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对女人体现绅士风度,这些细微的举动之所以会演变成文明习俗,并非没有原因,主要源于生物学,但也展现并体现了文明人的道德、规范、比喻和习惯等。那些认为自己可以摒弃这些举动的人,正在加剧文明的退化和冲突
我们经历了一场漫长而奇特的文化斗争,在这场斗争当中,生物学对于性别的基本定义被否定了。现在,认为人类有男女之分、男女有别的观念似乎又回来了。不过目前在学术界可能这种观念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然而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传统观念回归的情况也会在这些领域发生。
至少就流行文化而言,认为男性和女性是截然不同、不可互换的性别,这个观念现在正在回归。
大约是在十年前,我第一次听到有人声称自己是非二元性别者(non-binary),即无法弄清自己究竟是男性还是女性。讽刺的是,这句话是对着麦克风公开说的,是为了抗议一位男性发言者声称自己变成了女人。抗议的人很生气,不是因为听到了男人变成女人这种不可能的性别转变说法,而是因为这人竟敢在两者之间划出任何二元界限。
我当时就知道,这场混淆男女性别的疯狂的运动难以为继。一旦抛弃对生物学的理性理解,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让我们来假设人类历史上的这个混乱时期已经过去了,假设到了现在,我们都了解了染色体的基本原理。我们也了解了这些基本原理的一些其它含义,例如男性不能生育而女性可以生育。这些观察结果在社会和文化层面上有什么意义呢?
幸运的是,我们面前有数百年传承下来的交往礼仪。这些礼仪随着文明的演变而发展,旨在促进更高程度的社会和平,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冲突的可能性。这些人际交往礼仪根植于一个核心认知:男性通常比女性体力更充沛,然而女性拥有生育子女的神奇超能力。其结果就是我们曾经所说的“礼仪”(manners)。
即使在今天,我们也能遇到这样的例子。我认识一位上了年纪的男士,每当一位女士过来就座时,他总会起身站到桌子旁边。如果女士要坐在他旁边,他会站在她的椅子后面,轻轻地摸摸椅子,仿佛要把椅子往外拉,以方便女士就坐。这并非夸张的行为,而是一种温柔的举动;是一个发自内心的好习惯,而不是一套虚假的表演。我观察过几次这样的举动,每次都能明显地感受到女士对此表示感激。
这个小小的仪式意味着什么呢?它暗示着女人需要男人的帮助才能坐下来吗?完全不是。这是男人对女人的一种尊重,是男人对女人应有的额外尊重的细微认可。这是一种平衡两性之间权力的小手段,男人将自己的力量和权力奉献给对“女性”的保护和照顾。
当然,这并不是对男性女性关系的字面意义上的狭义理解。它只是一种文化比喻,却有着深厚而重要的根源。其它类似的礼仪也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男人要为女人开门。这并不是因为父权制认为女人不能开门。这是一种尊重的文化象征,象征着男人愿意放弃使用自己的体力优势,愿意保护和照顾女人,从而缓解因体力不平等而可能引发的性别冲突。
这就是为什么男士应该尽可能地为女士开门。看到男士对女士无动于衷的情况发生,我真的很痛心,而且这种情况很常见。女士们,如果你要去约会,男士上了车,把你丢在街上,我强烈建议你拒绝上车,直接走开。这或许至少能给你一个教训,教你如何判断一个男人的品德。
再说一遍,这并不是因为女性无法自己打开车门。这是一种文化体现,表明男性愿意运用其体力优势来提供服务,促进人类的进步。男人的体力优势是一种生物学现实,而女人也拥有生育的能力,这是男人无法具备的。这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必然如此。这些规范和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体现了人们对两性关系的成熟而优雅的理解。
这就是为什么男人在公共交通工具或其它场合应该给女人让座。这就是为什么天气寒冷时,男人应该把自己的外套借给女人,或者至少主动表达意愿。
脱帽礼(hat tipping)也是如此,即使在现在,我们仍然时常能看到这种礼仪。它似乎起源于中世纪,当时骑士会向女性脱帽示意,以表明他们对女士的尊重。这再次象征着礼仪和敬重,也是一种视觉暗示,表明骑士对女性采取了非暴力的姿态。这种礼仪以最微妙的方式传承至今,如今在传统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绅士们触碰帽檐,微微点头的场景。
这就是为什么男人和女人一起在街边散步时会走在外道,为什么男人和女人在床上睡觉时会选择靠近门口的位置。这样做是为了抵御入侵者、闯入者和随机的暴力行为,因为男人特别适合这个保护者角色。
所有这些习惯和规范都是男人不断向女人发出信号的方式:我不是威胁;相反,从个人的角度和文化的角度,我是你的守护者。即使抛开字面的象征意义,这样的姿态通常也能使社会秩序更加文明有序、运转良好。拒绝这样做的男人也传递了相反的信号。他的意思是:我根本不讲礼貌,我可能真的构成威胁。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某个时期,第二波女权主义(feminism)运动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他们把所有这些象征性的小举动解读为居高临下和家长式作风。她们说:“我可以自己开门。”各种误入歧途的女权主义学者开始嘲笑骑士风度,认为他们暗中蔑视女性,而事实恰恰相反。
嗯,我们可以看到这会导致什么后果。男人突然不用再遵守习俗了,果然,人们越来越觉得男人对女人构成了真正的威胁。他们简直成了畜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女权主义加剧了两性之间的猜疑和冲突,最终导致诉讼激增、性骚扰和敌意的剥削性指控,甚至最终导致男女之间核心区别的瓦解。一旦道德习俗消失,各种邪恶便会从文化的壁垒中爬出来,贬低一切事物,贬低每一个人。
此处的任何轨迹都不应令我们感到震惊。即使我们不理解传统,它们的存在也是有原因的。正因如此,我们最好尊重它们。我们无法预料到随意抛弃传统会带来多么残酷的后果。
多年来,我听到过男人们抗议,说他们不愿意为女人开门,因为有女权主义者会因此对他们大喊大叫。我有点怀疑这种事是否真的发生过,甚至怀疑这些故事都是杜撰的。无论如何,这都无关紧要。我从未见过哪个女人会反对一些基本的礼仪,比如同行男人开门、在餐桌旁站立让女人先就坐、女人离开时起身,如此等等。
这些细微的举动之所以会演变成文明习俗,并非没有原因,主要源于生物学,但也展现并体现了文明人的道德、规范、比喻和习惯等。那些认为自己可以摒弃这些举动的人,正在加剧文明的退化和冲突。
关于这一点,我最后的忠告就是:男士们,振作起来!在飞机上,如果女士需要从行李舱拿行李,请主动提供帮忙。当她到达和离开座位时,请站起来。帮她扶门。等等。养成这些习惯我们并不需要付出代价,却有助于治愈过去几十年女士她们的漠视和轻视所造成的创伤。
如果我们从自己开始,恢复基本的社会礼仪,社会秩序就会恢复稳定、连贯,充满人性。
作者简介:
杰弗里‧塔克(Jeffrey A. Tucker)是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Austin)的布朗斯通研究所(Brownstone Institute)的创始人兼总裁。他在学术界和大众媒体上发表了数千篇文章,并以五种语言出版了10本书,最新著作是《自由抑或封锁》(Liberty or Lockdown,2020)。他也是《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文集》(The Best of Ludwig von Mises,2019)一书的编辑。他还定期为《大.纪.元;时报》撰写经济学专栏,就经济、技术、社会哲学和文化等主题广泛发声。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原文:Men, Women, and Manners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