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2025年人大会议“部长通道”答记者问
2025年的两会真没有什么亮点。不过笔者注意到成都商报红星新闻一位记者向水利部部长李国英提出的一个尖锐问题:为什么近年来中国严重洪涝灾害发生很频繁?2020年至2024年间,可以说是每年都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比如2020年长江上游重庆洪水,2021年河南郑州洪水,2022年广东北江洪涝灾害,2023年京津冀洪水,2024年遍布全国各地的洪水,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等等。但是在这五年中,中共在水利方面的投资,从2020年的7700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1.35万亿元,增加速度非常高。与中共在水利方面投资同步的是洪水灾害直接损失增长。2023年京津冀洪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393亿元,2024年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更是高达2630.4亿元,都比温家宝说的1998年长江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666亿元要高出许多。中共在水利方面的大投资并没有取得投资的效益,也未能阻止洪灾干旱的频繁出现。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部长通道回答记者问时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问题,但是透露出两个令人十分担忧的数据:2025年中国水库防洪库容只有1856亿立方米(2021年中国水库总库容总库容8983亿立方米),河流堤防只有32.5万公里(2021年河流堤防43万公里)。
2025年中国水库防洪库容1856亿立方米。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数字。众所周知,三峡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1856亿立方米只相当于8.37个三峡水库的防洪库容,按照中共对水库大坝工程给予的厚望,要求要起到对洪水主动调控的作用,那么1856亿立方米远远不足满足这个要求。以长江为例,1954年长江洪水时汉口站30天的洪水总量为2182亿立方米,重现期为200年(60天的洪水总量为3830亿立方米);1998年长江洪水时汉口站30天的洪水总量为1885亿立方米,重现期为100年。再说这1856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分布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七大河流流域,如何能够控制中国各地的洪水?
历史上中国人防洪主要靠河堤,黄万里先生指出,长江防洪主要还是靠加高加固长江堤防。陆钦侃先生和李锐先生也持相同的观点。2021年中国尚有河流堤防43万公里,到2025年减少到只有32.5万公里,减少了约四分之一。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越来越少了,未来的防洪安全令人担忧。
图1:2025年3月8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两会“部长通道”答记者问,图片来源:网络截屏
一、两会期间记者提出的一个尖锐问题:近年来中国严重洪涝灾害发生得很频繁
2025年的两会没有什么亮点,最大的亮点可能就是2025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涨20元[1]。笔者注意到成都商报红星新闻一位记者向水利部部长李国英提出的一个尖锐问题[2]:
近年来,我国严重洪涝灾害发生很频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确保防洪安全成为全社会的热切期盼。为应对这种形势,实现防洪安全,水利部门在提升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上有哪些考虑?
这位记者的问题提得非常好,指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近年来中国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不断地提高,发展趋势让人十分担忧。但是这个问题还不是十分全面,近年来中国不但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不断地提高,而且干旱灾害也越来越频繁。这些信息在这几年来应急管理部发布的年度自然灾害报告中都能找到。
2020年
2021年1月2日应急管理部发布了《2020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3],
——7月份长江淮河流域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造成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山东、河南、重庆、四川、贵州11省(市)3417.3万人受灾,99人死亡,8人失踪,299.8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44.8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3.6万间房屋倒塌,42.2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3579.8千公顷,其中绝收893.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322亿元;
——8月中旬川渝及陕甘滇严重暴雨洪涝,灾害造成四川、重庆、陕西、甘肃、云南5省(市)53市(州)852.3万人受灾,58人死亡,13人失踪,107.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8.3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2.3万间房屋倒塌,35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331.1千公顷,其中绝收58.6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09.3亿元;
——6月上中旬江南华南等地暴雨洪涝灾害,灾害造成广东、广西、湖南、贵州、浙江、福建、江西、湖北8省(区)714.4万人受灾,54人死亡,9人失踪,47.5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0.1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近6700间房屋倒塌,6.6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577.5千公顷,其中绝收62.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10.6亿元;
——6月下旬西南等地暴雨洪涝灾害,造成四川、贵州、重庆、湖南、安徽、江西、湖北7省(市)597.8万人受灾,36人死亡,3人失踪,24.9万人紧急转移安置,9.9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4100余间房屋倒塌,4.3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438.6千公顷,其中绝收4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13.7亿元;
——8月4日台风“黑格比”在浙江省乐清市沿海登陆,灾害造成浙江、上海2省(市)5市30个县(市、区)188万人受灾,5人死亡,32.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2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4300余间房屋倒塌,8000余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76.3千公顷,其中绝收6.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04.6亿元;
——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东北地区遭受台风三连击,造成嫩江、松花江、黑龙江等主要江河长时间超警,大风造成黑龙江、吉林等地玉米等农作物大面积倒伏,直接经济损失128亿元;
——云南春夏连旱,灾害造成玉溪、昭通、楚雄等16市(州)106个县(市、区)589万人受灾,197.6万人因旱需生活救助,其中156.6万人因旱饮水困难需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871.7千公顷,其中绝收33.9千公顷;饮水困难大牲畜46.8万头(只);直接经济损失34.9亿元。
图2:长江2020年第5号洪水”洪峰正在通过重庆中心城区,图片来源:如图所示
图3:长江2020年长江洪水淹没武汉部分地区的情景,图片来源:如图所示网络截屏
2021年
根据2022年1月22日应急管理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4],2021年,中国自然灾害形势复杂严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干旱、台风、地震、地质灾害、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和海洋灾害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全年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07亿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867人,紧急转移安置573.8万人次;倒塌房屋16.2万间,不同程度损坏198.1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173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340.2亿元。
特别是,7月17日–23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引发特大暴雨洪涝灾害,受灾范围广、人员伤亡多、灾害损失重。7月中下旬至8月,山西晋城、湖北随县、陕西蓝田等地出现极端强降雨,引发严重城市内涝、山洪和地质灾害。9月–10月,长江上游和汉江、黄河中下游、海河南系等流域相继发生罕见秋汛,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受灾区域与主汛期洪涝灾区重叠,加重了灾害影响。全年洪涝灾害共造成5901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590人,倒塌房屋15.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458.9亿元。
2021年因灾死亡失踪867人,其中590人(68%)死于河南(郑州)、山西等地洪涝灾害;全年直接经济损失3340.2亿元,其中2458.9亿元(73.6%)是来自河南(郑州)、山西等地洪涝灾害。
图4:2021年河南郑州被洪水淹没的景象,图片来源:网络截屏
图5:2021年河南郑州洪水期间地铁被淹的景象,图片来源:网络截屏
2022年
2023年1月12日应急管理部发布《2022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5],其中六次是洪涝灾害,分别是:6月上中旬珠江流域暴雨洪涝灾;6月份闽赣湘三省暴雨洪涝灾害;2022年第3号台风“暹芭”;7月中旬四川暴雨洪涝灾害;8月上旬辽宁暴雨洪涝灾害和8月17日青海大通山洪灾害,还有长江流域夏秋冬连旱。
比如6月上中旬珠江流域暴雨洪涝灾,造成广东、广西2省(区)648.9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7人,紧急转移安置50.2万人次;倒塌房屋9200余间,不同程度损坏2.4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88.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78.2亿元。
又比如6月份闽赣湘三省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福建、江西、湖南3省814.2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29人,紧急转移安置62.9万人次;倒塌房屋9100余间,不同程度损坏5万余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8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33亿元。
而长江流域夏秋冬连旱造成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等12省(区、市)3978万人受灾,701.4万人因旱需生活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4270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08.5亿元。
图6:2022年广东省北江流域洪水期间被淹的景象,图片来源:如图所示
图7:2022年江西省上饶市郊区受淹情景,图片来源:法新社以及如图所示
2023年
根据应急管理部发布的《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6],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8911.8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499人,紧急转移安置275.1万人次;倒塌房屋11.8万间,严重损坏42.2万间,一般损坏103.5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9714.8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08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