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见|投诉的风,还是吹到了鲁迅纪念馆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存照 > 正文
亮见|投诉的风,还是吹到了鲁迅纪念馆
作者:
有时候你真的很难理解有些人的脑回路,如果一幅画就能误导青少年去抽烟,那我倒是建议孙女士去投诉《新华字典》(又不是没有人投诉过,对吧?),把字典里的“烟”啊、“酒”啊、“游戏”啊之类的字眼都删掉,汉字里没有了这些“坏字眼”,自然就不可能带坏孩子们。

01

作为一个中文系的毕业生,看到鲁迅因为吸烟被投诉,亮哥我突然明白什么是黑色幽默。

媒体正儿八经报道了,一位姓孙的女士,把矛头指向了绍兴鲁迅纪念馆内的一幅鲁迅抽烟的网红打卡墙。

作为控烟志愿者,孙女士认为,原画是鲁迅在自己家里抽烟,但墙画去掉了背景,有引导人室外聚集抽烟危害他人健康的风险,还有误导之嫌,要求对墙画进行更换。

她不但在网上发帖,还向“浙里办”投诉了。你不得不佩服人家,人家在用实际行动捍卫自己的价值观,这一点值得所有人学习。

02

有时候你真的很难理解有些人的脑回路,如果一幅画就能误导青少年去抽烟,那我倒是建议孙女士去投诉《新华字典》(又不是没有人投诉过,对吧?),把字典里的“烟”啊、“酒”啊、“游戏”啊之类的字眼都删掉,汉字里没有了这些“坏字眼”,自然就不可能带坏孩子们。

有人说,有些人只盯着鲁迅手里的烟,没有看见先生笔下的魂,不配参观鲁迅纪念馆。

这倒不至于,只是鲁迅无情解剖国民性,大声呼喊“救救孩子”,都没能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他手上的烟却轻而易举地熏着了有些人的心灵。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说,当年他创办《新生》杂志,希望用文艺改变中国人的精神,然而,不但没有人来赞同,甚至都没有人来反对,鲁迅先生由此感到寂寞如一条大毒蛇,缠住了他的灵魂。

先生要是知道是这个结果,不如只吸烟了,吸烟多少还能招来实际的投诉,也不至于把自己搞得如此悲观、如此“彷徨”了。

03

很多人都写文章,批评孙女士投诉的脑回路,我也不想多说了。

我倒是觉得,孙女士的一个建议很有意思。

新闻里说,孙女士建议,纪念馆应将鲁迅的手持香烟的形象,更换为鲁迅右手握拳的姿势,象征鲁迅的坚定与斗志,避免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所谓鲁迅右手握拳姿势的版画,就是下面这张:

说实话,要不是孙女士的这个建议,我都没注意到,鲁迅纪念馆的版画选择,竟然是这么好。

这是两种价值观的分歧,这是两种不同身份的倒错。

孙女士喜欢的“鲁迅握拳”,是典型的、传统的官方叙事,把鲁迅塑造成了一个“斗士”、一个“偶像”,横眉冷对,嫉恶如仇,用笔当做矛,投向黑暗的旧社会。

而鲁迅纪念馆选择的“鲁迅夹烟”,则是一种生活化的、现代的解读视角,努力呈现“人间鲁迅”的鲜活一面,大先生也是人,有他的柴米油盐,有他的喜怒哀乐。

孙女士觉得鲁迅就应该“握拳”,这才正确,这才合适。吸烟不该是鲁迅的“正确形象”,那是鲁迅形象中不和谐的东西,需要抛弃。就像米兰·昆德拉所说,上帝不应该拉屎。

但诡异的是,按理说,“神化”鲁迅的握拳版画,更应该赢得官方的青睐;而作为个人,应该更喜欢夹烟版画种的鲜活才对。

然而,在这件事里,身份和喜好完全反了过来。官方想让人觉得鲁迅很亲切,反而是个人,觉得鲁迅就该保持愤怒而严肃的样子。

被官方抛下的“刻奇”形象,却被孙女士捡了起来,真是有意思的身份倒错。

04

忍不住还是想给鲁迅纪念馆点赞。

我敢说,义务教育阶段,鲁迅是我们每个学生最害怕的存在。教科书上的鲁迅,总是被塑造成一副苦大仇深、怒目圆睁、嫉恶如仇的样子,他的思想深邃,他的文笔犀利,他的课文要经常背诵,学生们都知道他很重要,但是都不喜欢他。

直到进入社会,经历了人生,才开始对鲁迅先生产生了共鸣。找工作抹不开面子时,想起了《孔乙己》;曾经的朋友渐行渐远,想到了《故乡》;面对种种怪现状,我们总能想起鲁迅先生的各种杂文……

经常能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年轻人到鲁迅纪念馆给先生点烟,指着菜畦和墙根,背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当年,教科书强按着我们的头,去靠近鲁迅,我们敬而远之;如今,已经没有人强迫我们背诵鲁迅的文章,我们反而自然而然地不断想起鲁迅先生。

因为我们终于发现,鲁迅并不是教科书上说的那么古板,那么严肃,那么死气沉沉。

他喜欢看《米老鼠》,吐槽流行歌曲《毛毛雨》是“绞死猫儿”,他也要租房,他爱喝酒爱抽烟,也爱设计,也要学着做父亲……

更重要的是,我们越来越发现,鲁迅的那些闪闪发光的论述,穿越时光,依然精准预言了我们的现在、

总之,鲁迅先生是一个鲜活的人,一个关心现实的人,而不是一个僵化的、供人膜拜的偶像。

我想,这也是鲁迅纪念馆用鲁迅先生夹烟的版画的初衷,那是在向人宣示,鲁迅先生是个可爱可亲的人,而不是在试图误导青少年抽烟。

至于觉得青少年看到一张版画就会去抽烟,那是高估了一幅画的力量,也低估青少年的认知。

有这种想法的人,亟需做的是把自己的大脑提高到和身体一样的成年人水平,而不是急吼吼地去投诉。

05

写到此时,看到新闻说,绍兴文旅发话了,不会因一人投诉就盲目更换,大家的意见一致要求不需要修改。

这个荒诞的闹剧里,终于看到一点常识了。

多少让人有点欣慰。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微信公众号“亮见”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26/2267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