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团体“缅甸公义”(Justice For Myanmar)在2024年6月公布的调查报告,证实了翁敏的担忧。
该报告指控,中国“吉智(海南)科技有限公司”(Jizhi[Hain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透过与缅甸Mascots商业集团合作,以出售监控设备、技术支援、协作等方式,帮助军政权加强对社会的各种监控力道。
Mascots商业集团与军政权之间拥有良好的政商关系。该集团在军方2021年夺权后,推出了军政权认可的“MySpace Myanmar”社群网站,企图取代Facebook原本在缅甸的地位。
缅甸公义的发言人亚达纳尔芒(Yadanar Maung)以文字回复《报导者》:“自从2021年缅甸政变以来,中国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对缅甸军政权给予支持,缅甸将扩张监控系统能力的工作委托给中国,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她进一步强调:“中国正在提供军政权关键的数位监控与网路审查技术,进一步实施残暴的镇压与对社会的控制,让军政权得以追踪记者、异议人士,并进行逮捕、施以酷刑,甚至谋杀。”
中国正在手把手地教授缅甸军政权,如何打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缅版监控国度。
留着一头长发,现年24岁的科技工程师史谭(Stan)指着笔电上的简报档案,细数军政权近两年来推出一连串的扩大监控政策,他认为背后可能都有中国的影子。
“2022年开始,曼德勒(Mandalay)的道路公共监视系统陆续发包给中国的科技公司;2023年8月军政权推出智慧ID搜集民众的个人生物特征辨识资料(biometric data);2023年10月推出e政府2030年大计划。”史谭认为,军政权透过各种方法先搜集民众指纹、虹膜与脸部特征等个资,监控人民的行踪,再利用这些数据与科技在2024年4月执行强制征兵法,让征兵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缅军2023年底在缅北战役(1027行动)中节节败退。不过,透过中国科技公司的协助,军政权企图在虚拟的网路战场上取得优势,进一步扭转未来的战局。
史谭担心的状况,很有可能正在发生。
被封锁、被追踪的风险下反抗势力募资管道受冲击
泰国清迈郊区的一栋透天平房里,十多位流亡的缅甸青年将这里作为他们的工作据点。来自缅甸各地的他们在政变前相互不认识,而“缅甸学院”(Burma Academy)的线上教学计划让他们聚在一起。
身材壮硕、留着一脸大胡子的敏坎觉林(Minn Khant Kyaw Lim)今年26岁,他与多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在2022年3月发起了缅甸学院线上教学计划,提供的课程内容从人权、政治理论、性别平等到战伤救护、资讯安全等专业知识齐全,并且也有英文教学、电脑程式语言、写作技巧与水电修缮等逾百种不同的课程。至今已有超过45,000名学生线上注册使用缅甸学院提供的免费课程。
缅甸学院创办人敏坎觉林(Minn Khant Kyaw Lim,中)与伙伴开会。缅甸学院在2022年3月创办,敏坎觉林跟一群同好决定透过他们资讯相关的技能来架设一个提供线上学习的网站,让因战火而失学的缅人们,可以继续读书、学习新知。(摄影/苏威铭)
不过,缅甸学院网站推出只约一个月,随即遭到军政权封锁。刚开始民众还可以透过VPN绕过封锁,但在VPN禁令推出后,网站课程的使用频率大幅下降。
“全部的流量大概降低了3成到5成⋯⋯我们大部分的使用者都是在仰光、曼德勒等大城市里,这些地区的下降率比较显著,”敏坎觉林说,就算民众好不容易连上网站,但网速会受到影响、变得相当缓慢。
为了突破这些障碍,缅甸学院的伙伴们模仿“树莓派盒子”(Raspberry Pi Box)的技术制作了“缅甸学院盒子”(Burma Acamdeny Box),将筛选过的课程载入盒子里,并且透过人力运送的方式,将这些大小只有比香烟盒大一点的盒子送到没有网路、或是网路遭到封锁的地区;民众只需将盒子里的作业系统安装到笔电、手机里后,即可接触到缅甸学院制作的课程。
一个“缅甸学院盒子”可以透过“内部网路”(Intranet)的方式传播,同时提供20个载具使用。史谭指出,缅甸学院也在部分没有网路的地点,透过FM广播方式传播课程内容,降低VPN禁令对缅甸学院的冲击。
成立已超过两年的缅甸学院,线上课程已逾百种,课程范围从政治哲学、民防知识到生活技能各种课程都有,目前已有超过4.5万人注册成为缅甸学院的学生。(摄影/苏威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