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小学生能抵挡住漫画的诱惑?
想当年马小跳、米小圈火遍校园,如今《米吴科学漫画》接棒成了孩子们的新宠。
我家娃最近天天念叨这套书,软磨硬泡非要买第7辑。
架不住他缠人,四本一套搬回家,结果这小子抱着书不撒手,看了连吃饭都得催,晚上窝在沙发上一口气读完,连里面的科学小象插图都能背下来了。
下学期孩子就上五年级了,之前一直不太希望他看太多漫画书,但是这套《米吴科学漫画》除外。
因为孩子确实因为这套书受益了不少。
小学一年级就有科学这门课程,之前,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科学考试都是70多分,每次看到这个成绩,血压“噌”地就上来了。
我是用尽了各种方法,比如知识点一个个过,加练习,给孩子看科学动画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帮孩子拔高一丢丢分数,真的太难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拿到了《米吴科学漫画》这套书,从此,孩子的科学成绩好像开挂一样,直接逆袭到了全班第一。
而且次次都是,特别稳,每次看到科学成绩,我比孩子还兴奋。
我看过孩子科学年段平均分,一般都是70分左右,孩子能考近满分的成绩,还是挺不错的。
别小看了漫画,真正好的漫画书,内容都很“有料”
一、故事有趣,还能学飞行知识
这套《米吴科学漫画》更新到第七辑了,这辑讲米吴去狂风盆地救风灵族长,得参加“风神杯”飞行比赛。
里面全是实打实的飞行干货,比如遇到湍流咋操控飞机,空难时跳伞咋保命,连翼装飞行原理都藏在剧情里。
我家娃看完天天拿纸折飞机,说要模仿米吴的“科学飞行术”。
最绝的是用排队人群比喻气流,狭管效应啥的一看就懂,比课本上的图表好理解多了。
二、新区域藏着好多科学考点
狂风盆地的设定太妙了,不稳定气流成了天然课堂。
孩子跟着米吴穿越峡谷时,会明白为啥峡谷风特别大—原来这就是地理课里的“狭管效应”。
还有风蚀林的形成、钱学森弹道这些,连高中生学的知识都用漫画讲透了。
我翻了翻,好多内容和课本能对上,但比课本有趣十倍,孩子不知不觉就记牢了。
三、小象角色背后全是知识点
新出场的科学小象个个有戏,有的帮米吴比赛,有的被敌人迷惑。
书里专门有小象角色页,比如怕飞行的小象,顺带讲了“晴空乱流”“飞行焦虑症”。
我家娃看完会指着天上的云说:“这是积雨云,可能有湍流!”这些角色就像活的知识点,孩子记得特别牢。
四、互动设计让人忍不住动手
书里藏着好多小机关,比如教你用废纸做飞行器,还有“和米吴一起思考”的小问题。
我家娃昨天非要用塑料袋做降落伞,说要验证书中的降落原理。
这种边玩边学的设计,比逼着刷题强多了,孩子自己就愿意琢磨科学原理,完全不用背就记住了。
五、故事正能量还涨见识
这辑不光讲比赛,还藏着万象庭的起源秘密,原来它是科学小象改造的小行星。凌一背后的大BOSS也快浮出水面了,剧情一环扣一环。
最难得的是教会孩子接纳不完美,像那只慢慢成长的新小象,让孩子明白进步比赢更重要。看完孩子说:“科学不光能赢比赛,还能做大事呢!”
总的来说,这套书虽然是漫画书,但是内容还是很丰富有趣的,并且阅读门槛很低,大篇幅的漫画,文字较少,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读起来都很轻松。
最重要的是,把硬核科学知识藏在故事里,让孩子一读就上瘾,还追着看,知识还蹭蹭往上涨,真的太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