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生的秘书谈康生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康生的秘书谈康生 —黄宗汉谈话琐忆
就康生和陈伯达相比,江青对康生还是比较尊重的,我见过江青像“三娘教子”那样训斥陈伯达,没见过江青这样训斥康生。从总理起到普通工作人员,对江青,都称“江青同志”,而康生则经常直呼“江青”其名。这可能是从延安继承下来的习惯。但这并不完全表明,康生不尊重江青(在某种意义上说:不怕江青)。康生后来在公开场合,不仅称江青同志,甚至有时在他给江青的信上,竟写:“呈江青同志亲启”。这种称呼的变化是很值得注意和深思的。

在十一届三中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点了康生的名,说康生的错误是严重的,要中央批判他。邓并不赞成。邓复出工作后,所请顾问之一就有李鑫(前面已指出他是康生的秘书);有人要整李鑫,邓保他,让他继续担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职务,后因无事可做,到经济所任副所长。(按:康生做了大量坏事,当然与他的品质有关,是不是也要从体制方面找找原因?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笔者)

笔者补充一点,八届十一中全会后,毛泽东林彪主持政治局生活会,批评刘少奇,林彪和江青搞成了主要批判邓小平,甚至把邓说成是敌我矛盾,这样一来,邓觉得没法工作了,他就提出把他八届十一中全会后所分管的中联部、中调部等交给“康老”——这恐怕也是证明邓和康关系比较好的一件事情。

3.康生和周恩来过从密切。康病后,周恩来多次来看他,说他们同年生(1898年),还说他们在上海一起工作(指“特科”工作)的只剩下三个人(指周、康、陈云)了,康比周早死23天(1975年12月16日),但这个消息没告诉周(因他在病中),周在病危时跟医生吴阶平说:“我这里不用了,你到康老那儿去吧!”现在书上都避讳康而说成:“你到更需要你的人那里去吧!”

4.康生和江青的关系不像人们说的那样好。黄宗汉说,康在延安告诉江青,你跟主席结婚,成为主席夫人,和你在上海当明星不一样。江青会见维克多的事,康很不满。十大前,江求康替她说说进常委的事,康不同意,跟总理讲,总理回答,主席说了:江青当政治局委员足矣。

黄说,有一天夜里,李讷敲他的门,说找康老,要告江青的状。

笔者补充一点。七八年前,我在写《“文革”初期对江青的宣传》时,写了林彪、总理、陈伯达等领导人对江青的赞扬,但我没查到康生对江青的赞扬。

还有一件事,是关锋告诉我的。1967年2月10日,毛泽东因为打倒陶铸的方式和程序(请注意我加着重点的几个字——笔者)的事,批评了陈伯达、江青,要中央文革小组开会批评他们。这个会当然要由中央文革小组顾问康生主持。届时,他和王力去请康,康说:“要批评就批评江青,连陈伯达都要自杀了,都是江青搞的!”关劝康:“康老,要顾全大局……”而开小组会江青未参加,康生也未批江青。

需要说明一点,就康生和陈伯达相比,江青对康生还是比较尊重的,我见过江青像“三娘教子”那样训斥陈伯达,没见过江青这样训斥康生。从总理起到普通工作人员,对江青,都称“江青同志”,而康生则经常直呼“江青”其名。这可能是从延安继承下来的习惯。但这并不完全表明,康生不尊重江青(在某种意义上说:不怕江青)。康生后来在公开场合,不仅称江青同志,甚至有时在他给江青的信上,竟写:“呈江青同志亲启”。这种称呼的变化是很值得注意和深思的。

5.康生是紧跟毛的。在政治上,毛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在对待子女上,他也像毛一样要求很严格。他有一个前妻的女儿当工人,生活很困难。儿子张子石,“文革”中从济南调浙江,他不同意。他收集很多文物,如砚台、字画等,临死前,问他怎么办,要不要留给子女几件?他说:不,通通交公。存款8000元也不给子女。

在黄宗汉家里,我和苏双碧先生还看到一个情况。这就是在他家的墙壁上,挂着好几幅装裱好的字。据我记忆,有叶飞的,李德生的,吴阶平的,等等。其内容都是赞扬黄宗汉——具体内容,当时没抄下来,现在也没印象了。

当时,我问黄宗汉这些字的来历。他告诉我们: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以后,康生掌握了党的组织和宣传大权,但他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写东西也有困难了,但有些事情需要他表态和签字。往往是我写个东西,康生签字,——通过这种办法解放了一些人,或使一些人解决了工作问题以及工作中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人为表示感谢写了字。我这也是背靠大树乘点凉。还有是友好写的。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我和苏双碧先生称赞他:你这也是做好事!

2012年12月于北京东城沙滩

炎黄春秋》2013年第2期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炎黄春秋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206/2171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