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被联合国“官定”的恐怖组织(哈玛斯、真主党),古特雷斯只是“轻微谴责”,对以色列则“重棒捶打”,这不只是双重标准,更是头歪脑斜、是非不清的标准。换言之,联合国已经失去公正调和、促进和平的功能。换言之,联合国已经报废,甚至应该进厂维修,根本无法发挥稳定、调和、促进中东和平的角色。
在以色列中部的罗什艾因,1辆巴士接到警报后,乘客在道路边避难。(美联社)
第2支柱的断裂:美国的中东影响力已经式微而无力回天
过去三次中东和平协议,都是由美国牵头促成,但是这次“以哈停火”的谈判却始终毫无斩获,甚至胎死腹中。换言之,美国已经管不住中东,包括无法劝阻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以至于以色列自行其是而不再听命于美国,也包括管不住伊斯兰国家,甚至激发这些“疑美集团”烈焰难抑的怒火。时至今日,除了扮演以色列的“辅助防卫者”和“协力拦截者”之外,美国的外斡旋已经捉襟见肘、无力回天。
美国总统拜登10月2日接受媒体询问时表示:“以色列有权作出回应,但‘应当适度’”,在被问及是否支持以色列打击伊朗核武基地时,拜登回答是negative(不支持)。两句回答整合起来就是:“以色列有权适度地作出不攻击伊朗核武基地的回应”,意思就是“有限度回应”。令人疑惑的是,美国不正是因为伊朗发展核武而对伊朗实施制裁吗?怎么对于以色列可能攻击伊朗核武设施表示反对?也许,这就是拜登面对中东冲突的“阿兹海默政策”。
实际上,中东危机的升级,证明了美国(拜登政府)的中东政策已经彻底失败。对于国际冲突,拜登政府始终采取开会、呼吁、沟通、警告等等口头表态,以为只要“大哥开口”,各方就应一呼百诺、听命行事。事实上,美国的大国地位已经开始式微,美国的大哥外交已经形同“无能外交”。
第3支柱的破裂:两大民族血海深仇已无和平意愿
在联合国紧急会议之后,以色列直接将立场偏袒的古特雷斯定为“不受欢迎”的人物,并禁止这位秘书长入境以色列。对于伊朗的导弹攻击,以色列誓言要让伊朗付出“难以想像的代价”,甚至发出斩首伊朗最高领袖哈米尼(A. A. Khamenei)的预告。10月4日,哈米尼甚至“带枪”主持祈祷会,在这个具有全国动员力的仪式上,哈米尼宣称对以色列的导弹攻击只是“最低限度的惩罚”,誓言将继续对抗以色列这一“中东吸血鬼”。换言之,以色列这一方是“战争打到底”,伊朗另一方则是“报复无止境”。
现代战争型态的“第六次中东战争”
现代战争已不同于传统战场(battle ground)上坦克互轰、机抢扫射、单兵肉搏的型态;在“全武器化”(total weaponization)之下,无人机艇、AI战狗、激光与微波作战、骇客瘫痪、特定斩首乃至各种非典型战术……,已经展现在现代战争“多象限空间”的作战型态中。在继4年前击毙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司令苏莱曼尼(Qasem Soleimani)之后,以色列9月17日发动锁定真主党人呼叫器(俗称BB Call)的集体爆炸事件,以及一连串高层领导的斩首行动,说明了现代战争是一种“无限想像”与“难以逆料”的战争。
在现代战争的框架之下,中东的和平意愿已经崩解。在联合国自废武功、美国的“呼吁外交”已经失败、两大民族之间已无和解意愿之下,中东和平的三大支柱已经瓦解。在血债血还的魔咒以及“攻击-报复”的暴力螺旋之下,“第六次中东战争”已经濒临一触即发的境地。
※作者为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中国问题与国际战略学家,《宋国诚观点》YT频道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