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事件
2024年6月,冷菜工被诉违反竞业协议遭索赔10万,法院认定协议无效
2024年6月,宽带安装工人被要求签订竞业协议,法院二审改判协议无效
竞业限制泛滥,劳动者维权难
比亚迪巴西工厂被控“奴隶劳动”
事件回顾
2024年12月23日,巴西劳动检察官办公室通报,比亚迪在巴西巴伊亚州卡玛萨里的工厂建设工地中,有163名工人被发现处于类似奴隶的工作条件中。根据巴西法律,这一定性包括屈服于强迫劳动,耗尽工作时间,受制于有辱人格的工作条件和限制工人的行动自由。具体的调查结果揭露,建设工地主要问题包括恶劣的居住、餐饮和卫生条件,工人被迫支付押金,被扣留60%的工资和护照,每天10小时的工作时长和多次工伤事故等。
巴西劳动部公布的工人在比亚迪巴西工厂的住宿环境
此次调查并非偶然事发,而是比亚迪劳工恶性事件遭到多次投诉后引发。这个建设工地于2024年4月动工,开工后不久便有匿名群众向卡玛萨里地区建筑工会投诉工地工人恶劣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引发当地工会介入和关注。2024年9月,当地匿名投诉系统接收到一条视频,显示一位比亚迪中国工头暴力殴打劳工,引致巴西公共劳动部开始深入调查,后续以比亚迪发表声明、谴责涉事工头结束。11月至12月,巴西公共劳动部进一步确定了4起工伤事故。劳工保护相关的部门和公共舆论的关注并非空穴来风,对比亚迪的调查也随着越来越多劳动侵权事件和相关证据的不断积累而逐步升级,直到最终在12月对厂内工作条件下了“奴隶制般“的论断。后续,在公共劳动部的初步听证会中亦确认定性这些工人为国际劳工贩运的受害者。
进展与梳理
在巴西,比亚迪官方发布的葡萄牙语声明中,“诚恳”承诺监督承包方整改问题;然而在国内的公关中,却把此事解读为“境外势力蓄意抹黑中国品牌、抹黑中国”。比亚迪承包商亦辩称扣押劳工护照是为协助申请临时身份证,但2025年1月7日巴西劳动部第二次听证会证实,工人持非正规签证进入巴西,这一“狡辩”不攻自破。
当消息传回国内,许多网友表示,这一“恶意抹黑”的工作条件,正是国内工人普遍面临的现实。新能源车企的高压和强控制在国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以比亚迪为例,不合理的加班制度、薪资和考核裁员规定构成最直接的压力,工人被迫在生计收入和健康甚至生命之间做出选择。由于各个地区的比亚迪工厂仅给工人提供当地最低工资,工人不得不自愿超长时间加班以维持生计。2024年9月底,一名55岁的西安比亚迪工人在连续几个月的超负荷加班后猝死。他猝死前一个月的抖音视频记录,他每天工作至少10小时,每月工作26天。一位安徽比亚迪的工人也提到,12月自己连加29天夜班,收入却不到一万。其他工人也佐证这样的超长工时在全国各地的比亚迪工厂已成常态。
去世工人8月份的工时,图源抖音
而对工人更加软性的控制也同样不可忽视。在社交媒体上,有工人指出比亚迪走五步便有一个摄像头,每日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有时甚至难以达到6小时。有员工指出,最底层的工人“一个人做两个人的活”,查纪律、查监控、抓绩效的种种审核严苛残酷。
然而,能够加班以维持生存已是一种“幸运”。新能源车企竞争激烈,订单减少时,比亚迪通过限制加班来压低薪资。2024年7月,无锡工厂在生产淡季减少加班,并禁止工人在工时外打零工补贴家用。工人工资直接下降到3000到4000左右,难以养家糊口。工厂被怀疑是在生产淡季通过调岗、减少工时等手段变相裁员,最终遭到工人集体罢工抗议。
工劳评论
当前新能源车厂工人愈发脆弱和不稳定的处境,往往隐匿于企业规模膨胀、产能爬坡等充满昂扬情绪的新闻背后。面对出口和竞争的行业压力、价格战,新能源车企把代价不成比例地转移到工人身上,对海外劳工的系统性剥削也早已是宏伟出海蓝图中的一环。
在“中企出海”的案例中,工人不仅被国内行业起伏和常规的劳动控制策略左右,也被更深地嵌入海外劳工的身份模糊性和人身不自由中。以同样是因新能源产业而成为中资企业布局的印尼为例,苏拉威西的中资镍厂对中国工人的剥削、克扣和非法拘禁的情况已经有大量媒体报道记录,有工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园区的生活如同坐牢。扣押护照作为一种劳动控制方法并不罕见,甚至习以为常,尽管按照国际惯例,这早已涉嫌强迫劳动与人口贩运。外派劳工往往被视作商品化的人力资源而非受劳动法保障的劳动者,当地警方和工会未必有意愿介入给予法律救济,中国的劳动法更是长期漠视海外工人的劳动保障。故此,企业得以利用中国劳工的脆弱法律身份规避检查、降低成本,服务资本的全球扩张大局。
相关事件
2024年1月,印尼雅万高铁项目欠款,中国大使馆遭挂布条抗议
2024年2月,一带一路埃及CBD项目拖欠工资,中国工人讨薪被殴打
中国工人在中资印尼钢铁厂常年遭遇欠薪
规培生自杀
事件回顾
2024年2月,25岁的规培生曹丽萍因不堪长期高强度的加班选择自杀。遗言中,她多次提到“加班”“请假”“事情做不完”等字眼,日常与朋友的交流也流露出深深的无助与绝望。在规培期间,她几次尝试请假却因无法完成导师分配的任务而作罢。在目前的规培制度下,她不得不承担繁重的工作,同时缺乏有效的支持和缓冲机制,加之规培生群体整体处于弱势地位,她的每一次抗争最终都归于沉寂。同样是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规培生小吉在出租屋烧炭自杀;3月14日和3月19日,广西南宁第一人民医院一名实习生和一名规培生接连自杀。接连几起自杀事件再次将规培制度推上风口浪尖。
2022年12月,规培生抗议疫情期间工资过低、负担沉重
进展与梳理
多家媒体报道了规培生在培训期间面临的高强度工作、低收入、无法得到制度设计承诺的培养学习、身份模糊、权利缺失的现状。社会对规培生的现状、应当获得的权利有了更多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