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没?人在65—75岁是一个坎,很多人在这个坎里苟延残喘,但也有人能轻松度过,麻溜的活到80岁。
如果你在65岁到75岁,还能做到以下8点,那么恭喜你,超过了绝大多数的老人,太厉害了。
身体还可以,能够自理,不依靠儿女
俗话说健康的体魄是王牌,健康的灵魂是锦上添花。人老了,年轻时在乎的理想,抱负,面子,钱财,在健康面前,通通都不重要。
有个好身体,才是老年人最大的福气。没有健康的体魄,整天躺在病床上,昏昏沉沉,就是每天吃山珍海味,你都消受不了,腿脚麻利,意识清醒,每天吃清粥小菜,人也是清爽的。
身体好,不仅对自己好,对儿女也是帮助。至少不用拖累子女,自己想去哪还得劳烦子女,吃喝拉撒要人伺候,时间长了,谁都会不耐烦。
退休金还够,不用向儿女伸手
年轻时觉得退休金不重要,与其每个月把钱交出去,不如捏在手里,来的实在。人老了,身体不行了,不能工作,你会发现有一份足够的退休金,既是你的底气,也是子女的福气。
退休金不在于要多高,满足基本需求足以,每月都有钱按时到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年轻人压力大,房贷,车贷,养孩子样样得花钱,很多年轻人自己都顾不上,哪还有余力给老人花多少钱。
老伴还在,吵吵闹闹也是爱
俗话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父母会先你而去,儿女长大后也会有自己的小家,能陪你到最后的是枕边人,老伴才是陪你最久的人。
年轻时,你们嫌弃彼此,老了,你会发现,你们谁也离不开谁。她清楚你的生活习惯,脾气秉性,彼此就是最好的倾听者。
要是有一方生病了,另一个身体还行,就可以成为你的拐杖,端茶倒水,跑前跑后,成为彼此的保姆。
住房还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老窝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老年人不管是生活习惯,消费理念都和年轻人不一样,长期住在一起,只会生出嫌隙,降低亲情的温度,分开住,给各自空间,反而更好。
子女的家再好,都不属于你,自己家再破再小,你也能有自主权,不用看谁的脸色,不用顾忌谁的感受,很自在,很踏实。
儿女还孝顺,有空常回来看看
父母为女儿忙活了一辈子,到老了唯一的念想,就是享受天伦之乐。记得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歌里这样唱: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这首歌真切的道出了父母的愿望。
人老了,最怕的就是孤独。嘴里说着:你忙你忙。其实心里很想子女能回来,陪你唠唠嗑,交交心,和你讲些外面的新鲜事,享受儿孙绕膝的快乐。
牙口还好,吃嘛嘛香
到这个年纪,还有一口好牙,可真是太让人羡慕了。想吃肉,没牙咬不动,吃不香,有一口好牙,胃口才能好,吃嘛嘛香,身体倍棒。
如果老人这也吃不下,那也不想吃,那么他离死亡也不远了。药补不如食补,想要营养均衡,必须得摄入足够的营养,给身体足够的养分,精气神才会好。
心态还年轻,坚持学习
很多老人退休金后就不学习了,认为从前学习,是为了工作,现在老了再也不用学习。但活到老学到老,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认识一个农村老太太,不识字,她就让女儿每天教她一个字,半年后能自如使用微信,学会用智能手机打字,还能自行交话费,电费,网上挂号等,生活出行完全没有阻力,不用求人。
坚持学习,保持思考的习惯,大脑会很清醒,记忆力不容易衰退,不会早早老糊涂,能轻易识破很多骗局,不会上当受骗,家底被掏空。
爱好还有,日子过的丰富多彩
人老了,生活圈子越来越小,大多数时候得独处,要想日子过的不无聊,得培养几个兴趣爱好,来打发时间,日子不会过的太无聊。
养花养草,练习书法,阅读,钓鱼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既能修身养性,也适合老年人。
人在65岁到75岁,是人生中最后一段高光时刻,年龄不算太大,身体还健康,也有一定的积蓄,好好珍惜这段时间,切勿胡乱挥霍,人老了,也要好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