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太平广记》卷140记载,唐朝时,苏州吴县有一个叫汪凤的人,家住在离码头不远的地方。他家中经常发生怪异之事,十多年间,妻子、儿女、奴婢、仆人死亡殆尽。汪凤怀疑是他家宅地不吉利的缘故,就把宅子卖给了同乡盛忠。
盛忠不信这个邪,安安心心地住了下来,谁知仅五六年的时间也家破人亡,亲戚凋零了。盛忠害怕了,折价欲卖其宅。四邻八舍都觉得这不是一处好宅地,没人敢买,结果很长时间也没有卖掉。
得知盛忠要卖宅地后,他就买了下来,立即迁入,早晨再看,依然有两道青气上升。为得珠宝,他在发气之处拼命地挖,深达六七尺时见有一圆型石盘,下有一石柜,精雕细刻,工艺精美。柜缝用铁汁浇固,又加石灰密封,外用铁链加固。石柜四面都有七方朱印,印方似篆非篆,不知所云。张励以为找到了宝物,用重锤砸开石柜,柜里有一个铜釜,上覆铜盘,铅锡固缝,印有九方紫印,印文如古篆。张励揭去朱印,打开铜盘,忽有大猴跳出,倏忽间不知所向。再看釜中仅有一方石铭,上写“祯明元年七月十五日,茅山道士鲍知远囚猴神于此。其有发者,发后十二年,胡兵大扰,六合烟尘,而发者俄亦族灭。”祯明是南唐陈后主年号,祯明元年即公元5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