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是谁最早揭露了“五角钱”的真相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好文 > 正文
于是乎:是谁最早揭露了“五角钱”的真相
作者:
编者注:“五毛”指网上的中共网评员或网特,因发贴一次奖励“五毛”,故名。

 

于是乎(重要注解:揭露真相的不是于是乎!这里只是个作者的署名)
  
  今年网上流传“五角钱”之说,众说纷纭,捕风捉影,煞有介事。俺心中疑惑,想问个明白,于是乎穷搜博引,反复查证,终于查到了最早揭露“五角钱”的人——且听俺慢慢道来,呵呵。

  话说八十八年前,也就是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得正欢。这年二月,美国宣布与德国绝交,不久又对德宣战,德国一方的败象顿显。中国原本是中立国,世界大战的双方都与中国政府有外交关系而且关系“还不错”,都在中国有各自的势力范围。此时中华民国的大总统是黎元洪,总理是段祺瑞。二人之间关系不大和谐,在是否对德宣战的问题上有了分歧。黎大总统主张不宣战,段大总理却坚持要对德宣战。段总理在国务院召开国务会议,拟就了《对德宣战案》。按照当时的民国约法,此案须经国会批准方可生效。可是国会议员中派系林立,各行其是,根本就不跟大总统或大总理保持一致,此案能否通过,还是个未知数。

  就在国会议员们就要召开会议审查对德宣战案的前两天,北京城内忽然出现了许多“群众团体”上街游行,要求国会通过对德宣战案。国会开会的当天,数千名爱国的“革命群众”把守在众议院的周围,看到议员前来,便投以各种请愿书和传单,劝其支持对德宣战,如有拒绝者,则以老拳揍之。有十多个不识好歹的议员被打。

  谁知这些爱国群众的行动却起了相反的作用,议员们觉得这种干法太伤自尊,一致要求本次会议先不讨论对德宣战案,要求段总理及内务总长、司法总长到会,质询北京的社会秩序还能不能维持,稳定还能不能压倒一切。此时议员们已经被爱国群众围困在国会,出入不能自由。围困国会的爱国群众推出代表,提出三条意见:一、要求国会当天通过对德宣战案;二、如果国会不通过此案,要求解散国会;三、如果政府不能解散国会,革命群众将自动捣毁国会。

  几个小时后,段总理来到国会,在国会外的爱国群众的热烈欢呼和掌声中笑咪咪地进入大厅。他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说:“人民到国会来进行和平请愿,不应当以武力强迫驱散。如果这样做了,就会引起军民冲突和流血事故。因此,我们只能采取和平劝导的方法。”

  于是乎段总理派员到门外进行和平劝导。但劝导无效。僵持到天黑的时候,有些爱国群众向议院内投掷砖瓦,其中有一块飞石不长眼,击中了一名正在采访新闻的日本记者,这使段总理很生气,立刻命人打电话招来一队骑兵,把革命群众全赶跑了。

  这天的会议终于不了了之,议员们还是拒绝讨论对德宣战的问题。第二天,北京《醒华报》刊登了一篇“公民来信”,投信人名叫王合新,内容如下:

  “鄙人来京谋事未遂。前日由同乡合肥人陆军部秘书谭君毅甫介绍加入公民请愿团,当时言定自十二点钟起,随大家包围议院,每点钟给大洋五角,散时立付。并云,将名册造成具报总理以后,可派一差使。鄙人如时而往,站至八点半始去,并被军警击一枪托。当晚往寻谭先生领取公费大洋四元二角五分,乃谭吝而不予。今早又往索取,谭先生避不见面,由一少年出见,大言恐吓,并云:此事闹糟,总理不肯认帐,恐怕要办凶手,嘱令闭门不出,不许再提此事。鄙人忿极,为此特请登出,俾知谭之欺人手段。”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这位王合新到北京来找工作,他的同乡谭秘书让他先去参加公民请愿团,包围议院,每点钟给大洋五角。后来这位谭秘书耍赖不给钱,王合新就把这事捅到报纸上了。

  ——这就是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查出的最早揭露“五角钱”真相的故事。至于这个故事后面的更多的故事:段总理如何免职、张勋如何复辟、中国如何宣战、五四如何运动、等等等等,这就不是此帖能说得清楚的啦。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7/0826/52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