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中国军事战略家眼里,美国深化联盟努力的目的是将中国的海军力量限制在“第一岛链”以内,“第一岛链”指的是从日本冲绳岛到台湾再到菲律宾,靠近亚洲大陆的岛屿。
如果爆发冲突的话,美国在这些岛屿上的军事资源可阻止中国军舰进入更东边的太平洋水域。
所以,中国只能认怂,没有其他路可走。美国也没有寻求改变中国的体制,而是以铁桶一样的围堵和孤立态势静待中国的体制内自己发生转型。这种格局应会持续一段时间,至少撑过520赖清德宣誓就任台湾中华民国总统。接下来,就看两岸双方以及世界领袖们的智慧了。
三、金融制裁箭在弦上
由于中俄不断深化的贸易关系成了俄罗斯抵御西方经济制裁的生命线。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俄贸易额超过2400亿美元,同比增长26.3%,超过了去年两国在双边会议上设定的2000亿美元的目标。证据表明,中国在5G通讯、卫星情报,以及重机械、无人机、各种武器零部件、芯片、电路板等各个方面,协助俄罗斯提高国防生产,在战争中迅速恢复,增强装备补充。3月29日,国际媒体集中报道中国以比特币形式向俄罗斯输血200亿美元,使刚刚在选举中再次当选总统的普京如虎添翼,气焰更加嚣张。
这就表示美国必须迫使中国做出二选一的战略选择。如果北京仍然毫不作为,我行我素,则美国将发动一场可能包含广泛制裁措施的经济战争,反击中国在援助俄罗斯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输出过剩产能两个领域的经济战,其中后果最严重者当是对北京的金融制裁。
根据中共官方发布的会谈纪要,习*近*平周五告诉布林肯,美国不应玩“零和游戏”或“制造小团体”。他说,“双方都可以有自己的朋友和伙伴,但不应针对、反对或伤害对方。双方应该“以和为贵、以稳为重”,这口气已经丧失了昔日战狼的气势,似乎是有求于对方了。但中共至今仍没有具体承诺,也没有一套新的应对美国的话语,说的还是那老一套。这些话美国人已经听腻了,而且根本解决不了中美关系的问题。就是说现在面对美中关系这么复杂这么多变状况下,中国并没有拿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法。
今天的美中关系、印太地区同盟的形成和欧洲及俄乌战争的发展背景,特别是美国国会新近批准了总额950亿美元对乌克兰、台湾、以色列的援助法案,以及耶伦在上月访问中发出的警告,都将布林肯国务卿的此次访华赋予了特殊又熟悉的外交使命,就像当年赫尔照会对日本军部的最后通牒一样,要求中国停止支持俄罗斯战争体系的经济输血。
“如果中国不解决这个问题,美国会解决。”这就是布林肯访华的最后通牒——哀的美敦书(Ultimatum)。
有人也许会说,美国与欧盟从普京发动对乌克兰侵略战开始,就对俄国实施了多方面的制裁,特别是金融制裁,把俄国踢出Swift国际支付系统,俄国虽然遭受了重大打击,但现在不也是挺过来了吗?而中国是比俄国大得多的经济体,难道不能挺过这些制裁吗?
答案是,俄国能挺过来,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有了中共的经济支撑和策应。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经济与俄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特别是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是非常不同的。
四、为何对华金融制裁比对俄制裁的后果要严重得多?
因为中国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比俄国与国际体系的联系要根深叶茂得多。
鉴于中俄贸易让克里姆林宫得以重建在两年多的乌克兰战争中严重受损的军队。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正在起草可能切断中国一些银行与全球金融体系联系的制裁措施,为华盛顿最高特使提供外交筹码,美国官员希望此举能阻止中国对俄罗斯军工生产的商业支持。
中国与国际金融体系的联系远非俄罗斯能相比。美国动用最有力的金融胁迫工具Swift对付北京,将使本已严重下滑的中国经济遭受重击,而且它支持俄罗斯的金融路径也被砍断了,后果不堪想象。
五、中国有识之士也嗅到了“哀的美敦书”的气味
实际上,在布林肯4月访华之前,很多人都意识到他将带来美国的“哀的美敦书Ultimatum(最后通牒)。这恐怕是过去几十年美中外交互动中仅见的,似乎中国人民和知识分子终于集体清醒过来,仿佛闻到了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气息,陷入到一种国家焦虑中。
中共没有新的对策。说到底习*近*平就是以拖待变,北京正在等待美国大选和俄乌战争结果。习*近*平目前只有耍无赖。实际上就是,美国你要对我忍耐,我可以为所欲为;你不许说我,但是我可以援助俄罗斯,可以偷你的各种技术,你不要说话,不要警告我,欺负我。而我在俄乌战争期间会偷偷壮大。等待你们相互消耗殆尽之后,我再来摘桃子。习仍然希望回到2018年之前的中美关系。他以为今天的美国还是当年的美国。这明显是自欺欺人,自愚愚人!时局已经改变了,美国人已经不会再受骗了。
最近,北大俄罗斯问题专家冯玉军在4月11日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撰文,指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面临必败的结局,中国需要调整对俄、对美、对欧政策,呼应早前清华大学教授阎学通要求中国严守中立避免中俄结盟的主张。在中国当下严密控制内部思想讨论的情形下,这种公开的政策建议颇为惊世骇俗,至少显示中国的安全系统(也就是冯玉军等人的背景)已经意识到耶伦-布林肯的警告是认真、重大的。
毕竟,俄乌战场形势即将发生重大转变,一直陶醉在持久战幻想里的中国决策者也不得不面对可见的战后秩序重组,中国将不得不为自己在过去两年多伪中立、实策应的中俄特殊伙伴关系付出惨重代价。事实上,在布林肯访华前,G7外长峰会、美国国会领袖和北约秘书长相继对中俄紧密关系发出了迄今为止最严重的警告,至少在战略认知层面粉碎了中国试图在中美欧和中俄欧两个三角关系上玩弄机会主义的迷思。
以至于,布林肯访华三天内,人们也看到了颇具象征意味的变化迹象:首停上海站,布林肯不仅与美国商团见面,还对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谈了美中外交的几乎所有重大问题,俨然将陈视为李强总理的随时接班人;在与王毅外长的会见中,以亲俄派闻名的王毅面对布林肯几近语无伦次;类似言辞失当、身形紧张同样发生在中国最高领导人接见布林肯的前夕。
由于东亚格局的限制,中国尽管不惜代价支援俄罗斯,但俄乌战争结果不论输赢,都对中国不利;对俄罗斯道义和物质上的支援,并不能避免俄罗斯的背信弃义;习*近*平武力解决台湾的设想,已经失去了先机,不再有实现的机会,其一盘大棋的战略布局已经失去了意义。习*近*平一意孤行的最终结果,连瞎子也能看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