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年多的血战,乌克兰战争对俄罗斯经济的严重影响已经开始显现,由于石油收入减少以及西方的经济制裁,目前俄罗斯经济正在急剧放缓。
俄罗斯经济部长马克西姆·列什特尼科夫在6月的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称俄罗斯经济“濒临衰退”。然而,普京迅速反驳了这一说法,并不断强调俄罗斯面对经济制裁时表现出很强的韧性。
但数据不会说谎。
彭博社的数据称,今年1月至4月,俄罗斯多数行业产量大幅下滑,比如皮革业下降17.8%,交通运输下降10.8%,矿业下降5.8%……俄罗斯央行行长纳比乌琳娜不得不在6月和7月连续两次降息,将基准利率从21%下调至18%,目的是为了刺激投资和生产。
今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俄罗斯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1.5%下调至0.9%。而2023年和2024年,俄罗斯的GDP分别增长4.1%和4.3%。那个时候,据世界银行数据,按购买力平价和不变美元计算,俄罗斯经济已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仅次于中国、美国和印度,超过了日本和德国。按购买力平价和不变美元是两个经济学术语,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不看汇率、只看真实购买力,并排除通货膨胀因素,俄罗斯的经济总量在全球排第四。
但今年以来,俄罗斯的经济数据却一度低迷。
拿石油和天然气销售收入来说,这项收入约占联邦预算收入的三分之一,但在今年前七个月中,这部分收入下降了18.5%。原因在于全球油价下滑(8月初油价为每桶66.4美元,约合51.8欧元),而俄罗斯原油价格下降更快,已被欧盟第十八轮制裁压低至47.6美元每桶。
普京不断强调俄罗斯面对经济制裁时表现出很强的韧性。© Alexey Nikolsky/ Reuters
很多人会说即便被欧盟制裁,俄罗斯不是还有中国和印度吗?尤其是中国,一直都被认作是俄罗斯的最坚定的盟友。但如果看看实际数据就会发现,一切并不是那么想当然。比如,2024年中国总体进口增长14%,但从俄罗斯的进口却减少了7%。也就是中国虽然从世界各国那里买得多了,但从俄罗斯那里却买得少了。此外,在西方拒绝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背景下,俄罗斯将出口转向中国、印度和土耳其,却又不得不以低价出售。同时,为绕过制裁,生产商不得不增加中间环节,从而增加了成本。
除石油以外,受制裁影响,俄罗斯企业难以获得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关键设备与零部件。由于未能摆脱对西方技术的依赖,企业不得不采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也就是拆卸几台设备来拼出一台还能运转的。
经济急速放缓后,按照常理,很多人自然会猜测俄罗斯的经济到底什么时候才会触底?毕竟这是俄乌战争是否停战的关键。但现实情况远远复杂得多。俄罗斯的战争经济某种程度上更像1941-1945年的美国,军费开支拉动整体经济。这就是为什么2023年和2024年俄罗斯的经济能急剧增长的原因。
但是与当年美国不同,俄罗斯在推进战争经济的同时实施了紧缩货币政策。军事经济本质上是通胀性的,将资源、劳动力集中于军工部门,推高工资与物价。可俄国央行却又在2023和2024年大幅加息,基准利率从8.5%升至21%,实际利率接近12%,位居世界前列。高利率压制民企投资,让民营经济陷入低迷。积压了几年后,问题纷纷浮现。根据俄罗斯财政部数据,截至今年7月底,财政赤字已达4.9万亿卢布(约合560亿欧元),超出年度目标的30%。与此同时,预算总支出同比增长了20.8%,但收入却在减少。
而过度依赖战争经济,导致俄罗斯现在已经很难以进入国际资本市场了,只能依赖国有银行贷款和动用“国家财富基金”。该基金余额从2022年初的近10万亿卢布降至目前的2,88万亿卢布(308亿欧元)。据俄国经济学家警告,最快明年就可能耗尽。正常来说资金枯竭可能迫使俄罗斯寻求和平,以减轻军费负担并重振民用经济。但现实更可能往完全相反的情况发展。当军工长期成为经济唯一的支柱,一切都会变得既危险又难以逆转,可能在长期内将整个国家彻底拖入军事化深渊。和平因此变得更加遥不可及。这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普京迟迟不肯立即停战,反而是让俄乌战争一直处于拉锯状态,似乎打算就这么一直耗下去。
因此,俄罗斯经济的真正问题并不是什么时候才能触底,而是积重难返后,极有可能会彻底走向经济军事化的深渊。这对乌克兰和欧洲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