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真:台湾无人机产业未来可期(图)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动态 > 正文
徐真:台湾无人机产业未来可期(图)
乌克兰的无人机产业,在战火中蓬勃发展,创造奇迹。台湾发展无人机产业的条件远好于乌克兰,只要政策得当、社会支持,当能茁壮成长。台湾以举国之力打造第二座护国神山,未来可期。

台湾无人机国家队15家业者2024年4月23日在美国参加“国际海陆空无人载具及自驾系统产业链展”(XPONENTIAL),图为富兰登公司的中大型垂直起降无人机挂着国旗。(中央社

台湾无人机产业虽然起步早,但是真正的发展,还是2022年俄乌战争开始后。受乌克兰非对称作战的启发,台湾政府成立“无人机国家队”,并将无人机产业纳入“六大核心战略产业”之中。目前,台湾无人机全产业链约200家,但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尚未完成整合,产能不足,迄今仅为1万架,2024年产值为50亿新台币。预计2028年达到18万架、达到300亿产值,2030年达400亿。

台湾无人机产业虽然产能不大,但是数十年电子产业链累积的雄厚基础和近100%的无人机国产化率,以及台湾可以为全球民主国家提供“非红供应链”,这些都使台湾无人机产业未来可期。本文略谈两点。

一、政府主导

台湾朝野都高度重视无人机产业,欲将其打造为台湾的第二座护国神山。这里,政府的主导作用尤其明显。

其一、政府设立幼稚园“亚洲无人机AI创新应用研发中心”,筛选优等生“无人机国家队”,安排中科院、经济部、嘉义县政府等进驻,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打造产业集群。

其二、国防部、经济部等用“军用商规”军购合同“喂养”无人机产业,培养其健康的体魄。扶持国内民营无人机公司,强化无人机产业系统集成能力,加速水准分工及垂直整合。

其三、经济部启动帮扶计划,培养其自食其力的能力,协助台湾无人机企业与美国、日本、德国、波兰、捷克等国的客户建立联系,尽快实现外销盈利。

其四、政府自掏腰包,通过投资、拨款、税收优惠等方式,解决与红色供应链竞争的资安、成本高企等问题。台政府针对无人机最关键、影响资安和产业竞争力的“三晶二软”(飞行控制芯片及模组、通讯芯片及模组、卫星定位芯片及模组、飞行控制软体、地面控制软体)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性投资、技术移转或合作生产等方式,提升核心能力。

二、军购驱动

面对中共日益升级的军事威胁,以及中国大陆的无人机产业优势,台湾无人机产业需要跨越式发展。而培育无人机产业众多措施中,军购可能是关键之所在。

其一、面对中共的威胁,台湾无人机储备不足。

美海军研究所的报告指:台海冲突初期,预计台北和北京将“每天甚至每小时出动数千架无人机”。参考俄乌战场,俄军每天使用3,500到4,000架无人机,相当于每月10多万架(2024年其产量为150万架)。乌克兰每个月也消耗10多万架(2024年其产量为200万架)。而目前台湾仅有1000架军用无人机储备,产量仅约1万架。另一方面,中共的军用无人机4万多架,有媒体披露中共军队计划采购200万架无人机(2024年仅深圳地区产量692万架)。为应对2027年中共犯台,3年内国军需采购和储备数十万至百万架无人机,以此保家卫国。

其二、外销和内需目前尚无法大幅拉升产能

台湾为民主国家提供“非红供应链”的战略,进展迅速。如在整机出口方面,2023年,台湾仅出口了290架无人机,而到了2024年,台湾出口了3473架;2025年上半年,台湾无人机出口1189万美元,创下年增749%的历史新高。在配件出口方面,美国最大无人机制造商Skydio,去年遭到中共制裁,台湾供应链化解其危机。根据商周讯息,目前该公司有逾半零元件来自台湾,其它许多美国企业也大都选择在台湾采购配件。但是,尽管出口形势好,但基数小,培育市场需要时间,短期内对产能的拉动有限,远不及军购(近5万架标案)的拉动。

内销民用市场小,难以支撑本土无人机产业的发展。从台湾居民用户和法人市场看,截至2025年7月,台湾遥控无人机注册数3.9万架,操作证数万2.64万张,有效法人数811家。从政府部门采购看,盘点未来四年各部的无人机需求(教育部、内政部、农业部与经济部),约需5万架。总体来看,台湾的民用市场规模小,对产业拉动有限。

其三、扩大军购是有效办法

目前服役的“军用军规”无人机都由中科院研制,大部分民营厂商缺乏系统整合能力,产品历练不足。为此,国防部向民营厂商开出使用民间技术生产军用规格的“军用商规”无人机标案,籍以撬动全国的产能。2022年9月军备局公告军用商规3000多架无人机采购招标。2025年7月近5万架无人机采购招标。

小规模军购,只能提升无人机产业系统集成能力和产业链配套能力。大规模军购,才能大幅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无人机成本,且提升台湾无人机“非红供应链”的国际竞争力。

8月21日,台湾行政院敲定2026年总预算规划,其中军事预算金额提升22.9%至9495亿新台币,占GDP比重3.32%,创下2009年以来新高。有军费保障,国军自能扩大无人机采购。

结语

乌克兰的无人机产业,在战火中蓬勃发展,创造奇迹。台湾发展无人机产业的条件远好于乌克兰,只要政策得当、社会支持,当能茁壮成长。台湾以举国之力打造第二座护国神山,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27/2268353.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