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四:滚滚呀红尘翻呀翻两翻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好文 > 正文
王五四:滚滚呀红尘翻呀翻两翻
作者:
他跟我说,生活就是你生我活,不是你死我活,那是以色列和伊朗。我们这的很多人,也不懂生活,同行间,卷的你死我活,对待客户,也是骗的你死我活,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努力的活着,其实是在使劲作死。蔡澜是什么样的人,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同什么,坚持什么。 "万般恩恩怨怨都看淡,不够潇洒就不够勇敢","滚滚呀红尘翻呀翻两番,天南地北随遇而安。"

老许在采访蔡澜的时候,有一阵老是想把他往宏大的地方引,跟他说忧国忧民,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他父亲的"读圣贤书所为何事",而蔡澜的回答也很直接,"不要把包袱弄得太重,没有必要。我要是一个人可以改变的话,我就去洒热血,断头颅。我可以去。我认为有时候我没有这个力量,改变不了。所以我就开始逃避喽,吃吃喝喝也是一种逃避嘛。三十几岁,我已经回来在香港,我已经明白,这个大局我改变不了。"大局无法改变,就去参加饭局,这点挺好,总比那些继续贩卖虚假希望,兜售廉价改变的人要真诚,而且是有益的,人终归是要回到生活本身。蔡澜至少不像我熟知的很多公共知识分子,既无见识,又无胆识,徒有虚名,遗祸无穷。他们在安全的时候,通过不痛不痒的文艺公共表达,有了公共声望和社会地位,而且还享受了它们带来的好处,一旦遇到危险遇到有风险的公共事件,需要他进行公共表达时,就恬不知耻的说自己有沉默的权利,有不被公共道义绑架的权利,这当然是不要脸的,既然享受了相应的权利,就该承担相应的义务,哪怕你坦诚的说一句我不敢说,也都算你还是个人。

至于蔡澜是不是香港四大才子,这一点都不重要,蔡澜也不觉得重要,他自己都说了,除了金庸是大师,其他三个都小流氓。讨论这事,有点像当年香港推出了四大天王,众人纷纷议论谁配得上谁配不上,当作娱乐事件讨论,这是谈资,这很生活,而一本正经论述,就太呆板,很不生活了。蔡澜正当年时期的香港和香港文化,是一个充满活力、多元混杂且极具影响力的黄金时代,那时的香港正处于经济腾飞、社会快速变迁以及回归中国前的过渡期,多种因素交织,催生出独特而璀璨的文化景观,它的流行文化,电影,乐队,明星,歌曲,媒体……,对整个华语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那时的香港是高度繁荣的流行文化中心,也是充满市井烟火气和都市活力的平民文化中心,蔡澜穿梭其中,我们远在内地,困在眼前的生活里,偶尔也能听到看到一些香港的作品,或者途径香港的作品,并深受影响。所以那一时期的香港文化遗产至今仍被我们广泛怀念,之所以怀念,是因为现在没有了,现在满地垃圾,满桌垃圾,满屏垃圾,满台垃圾,大家带着伪善的笑容,演讲稿里装满了远方、梦想、不甘平庸……,轮番上台又轮番跌下来。因着那时的香港,我们可以说,我们是见过文明的,见过自由,见过文化的,见过美好的,知道什么是美和丑,我们是吃过细糠的,不像现在的孩子吃的都是垃圾,不过我并不担忧,他们总会与美好相遇,以一种奇特的方式,正如我们当年。

香港的一切美好,与金钱有关,但又不仅仅是因为金钱,蔡澜谈香港的美食时说过一段话,大意是香港的寿司店比日本的还要好,因为日本人一周进两次货,香港人可以进六次货,香港人特别肯花钱。有人说,我们上海有钱,我们追得上。蔡澜说,你们不能,因为你们没有自由,没有自由进口,一切美好,与自由有关。

蔡澜是懂生活的,他跟我说,生活就是你生我活,不是你死我活,那是以色列伊朗。我们这的很多人,也不懂生活,同行间,卷的你死我活,对待客户,也是骗的你死我活,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努力的活着,其实是在使劲作死。蔡澜是什么样的人,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同什么,坚持什么,1994年,黄霑演唱了一首武侠主题曲,马景涛、叶童主演的《倚天屠龙记》,歌曲叫《随遇而安》,常听可以心胸豁达,不蝇营狗苟,建议雷总多听。里面有两句词印象深刻,"万般恩恩怨怨都看淡,不够潇洒就不够勇敢",不过我最喜欢的是这句,"滚滚呀红尘翻呀翻两番,天南地北随遇而安。"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王五四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705/224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