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里的男生为什么越来越少?
一个重要信号出现了,可能深刻影响中国未来20年的大学生就业、婚恋市场格局。那就是——大学里的性别比,正在失衡的路上蒙眼狂奔。
很多人还没注意到,多年前高等教育阶段"男多女少"的格局,已经悄悄出现了"惊天大逆转"。
2022年,全国本科招生人数468万,其中,女性占了295万,男性只有173万。这意味着,每100位女生拿到本科录取通知书,对应的只有58名男生。比例逼近惊人的2:1。
然而,这一年龄的男女比例,在出生时明明是"男多女少",男女性别比高达121.18!
如果我们细看2022年的本科招生数据,还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残酷真相:
云南招本科生12万名,其中10万女性,2万男性;
广西招本科生14万名,女性10万,男性4万;
内蒙古招本科生6万人,女性4.6万,1.8万男性;
还有河南、山东、重庆、贵州……这几个出了名的高考大省,本科招生性别比都低于50。
再看一下不同教育阶段的性别比例:
小学阶段,100名女生,对应周围有116.1名男生;
初中阶段,100名女生,对应周围115.5名男生;
高中阶段,100名女生,对应周围只有97.2名男生;
大专校园里,100名女生,对应周围只剩下90.8名男生;
本科校园里,100名女生,对应周围就只剩下58.7名男生了……
在一步步迈向高等学府的道路上,成千上万的男孩们被接连"淘汰"、分流,女孩们则一路杀出包围圈。当幼儿园出现"男男男女女男"的一幕,高校却诡异呈现"女女女男男女"的局面。难怪有人感慨,"一路升学的过程,就是男同学越来越少的过程"。
这是怎么回事?中国大学里,男生为什么越来越少?
随着高等教育女性群体的激增,一场巨大的连锁反应开始了,影响或许会超出所有人的想象(第一哲学家《中国大学里的男生为什么越来越少?一个重要的信号出现了!》)。
一点感想:这个问题出现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记得大约20年前,已故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先生就和我说过这个问题。而在今天,这个问题应该是越发突出了。我想,这个问题没有别的原因,就是目前的考试制度和方式造成的。至于其影响,有些问题不太好明说,我只能说,影响将会是很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