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速新增设备,7天内上万车主被抓,车主叫苦不迭:这车怎么开?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高速新增设备,7天内上万车主被抓,车主叫苦不迭:这车怎么开?

"中国高速上又出新‘幺蛾子’了!"最近一周,上万车主集体“中招”,各种新设备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专门抓违章——区间测速、AI抓拍、隐蔽式移动测速……这谁顶得住啊?今儿咱就掰扯掰扯:这些“黑科技”到底是保安全还是“割韭菜”?车主们咋应对?

一、新设备“上岗”:老司机也懵圈!

(设备盘点)这些让人头疼的新设备都有啥?区间测速、AI抓拍、隐蔽式移动测速……花样多得很!

(区间测速)以前固定摄像头,老司机们还能“踩点刹车”躲一躲。现在区间测速直接算你全程平均速度——想在摄像头前急刹?没用!整段路超速照样抓你!我朋友老李,开长途车习惯了“临门一脚刹车”,结果区间测速亮红灯,罚单直接送到家!

(AI抓拍)更狠的是AI设备!不系安全带?抓!开车打电话?抓!变道压个实线都逃不过它的“火眼金睛”!有车友吐槽:“我在匝道口没看清标线,压了一下实线变道,200块没了,还扣3分!这车真的没法开了!”

(车主吐槽)“以前还能靠经验躲摄像头,现在全是‘科技狠活’,稍不留神就中招!”

二、车主“破防”:罚单太多太坑!

(典型路段)佛山有段200米的分岔口,一年多抓了18万多车次!平均每天几百辆车中招!这不是执法,简直是“割韭菜”现场!

(标志问题)很多车主抱怨:“标志标线设置不合理!想好好按规矩开,可标识不清楚,等你反应过来已经来不及了,然后就是一张罚单寄到家。”

(申诉麻烦)更气人的是申诉流程!跑来跑去折腾半天,最后多数人只能“交钱了事”。有车主无奈地说:“申诉比赚钱还难,干脆认栽!”

(数据支撑)据统计,部分高速路段违章罚单数量同比上涨300%,车主满意度直线下降!

三、执法动机引质疑:安全还是“创收”?

(车主担忧)大家最担心的不是被罚钱,而是执法方式的动机——为啥不把测速点位置公开?为啥要搞得这么“隐蔽”?

(对比国外)国外很多地方会提前告知测速路段,让司机自觉减速。这才是真正为了安全!而咱们有些地方的“隐蔽执法”,让人忍不住往“逐利执法”上想。

(罚单离谱)有些路段罚单数量动不动就是几万张,罚款金额更是天文数字。车主们感受到的不是安全保障,而是“被坑”!

(老司机质疑)“要是真为了安全,为啥不把测速点设在显眼位置?隐蔽执法,谁受得了?”

四、老王建议:理性看待,但要有态度!

(科技执法好处)咱客观点说,科技执法确实能提高道路安全——超速、疲劳驾驶、占用应急车道这些行为确实危险,该抓就得抓!

(但得有底线)但是!执法得有底线,得讲道理!

道路设计和标识必须合理:不能让司机“被动违章”,然后还要交罚款。这不公平!

执法要透明:测速点在哪里,什么行为会被抓拍,这些信息应该公开。让大家知道怎么避免违章,而不是等着收罚单!

申诉渠道要畅通:对于确实不合理的处罚,车主应该有便捷的申诉途径。不能让“申诉比赚钱还难”!

(车主心声)“我们支持科技执法,但别让执法变成‘割韭菜’!”

五、未来咋办?车主和执法部门都得行动!

(车主应对)科技执法是大趋势,肯定越来越多。咱车主能做的就是:

开车更小心:时刻注意路况和标识,高速上别超速,变道看清楚标线,安全带系好!

监督执法部门:遇到明显不合理的处罚,要敢于申诉,不能让“割韭菜”式执法成为常态!

(执法部门改进)更重要的是,执法部门要真正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罚款当成目标!只有这样,科技执法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让车主们“叫苦不迭”!

最后请问大伙儿:你遇到过高速新设备的“坑”吗?有没有因为隐蔽测速或AI抓拍被罚过?

责任编辑: 叶净寒  来源:知鉴明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28/2269047.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