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诬陷后他们是如何选择的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中国文化 > 正文
被诬陷后他们是如何选择的—天下奇谭(321)
作者:

如果你被诬陷,你会怎么做呢?大多数人一定会百般为自己辩解,有的可能会洗清冤屈,有的则可能导致事情更为复杂。

宋代的一位高僧和清朝的一个少年郎、一名郎中是怎么选择的呢?

宗回坐化

宋代《夷坚志》记载,宋代有位高僧,法名宗回,他道行高超,为传播佛教中的佛法不遗余力,深受世人尊敬。

晚年时,他居住于南剑(今福建南平)西崖的一处寺院之中。

寺院种植了许多的茶树,宗回为了使茶树将来更加茂盛,便让人对茶树进行了一番修剪,去除了多余的枝条,根本就没有其它的想法。

然而此时一个在寺院里不得志的僧人却十分嫉恨宗回,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诬陷宗回。

他跑到县衙门那里诬告说:宗回命人修剪茶树,其实是为了偷漏茶税。

县令清楚宗回实乃一代高僧,知道他是在诬陷好人,便将这个佛门败类杖责一番,赶了出去。

这个僧人还不死心,又跑到郡守那里告黑状,不料这位郡守也是素来敬信宗回的,结果当然是郡守也不信他的胡言乱语,又责打了他一次。

他见这些官员都敬佩宗回,相信宗回的为人,而不信他,妒忌的更加厉害了,一气之下就告到主管漕运的漕台那里去了。

这次他不光诬告了宗回,就连曾打过他的县令、郡守也被他攀扯上了,硬说他们官官相护冤枉自己。

漕台不明实情,被谎言一时蒙蔽,就下令其他的官员重审此案彻查此事。

于是宗回就被官府下令拘拿。

奉命拘拿宗回的衙役到了宗回那里,宗回对他说:“请宽限一天,将来一定重重报答。”这名衙役便答应了。

宗回对弟子们说道:“那个僧人诬告我,已经一再被责打了,真是够可怜的了。

这次我去见官,如果照直实说,那么他就会被判有罪而受刑,我是出家人慈悲为怀,怎么忍心如此呢?可是,我要是不为自己辩解,我就会被判有罪,对人也不好啊,真是两难哪。

不如离开,方为上策。”

他的弟子还以为宗回是要出去躲过风声再回来,便帮他打点好了行李。

可是,第二天升座时,宗回问候大家完毕之后,就闭上眼睛直接坐化圆寂了。

这时大家才悟到,作为得道高僧的宗回,他所说的“离开”,是指涅槃离开人间。

经此一事,宗回所受的诬告已是不辩而自明,敬重宗回的人更多了。

少年被人诬陷   不辩解得福报

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姓程的少年郎,靠给人背货为业,主要来往于布行。

布行的人都认为他诚实可靠,因此凡是他背来的货都直接放入柜台,并不检查。

一天,发生了一件事。

布行的柜台中本来有三封银子,每封十两,忽然丢失了一封。

掌管柜台的九个人都怀疑是程郎偷了去。

这天,程郎又来该布行送货。

布行的人指著柜台问道:“我们丢了一封银子,你那天坐在这里,那十两银子在哪里呢?”程郎沉默了许久,然后充满愧疚地道歉说:“我智虑短浅,见钱起意,将钱拿走给我的母亲买东西了,现在钱已花完,请允许我三天后偿还。”

听到他这样说,布行的人都有点瞧不起他。

三天后,程朗筹措了十两银子还给了布行。

过了一阵儿,布行的人整理货柜,突然有个东西掉落在地,正是之前丢失的那封银子。

大家这才意识到都错怪程郎了。

于是赶忙将程郎请到店中,叩头道歉,并且略带责备地说:“你当时为何不辩白清楚呢?”程郎说:“我想着,你们都是我的贵客,我即使辩白也未必能说清楚,所以我宁可不说,等著诸公为我辩白。”

诸人都为之感动落泪。

后来,诚实守信的程郎成为大富之人,九十岁才去世,儿子还考中了进士。

这个故事记载于清朝《劝戒录》中。

郎中魏先生被诬陷   不辩解终得福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嘉庆十年(1805)考中进士、后担任太仆寺卿的魏襄的父亲魏健斋,精通医术。

他在治病时,如果遇到贫穷之人,常常赠与药费。

一天,魏健斋前往乡间,为一个大户人家的儿媳妇诊治。

诊治结束后,这家的儿媳妇发现枕边的一枚金簪不见了,怀疑是魏健斋偷的。

次日,魏健斋再来诊治,其家人询问他是否看见金钗。

魏先生便问是何式样,大约重多少,然后笑着说:“实在不是偷取,只是因为金簪样式极佳,所以暂时借去仿制,忘了告诉你们。”

回家后,魏先生找人重新打造了一枚金簪,之后还了回去。

那家的儿媳妇虽然知晓并非是自己那一枚,但只是怀疑他是有意将旧簪藏起来而还个新簪。

没过多久,儿媳妇病愈,在整理床铺时,发现了金簪。

儿媳妇和家人大为羞愧,亲自入城向魏先生道歉,并将金簪奉还。

心地善良的魏健斋平生做了不少善事。

如乾隆五十年(1785),当地发生大饥荒,魏家所藏粮食不过百石,但魏健斋却在自家门前平价卖米,每人最多只能买几升。

一百石米很快就卖光了。

魏健斋指著自家的粮仓对大家说,“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让自己心安。”

魏健斋活到八十四岁仙逝,他的儿子也考中了进士,这是上天赐予的福报啊。

(人民报首发)

责任编辑: 时方  来源:人民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01/225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