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林世钰曾在中国做过多年记者。她近年来旅居美国,对华人的海外生活经历有许多记录。为写下这本书,林世钰数十次访问高耀洁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附近的寓所,对她进行深入访谈。高耀洁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这是"很普通的一本书"。但本书的口述史记录,对于采访者和受访者来说,其实十分不易。高耀洁晚年长期卧床,多次因重病住院,很多时候只能用笔答交谈。作者林世钰也是费尽心血,细致整理高耀洁的口述和笔录,将高耀洁的晚年境况和所思所想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踏上为艾滋病患者奔走的道路后,高耀洁亲眼目睹了艾滋患者的绝望,无数个家庭被病情摧毁,很多孩子因为父母患病双亡,成为了孤儿。她为此十分痛心,这也促使她要竭力去讲出真相。
对于高耀洁为揭开艾滋疫情真相进行的走访和对艾滋孤儿的照顾,《烟雨任平生》一书中有详细的回顾。不过在《烟雨任平生》一书发布后,高耀洁一如既往地表示:"我也没有做出啥了不起的事情。我做的事情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但事实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还是只有极少数人做到了。在《烟雨任平生》附录中,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倩在文章提到,当时当地知道艾滋病疫情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工作人员,但他们对高耀洁等人揭发疫情却不以为然。有人甚至漠然地说:"(盖子)其实不揭也是这样,底下的情况(上头)早都知道!"
文章中记录,也有村医说道:"1999年就确定很多人得艾滋病了,但上面不让说。现在村里是公开了,也瞒不住了,但对外还是不公开。我是村医,是政府的人,得跟政府保持一致。不然领导知道了会批评,不想干就回家!"
与之相对,在面对大声说出或者保持沉默之时,高耀洁选择了从人本身的角度出发。她在采访中说道:"因为你是人嘛,人就应该维护人的利益。"在人性与强权之间,她选择了人性,也选择了制度的对立面。也正因为对"人"之存在本身的尊重,她不仅做艾滋疫情的"吹哨人",也与制度长期对抗;不仅调查疫情的真相,也以个人的力量去救济许许多多的患者和孤儿。
高耀洁的努力并未能改变制度。中共官方对非典疫情和新冠疫情在爆发初期的隐瞒,与对艾滋疫情的态度几乎如出一辙,但是高耀洁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勇敢而真诚的人如何在制度高压之下,依然选择人性的力量,并做出正确的事情。这种力量不只属于高耀洁,也属于其他默默为艾滋患者和艾滋孤儿奔走的人们。他们的持续努力,为艾滋疫情中的死者保留了一点人之为人的尊严——他们不至于在无声无息中死去,没有人知道他们承受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