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大化工集团:俄若断供天然气,德将陷二战后最大危机
德国化工巨擘巴斯夫(BASF)警告,如果中断俄国天然气的供应,德国可能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巴斯夫是欧洲最大的化工集团。旗下子公司Wintershall Dea在俄国开采天然气,并参与北溪天然气2号管线(Nord Stream2)的兴建,与俄国能源业维持数十年的关系。
巴斯夫执行长薄睦乐(Martin Brudermüller)接受德国《法兰克福广讯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访问时表示,化工业的生产需要天然气,产品涵盖生活各领域。停止进口俄国天然气能否阻止战争很难说,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经济被摧毁。
薄睦乐预期,最快4到5年后,德国才能完全摆脱对俄国天然气的依赖。
普京下令今起卢布结算买卖能源,美国指俄罗斯绝望了
俄罗斯总统普京签令规定从4月1日起,外国买家购买俄罗斯天然气必须支付卢布,如果不支付,合同将被中止。而美国评论称俄罗斯要求用卢布购买天然气,是俄罗斯陷入“绝望”的信号。
普京称,“为了购买俄罗斯的天然气,他们必须在俄罗斯银行开立卢布账户。从明天4月1日开始所交付的天然气都须从这些账户付款。
普京强制以卢布支付的决定提振了俄罗斯货币。在2月24日入侵后,卢布曾跌至历史低点,但此后已经回升。
普京签署的一项命令设定了一种机制,买家可以将外汇转移到一家俄罗斯银行的一个特殊账户,该账户再将卢布汇回给外国买家,以支付天然气的款项。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Ned Price)周四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要求外国买家用卢布支付俄罗斯天然气的购买费用,表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已使其经济和金融陷入“绝望”。
俄天然气公司因定价问题退出德国业务
俄国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周五表示,企业将退出在德国的业务,这是因为德国政府拒绝用卢布支付天然气订单。
路透社报导引述相关声明指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将终止柏林的子公司业务,涉及的业务范围包括储存和交易天然气能源,在德国和捷克运营加油站网络等。
作为回应,德国政府表示,德国经济部考虑征用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在德国的单位与设施,以解决能源供应安全的担忧。
莫斯科声明说,德国如果实施相关举动,将会从事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罕见让步,北京拟允许美查看中概股审计报告,SEC否认达成和解
北京罕见做出让步,准备最早在今年年中允许美国监管机构全面获得在纽约上市的大部分中国公司的审计报告。
彭博社周五(4月1日)引述熟悉这一进程、但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的消息说,中共证监会等国家监管机构正在起草框架方案,将允许大部分在纽约上市的中国公司保留上市地位。但是接受部分握有敏感数据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将从纽约退市。
知情人士称,框架方案预计将明确哪些数据会触发中共的国家安全顾虑。其中一位人士说,监管机构正在讨论阿里巴巴等处理消费者信息的公司是否自动归入这一类别。这位人士补充说,处理大量此类信息不一定会让一家公司成为安全问题。
报导说,如果方案得到推进,那将标志着北京不同寻常的逆转,可能会结束中美数十年来的争端。为让北京切实面对这一问题,美国设定了2024年为不合规企业从纽约证交所和那斯达克退市的最后期限。
彭博社引用SEC主席加里·根斯勒(Gary Gensler)的话说,对北京来说,如果他们同意让企业接受全面审查,那么事情会有好转,在美国的《外国公司责任法案》实施后,SEC将不会有任何妥协的余地,现在如果北京拒绝让步,那么中概股将会离开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市场。
截至目前,已有11家企业进入了潜在的中概股退市清单,这引发了投资界对中概股的新一轮抛售。
俄乌战世界走向何方?克鲁曼:恐让全球经济回到1914年
近来许多经济评论家纷纷警告,1970年代停滞性通膨(stagflation)历史可能重演。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则认为,模拟1970年代可谓引喻失譬,因为当前的通膨迥异于1979-1980时期,也比较容易终结。
克鲁曼在纽约时报专栏撰文指出,更贴切的模拟是跟1914年作比较,且有充分理由担心当年情景可能重现。有些经济学家声称,“第一波全球化”就是断送于那一年,铁路、汽船和电报电缆促成的世界贸易扩张期戛然而止。
克鲁曼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确实终结了一段“全球经济”时期。举个明显例子,1913年,俄罗斯帝国还是小麦出口大国;但后来过了三个世代,几个前苏联共和国才重拾这个角色。而且,约莫要等到1990年,第二波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兴起,这回是因为货柜化和电信通信让供应链得以遍及全球各地。
那么,这世界即将遭遇第二次“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打击吗?克鲁曼认为,或许是如此。尽管目前这种形式的全球化有重大缺失,但若世界贸易大开倒车,后果可能更严重。
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