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纽约市皇后区,一栋正在建造的高地基房屋。(Samira Bouaou/The Epoch Times)
近年来,美国房主购买房屋时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开放式平面设计、花岗岩台面和外观的吸引力等。
过去几年,美国发生了多起与天气有关的灾害和野火,相关损失达数十亿美元。越来越多的美国居民开始优先考虑对灾难性事件具有更强抵御功能的房屋。
这个发展趋势现在如火如荼。业内专家指出,这不仅仅是为了节省保险费用,还为了在下一次风暴、洪水或不受控制的火灾来临时,能够安枕无忧。
全国各地的房主都在采用一种被称为“韧性设计”(resilient design)的方案。
“韧性设计”的具体做法包括在建造或改造房屋时,采用能够抵御自然界最恶劣事件的材料、布局甚至家具等。
一个名为“美国气候韧性工具包”(The U.S. Climate Resilience Toolkit)的政府网站发布了一项题为“极端事件”(Extreme Events)的报告,显示2004年至2013年间,飓风造成的损失达3,920亿美元,龙卷风和强风暴造成的损失达460亿美元,风暴引发的洪水造成的损失达300亿美元。
去年,27起天气事件造成的损失至少达到10亿美元。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简称NOAA)发布的数据,这些事件造成的损失高达1,827亿美元。
“保险百科”(Insuranceopedia)网站首席执行官马克斯·库普兰(Max Coupland)向《大.纪.元;时报》表示:“我们观察到,房主们的行为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尤其是在佛罗里达州、加利福尼亚州和德克萨斯州沿海等高风险地区。”
“最近发生的飓风、野火和洪水,使这些风险变得近在眼前,而非远在天边。”他说。
库普兰表示,随着过去几年极端天气事件的加剧,保险公司正在收紧承保准则。而那些在建造或改造时充分考虑灾害恢复能力的房屋,不仅更加安全,也更容易投保。
保险行业的其他人士已经注意到,在建造或改造现有房屋时,使用能够抵御恶劣天气的构件,例如加固型屋顶或防火屋顶、防撞窗户和防潮外墙等,这个正在兴起的趋势。
总部位于伊利诺伊州的海军保险经纪公司(Insurance Navy Brokers)副总裁拉米·斯奈尼(Rami Sneineh)告诉《大.纪.元;时报》:“房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意识到,野火、洪水和飓风等极端天气的风险变得越来越严峻。”
“许多人都希望拥有经过升级的房屋,以抵御这些危险。”
显然,房主们明白长期保障的价值,他们也非常愿意为拥有最佳功能的房产付费。如今的趋势不再追求舒适或奢华,而是注重提供安全的居家环境。

最近的若干调查结果支持了这些观点。
今年7月,美国全国住宅建筑商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ome Builders,简称NAHB)将抗灾设计列为2025年最重要的建筑趋势之一。
根据总部位于加州的河马保险公司(Hippo Insurance)5月份公布的消费者数据,超过半数接受调查的美国房主表示,抵御气候风险是购房的首要考虑因素。
而总部位于华盛顿州西雅图的房地产交易平台Zillow对2025年家居趋势的预测称,抗冲击窗户和防火材料等特点现在已成为房地产的营销热点。
房屋卖家也在强调他们的房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恶劣天气的一些功能。Zillow的数据表示,买家也很看重这些功能。分析发现,86%的购房者认为,房屋至少具备一项“气候韧性”(climate resilient)功能,这一点非常重要。
此外,与2024年相比,在Zillow上出售的房屋中,提及具备防洪屏障设施的房源数量增加了22%。
包含“抗震加固”(seismic retrofitting)的待售房屋增加了20%,而提及“集水系统”(water catchment systems)的待售房屋增加了19%。
与去年相比,抗旱草坪的数量也增加14%。
以前,很少有人会认为伊利诺伊州是“飓风之乡”(hurricane country)。然而,总部位于芝加哥的“建设家园门窗墙板公司”(HomeBuild Window, Siding & Door Replacement Company)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史蒂夫·姆莱内克 (Steve Mlynek)告诉《大.纪.元;时报》,过去两年里,该州抗冲击窗户的需求激增了60%。
“2023年的强风暴震碎了数百扇窗户,此后,房主们开始特别询问飓风级防护。”姆利内克介绍道。
他说,胶合强化玻璃(laminated-glass,又称“夹层玻璃”)窗户系统可以抵御高达130英里/小时的风速下产生的碎片。
姆利内克表示,这些窗户的价格通常比标准型号高出25%到30%,但在测试中却能够阻挡以每秒50英尺速度发射的2×4型号导弹。

他说,这些窗户还能阻挡99%以上的紫外线,并将噪音进一步降低40%到50%。
姆利内克表示,另一个好处是,保险业正在给予奖励,鼓励屋主在这些方面进行投资。
他说:“我的许多客户的房屋保费都减少了5%到15%,另外在风力较大的地区,有一些保险公司开始要求安装抗冲击装置。”
谈到节省房主保险费用,库普兰表示,在冰雹多发的州份,用4级抗冲击瓦片更换屋顶等升级措施可带来高达25%的保费折扣。
他说,其它可以节省保险费用的房屋设施包括防风百叶窗、加固门、架高式暖通空调系统、防洪屏障和防潮隔热层等。
而在某些州份,保险公司可能会要求新保单进行这些升级,尤其是在洪水易发地区。
姆利内克表示,更好的隔热性能可以所带来额外的节能效果,如果把这个因素考虑在内,大多数房主在八年内就能收回最初的投资。
他还强调,升级后的窗户可以为房主提供数十年的额外保护。
室内设计师还发现,越来越多的客户希望将抗灾设计融入到住宅和商业空间中。
“我看到客户在重新考虑他们的家居布局时,完全以应对灾难为核心。”北卡罗来纳州海波因特市(High Point)一位拥有30多年行业经验的室内设计师谢丽尔·哈克斯(Cheryl Hucks)说道。
她告诉《大.纪.元;时报》:“仅仅去年一年时间,我就将三个地下室重新设计成双重用途的空间,既可以用作家庭套房,又可以在恶劣天气下用作安全避险场所。”
她注意到房主在设计上做出的最大改变之一,就是不再摆放笨重的家具,因为这些家具在暴风雨期间可能会成为危险的抛射物或者困住住客。
“我选定的家具是模块化的轻型家具,它们可以快速移动到室内房间,设有内置存储空间,可以隐蔽存储应急物资并且方便取用。”哈克斯说道。

她回忆起室内设计与实用性相结合的一个例子:“去年春天的龙卷风警报发布之后,一位客户特别要求所有窗帘都采用无绳设计,并且易于拆卸。”
而她的商业客户则更加关注在办公场所融入为应对灾难而准备的设计。
她说:“我刚刚完成了一个办公场所的设计,它的会议室可以兼作防风暴避难所,设计中内置了加固的内墙和紧急通信系统。”
“这个设计所需的投资费用比传统的商业设计高出40%,但是他们的保险公司提供了保费减免,因此在两年内就可以抵消成本。”
她说,其实加装安全设施不一定会令住宅或公司看起来像个末日地堡。例如,特殊设计的搁脚凳可以存放应急物资,利用家具可以打造通往室内安全空间的自然通道,同时又不牺牲她所谓的“精致舒适”(sophisticated comfort)。
上文提到的河马保险公司(Hippo Insurance)在其《2024年家庭能源报告》(2024 Housepower Report)中指出,28%的受访美国房主表示,担心无法做好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准备。这个比例比2023年的25%有所上升。
研究还显示,在2,000名房主中,88%的人表示他们愿意为具有“气候韧性”的房屋支付更多费用。
从事保险行业的斯奈尼也是一名房主,他表示,韧性设计成为美国人优先考虑的事情,这是可以理解的。
“知道自己的房子不会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这让人很放心……我肯定会花更多的钱买一套具有这些功能的房子。”斯奈尼说道。
“这种投资的价值在于,我知道这所房子将更适合抵御未来的天气事件,并更好地保护我的家人。”
对于现有房主来说,如果想要增强房屋抵御火灾、飓风和洪水等灾害的能力,可以对房屋进行升级改造。

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房屋装修公司“热带装修”(Tropic Renovations)的创始人杰夫·莱克斯沃尔德(Jeff Lexvold)告诉《大.纪.元;时报》,自2022年飓风伊恩(Hurricane Ian)袭击佛罗里达州西南部以来,他看到客户的优先事项发生了“巨大转变”。
“那场风暴过后,我们安装了数千块石膏板,谈话内容也完全改变了。房主们不再首先考虑美观度,而是开始考虑’在下次飓风来袭时,这房子能撑得住吗?’”莱克斯沃尔德说道。
他说,他所看到的最大需求高峰是全屋外墙密封和防潮系统。
“在例行的浴室翻修过程中,我发现了灰泥中细小的裂缝导致墙壁后方存在大量霉菌,因此现在每次咨询中,我都要从外部检查开始。”莱克斯沃尔德说道。
他说,要打造更具气候韧性的房屋,所使用的装修材料往往价格更高,但是顾客并不介意。
“我们目前只使用GE品牌的可涂装硅酮全天候外墙密封胶,每管售价13美元,而不是那些两年内就会失效的廉价3美元产品。客户在看到其它房产的水损照片之后,很乐意为更优质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莱克斯沃尔德说道。
根据莱克斯沃尔德在佛罗里达州萨拉索塔县(Sarasota)和夏洛特县(Charlotte)的观察,抗冲击窗户的安装现在已经成为房屋的标准配置,而不是可选配置。
库普兰表示,在恶劣天气来袭时,其它可以发挥作用的升级措施还包括使用防火屋顶材料,例如金属瓦片或防火等级高的沥青瓦片。
另外,他还建议房主考虑安装防飓风绑带以及加固车库门。
原文:Why More Homeowners Are Choosing Disaster-Resistant Homes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