的事情经过——这样的披露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后人要感谢杨小凯,他通过不同的人物、场景、语言以及细节,尽力拼凑出了那些政治犯生动完整的画像。
这样看来,杨小凯不仅仅是优秀的经济学家,也是优秀的史家。他在笔下把这些逝去的政治犯们复活了。本书的英文译名是Capitive Spirits,直译就是"狱中精灵",书的名字似乎就是最好的说明和解释。他笔下的这些人,代表着人之为人最宝贵的品质之一,那就是反抗专制。
在本书的前言中,杨小凯写道:"当然贯穿全书最重要的问题是:秘密结社组党的反对派运动在中国能不能成功,它在文革中起了什么作用?相关的问题则是:多如牛毛的地下政党在文革中尽管非常活跃,但为什么,他们不可能利用那种大好机会取得一些进展?"
请注意,杨小凯描述当时的地下政党,用的词语是"多如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