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往往不堪回首,但中共却不断借“回味往事”来操控舆论。影片《南京照相馆》以招魂仇日的手法重启历史记忆,意图转移因经济低迷而积累的社会不满与信任危机。
然而,一连串负面事件迅速冲淡了宣传的效用。“江油照相馆”揭露官二代霸凌弱势,激发民间正义感爆发;“雪梨照相馆”牵出红三代海外奢华生活;“社保照相馆”映照出打工族与中小企业雪上加霜的困境;“黄岩岛照相馆”则因中共海军、海警舰艇互撞,沦为国际笑料;“香港照相馆”中,港人抗争仍遭打压,甚至引发美国前总统川普隔洋声援黎智英。九月三日,北京阅兵彩排夹杂的刀光剑影,更折射出中共高层的权力斗争。习*近*平,是否仍能如二十大时般稳坐钓鱼台,情况扑朔迷离。
2012年,习*近*平接班时,外界既有盛世想象,也有危言警告。当时的中国仍被“世界工厂”与“世界市场”的光环环绕,北京奥运余韵尚在,西方仍愿意相信“中国梦”。不少太子党、知识分子寄望习*近*平推动政治改革,甚至认为平反“六四”并非不可能。起初,他以反腐为名整肃政敌,赢得民意与国际认可。然而,清洗没有止境。连其亲自拔擢的高官,也在未坐稳位置前即遭整肃,且涉及国防、外交等重臣。2018年三月,中共通过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习*近*平思想”入宪,开启所谓“新时代”。2022年二十大,胡锦涛被强行架离会场;一年后,前总理李克强骤然离世,留下“定于一尊”的政治氛围与“清零帝”的称号。
邓小平设计的集体领导与任期制,彻底被改造为一人专政、终身制。更严重的是,习*近*平推翻改革开放路线,回归毛式经济思维,推动“国进民退”,让市场环境趋紧。西方国家也开始警觉:中共依靠窃取知识产权、政府补贴与廉价产能在全球“弯道超车”,严重扭曲公平竞争。2017年,川普政府提出“经济安全即国家安全”,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2025年,川普二度上台,要求美国供应链回流本土,维持科技优势。贸易战、科技战、地缘竞争全面展开,拜登任期亦未改变这一战略格局。根源何在?答案正是习*近*平的政治选择。
尤其是2020年成为转折点。2019年底,新冠病毒在武汉出现并迅速传播,1月23日武汉封城,清零政策自此成为最高指令。核酸检测渗透到中国人的日常,工厂与市场频遭封控,经济运转停滞。缺乏透明度导致国际错失防疫先机,全球经济几近停摆。台湾因防疫得当成为“化外之地”,而中共却拒绝国际溯源调查,武汉实验室泄漏论广泛流传,中国国际形象遭受重创。经济动力丧失,才是真正的致命伤。自此,中国从“机遇提供者”沦为“麻烦制造者”,习*近*平也被外界讥为“习特勒”“习皇帝”。
2022年二十大前夕,北京四通桥横幅抗议直指习*近*平:“不要核酸要吃饭,不要封控要自由”“罢工罢课罢免国贼习*近*平”。同年底,因乌鲁木齐火灾引发的“白纸运动”迅速蔓延全国。不到两年前,习*近*平利用封控与打压确保三连任,粉碎原定的集体接班机制。同时,2020年6月30日《香港国安法》火速通过,趁全球疫情动荡之际,全面撕毁《中英联合声明》,彻底摧毁香港的自由承诺。
习*近*平的“强国梦”,曾被推到抛物线的顶点,如今却进入下滑轨道。中共政权的命运,已被牢牢绑在习*近*平个人身上。回首这一切,正如“2020照相馆”所呈现的影像:这是中共内外交困的真实写照,也是习*近*平治下中国不可避免的历史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