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
外界还注意到习*近*平兼任的“一把手”头衔越来越多。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还担任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以及最新成立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职务。他同时还担任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职务,这表明改革、安全、网络和信息、外事、对台事务都由他掌管。
林和立认为,这表明中国在政治改革方面在倒退,邓小平时代的集体领导模式被推翻,而这种“不健康状况”的危险性在于一旦出现重大决策失误,纠错会很难。
“李克强去哪里了?”传递的另一层信息涉及对中国经济改革前景的关注。
有观点认为,机构设置和头衔增多,意味着权力更分散也更具体化;从分工来看,似乎表明习*近*平在为改革清除政治和利益集团的障碍,使得改革计划得以推行、实施。
林和立表示,这类似于邓小平时代曾引发辩论的“新权威主义”说法,即政治强人大权独揽或许有利于消除政治和经济既得利益集团对改革的阻挠,但目前中国的情况“不一样”,也没有迹象表明在重要领域有垄断性权利的大家族或利益集团会被打破。
利益
布朗认为,两人之间的大致分工,即习*近*平负责更广泛的政治和社会目标,李克强以总理身份承担实际的行政功能,这个格局目前看来是有效的。
他说,习李的目标和利益一致的;李克强能够做他希望和必须做的工作,符合习*近*平的利益;李克强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快速增长,他周围没什么人反对这个目标,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又使习*近*平更容易达到他的目标。
他说,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习李的目标有巨大差异,大致就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快速增长,社会稳定和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实际上,假如两人之间产生分歧,那对任何一方的政治生涯都将是致命的。
中共十八大关于下一步改革的决议公布后,外界一个较普遍的反应是,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强调党政机关对经济各部门的管理、中央对经济领域的管控要到位,这两者之间存在矛盾。
林和立说,“习和李在经济问题的处理上意见有分歧,将对经济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产生不利影响,”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