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保留了丰富的个人情感和内心独白。高耀洁的正义感,和她"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态度,与幼年时在私塾里读到的传统圣贤书不无关系。
1996年,当69岁的退休医生高耀洁在一次会诊中接触到一名诊断出艾滋病的农村妇女时,她并不知道,这将是改写她自己晚年命运的一个时刻——高耀洁从这位因输血而感染的妇女开始,追根溯源调查当地贫困农民因在血站输血感染艾滋病的真相。她持续数年的努力,向世人揭开了河南"血祸"真相,也间接阻断了这场灾难向更大范围的蔓延。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河南省政府为了借助卫生系统创造收入,一度号召全省各地农民卖血"脱贫致富",大力发展"血浆经济",并因此兴建了大量的血站。很多血站由私人承包,而这些私人血站,在采血前,不做乙肝以及艾滋病毒的检测,且让多人共用针头,而且存在将血液成分混合后再输回给卖血者的现象,结果导致艾滋病毒通过卖血和输血,在农村贫困人群中蔓延泛滥。
高耀洁并不是第一个发现这个现象的人。早在1993年,河南省卫生部门就已经发现艾滋病在卖血人员中传播流行。1995年,河南周口临床检验中心的负责人王淑平就开始调查这起丑闻并做出报告,但报告被官方压制,她本人也遭遇打压。1996年高耀洁开始对艾滋病疫情深入调查,并自己出资做防艾宣传活动。那之后,她顶住压力,不断发声,而这些声音经由当时正在兴起的中国媒体传播,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最终河南"血祸"被全世界知晓。2009年8月,年过八旬的高耀洁离开中国,前往美国并开始了流亡生涯。从那以后到她2023年12月在纽约曼哈顿去世,她再没有能重返她心念所系的故土。
在逃离中国政府的监视之后,高耀洁继续讲述中国艾滋疫情的真相。在她的晚年,她写下多部回忆录,包括《高洁的灵魂:高耀洁回忆录》、《高耀洁回忆与随想》、《高耀洁忆往昔》,都值得后人品读。她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饱经忧患的二十世纪中国度过,生命中充满了磨难与波折——她出生于1927年,小时候缠过小脚,上的是私塾,也曾在战乱中逃亡。后来她做过几十年的妇科医生,在文革中饱受苦难。
她传奇的人生曾被广泛报道,在这些叙述中,她有着英雄的光环。在中国,在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年代,她甚至被评为官方媒体中央电视台评委2003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她也获得《南方周末》2003年度人物提名,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国际上,高耀洁曾于2001年获得全球卫生理事会颁发的"乔纳森·曼恩世界健康与人权奖"。2002年,她被《时代》周刊评为"亚洲英雄"。2007年,小行星38980被以"高耀洁"来命名。
然而,高耀洁英雄般的存在,往往让人忽略她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她的另一本传记《烟雨任平生:高耀洁晚年口述》,则为后人理解高耀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许多珍贵的材料,让她作为一个始终葆有良知与真诚的普通人的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