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百花齐放!Web3.0,与中国无关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科教 > 正文
美国已经百花齐放!Web3.0,与中国无关

Web3.0,极客的世界

我的一个朋友,很早就在区块链世界创业。

从2013年开始,就做过各种技术方向的创业,当然失败的多成功的少。

但Web3.0的确是太吸引人了,对一个技术员来讲,那不仅仅是互联网升级,那可真是一个极客的世界。

现在他决定做一个钱包,对标的产品就是METAMASK。

一个好的钱包将来可是互联网世界的入口,也有可能成为元宇宙的入口,这实在是太酷了。

现在如果不做,就来不及了,他所知道在这方面创业的团队,至少不低于20个。

美国已经百花齐放!Web3.0,与中国无关

但在国内是不可能完成这种VIE架构的创业的,所以他决定下半年去新加坡,离开这个熟悉的城市。其实这里本来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储备,可是风险是不可预测的,随便一个举报你就被折腾得死去活来,最终运营的话也必须是海外的,待在国内也做不了任何事情,还是早点选择去那边吧,这就是Web3.0创业的代价。

我问为什么不去香港呢,近一点也方便?他摇了摇头,有点黯然,还是去新加坡吧。

06

不是怕监管

而是怕没有边界的监管

还有一个朋友,他对软硬件都有研究,也有自己的公司。

他做的矿机,已经卖到非洲去了。

因为技术底层涉及到算力,所以对5G、边缘计算、区块链都有涉及。

美国已经百花齐放!Web3.0,与中国无关

智能合约运行机制

在他看来,进入Web3.0世界是他人生最后的机会了。

在Web3.0时代他才可能去超越传统的垄断互联网公司,借用以区块链技术实现“用户独立”“保护隐私”“夺回数据”,才能创造人生高光时刻。

可这些创业老兵都知道,Web3.0多少要涵盖到Publicblockchains(公链)、Token(同质化通证)、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eFi(去中心化金融 )、NFT(非同质化代币)这些领域,但从中国的现实环境来看,每一个都有可能是雷区。

他说先去澳门过渡一下,后来说去新加坡,最后竟然选择了阿联酋。

也不知道是不是开玩笑,他发来一张与“头顶一块布,不是恐怖就是富”的阿拉伯人的合影。

并且非常自豪的说:在这里开公司,亲王都要接见我。

类似这样的Web3.0企业,离开的真不少,大多数去了新加坡。

当然也有一些还留在国内,这些技术公司基本的态度基本一致,其实不是怕监管,而是怕随性的监管,没有边界的监管,没有法律条文的监管。

07

要么离开,要么死去

中国早期的Web3.0起步并不晚,甚至可以说走在世界前沿。

以最重要的Web3.0基础设施公链为例,来回顾下早期中国技术极客在这方面的尝试。

8年前,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来中国的时候,在深圳雨伞咖啡,V神只是众多中国区块链企业创始人眼中的一个大男孩,他在上面的温吐演讲完全激不起大家兴趣。

6年前,以太坊公链发布以后,众多的中国公链也应运而生,抢滩新大陆,小蚁、唯链、比原、量子、本体、元界、波场等等百花齐放。

各类公链发展到今天,以太坊(Ethereum)公链站在金字塔尖;

各类协议如ERC20(同质通证)、ERC721(非同质通证)、ERC-1155(非同质通证进化版)、EIP-1559(燃烧协议)、EIP4844(数据分片)层出不穷。

美国已经百花齐放!Web3.0,与中国无关

以太坊2.0 Serenity架构图

以太坊已形成了的金融帝国,有Uniswap、Sushiswap这样的交易所,也有Maker、Compound这样的银行,还有CryptoPunks这样创造奇迹的NFT,黑底白字的LOOT也一夜火爆,甚至还有Axie Infinity、The Sandbox、Decentraland这样充满想像力的游戏社区。

可中国的公链已经沉默无声,只有几只流落海外的公链,还在演绎自己的传奇,希望打破以太坊的一家独大。

企业家有自身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的确急功近利,但全是企业家的问题吗?国内的公链能做什么呢?就算你为一家企业提供NFT服务,也只能悄悄的把自己阉割成联盟链。

如果放开手脚去打拼,幻核、鲸探这样的数字藏品平台也将进军世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如小媳妇一样,蹑手蹑脚。

为什么呢,这么多年来国内的Web3.0企业得出一个不敢公开的结论:要么离开,要么死去。

08

元宇宙背后的Web3.0

知道中国创业者为什么一直想做元宇宙吗?

除了元宇宙本身是技术结晶,具有远景规划之外,还有一个很核心的原因,那就是大家避免直接谈到Web3.0。

一旦谈到Web3.0,必然谈到区块链,谈到区块链,必然谈到加密技术,谈到加密技术,必然会与cryptocurrency(加密货币)相关,最后又会涉及到最底层的Token,那么这条路是走不下去的。

所以,干脆直接跨越Web3.0,进军元宇宙,因为在元宇宙的世界可不仅仅有Web3.0,还有5G+AI+XR+云计算,虚幻引擎技术、脑机接口,人工智能,边缘计算,3D操作系统等,这样就会淡化掉Web3.0概念,让更多人可以接受元宇宙。

可在元宇宙的世界里,那些熟悉技术底层的极客,谁不知道元宇宙中的核心要素“数字身份”“经济体系”都与Web3.0息息相关呢?

美国已经百花齐放!Web3.0,与中国无关

即使元宇宙经过重重伪装,后退数步,创业者仍然可以感觉得到,元宇宙项目在往前走时仍然存在着重重阻力。 

这样的一个Web3.0创业生态,你觉得它能在中国落地生根吗?

结语

Web3.0是世界性的趋势,这一点谁也挡不住。

美国那边已经在百花齐放了,中国怎么办?

这20多年来Web在中国发展,可以说点点滴滴都还历历在目:

通过引入Web1.0技术拉近了与美国的距离,产生了很多优秀企业;

通过开发Web2.0技术开始走向世界前列,有些公司开始引领全球;

可今天面对Web3.0技术时,却万马齐喑、束手束脚。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不反思一下吗?

任何一种伟大技术的引进,不可能没有风险。

上世纪90年代引入Web1.0技术时难道就没有风险?但不能因为有风险然后就将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这样的监管方式显得懒惰且愚蠢。

中国若想不落后于美国,形成自己的Web3.0生态。

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好好理解区块链本质,别将加密产业一律视为洪水猛兽;

2、要将个体和整体分开来看,别动辄对整个行业一刀切;

3、多听取Web3.0行业者建议,再制定有效的管理体系;

4、形成明确的法律制度,让创业者知道做事的边界;

5、打击那些真正的庞氏骗局,对破坏生态者不要放过。

…………

否则,最优秀的Web3.0创业者只能走向海外,多年积累下来的Web生态也只会自我阉割,本来一把Web3.0的好牌,却因为自己反复折腾,最终走向死局。

这可真不是一个小问题,想像一下,如果20年前中国错过了Web1.0时代,这对我们来说是什么样的损失?无法想像,不可想像。

所以,Web3.0不可失去时不我待,一定要在法制和市场上迅速构建一个完整生态。

另外告诫那些创业者,先读懂Web3.0的中国生态。

在这样一个前景并不明朗的时空里,一定以求生为主。

如果你想离开大厂,要三思。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十七进制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2/0430/1742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