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飞夺泸定桥”,1982年,邓小平会见美国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布列津斯基对邓说,他去了泸定桥现场,感叹红军当年英勇高超的战斗力。邓却说:“嗯,在我们的宣传中那就是这样了。我们需要表达我们的部队的战斗精神。事实上,那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军事行动,没什么大不了的。另一边是使用老式步枪的军阀部队,而且人数也真的不那么多,但是我们觉得必须要将此戏剧化。”这段对话披露在当时的英文媒体上。
夸大其词、虚晃一下就逃之夭夭的“平型关大捷”
是凡中共编写的抗战史,毫无例外的都会津津乐道所谓“平型关大捷”。其实,平型关战役的主力根本不是八路军而是国军刘茂恩将军率领的第15军,整个平型关战役是由刘茂恩将军亲自指挥的。中共宣传的所谓“平型关大捷”其实是“蔡家峪伏击半徒手小股辎重日军得手的小战”,“平型关”及“大捷”不过是中共故意夸大事实的说法。
据亲自指挥平型关战役的刘茂恩将军的《平型关之役始末》回忆录记载:
“至于18集团军(八路军)则是协同参加左翼雁门关一带,所以在主战场正面没有见到他们的影子。在敌军第五师团(板垣征四郎)主力进攻平型关及团城口(在平型关西三十二里),情况紧急,早已跑开了,林彪部潜藏在关右山区杨镇。……以后林彪获知敌军辎重队四百来人,多数徒手,少数步枪,在蔡家峪落后,乃以‘以大吓小’的手法乘机出袭,虚晃一下就逃之夭夭。中共为了掩饰他们随便逃走,后来竟夸大宣传什么‘平型关大捷’,以欺骗世人,从此便不听中央,到处游来游去,袭击国军,破坏抗战,证明我的顾虑是不错的。”
另据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于1942年12月18日,在太行区营级及县级以上干部会议上作的“关于华北根据地工作的报告”,也说:“平型关是一次完全的伏击战,是敌人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但是结果我们没有能俘获一个活日本兵,只缴到不上一百条的完整步枪。”
中共的“平型关大捷”宣传材料中故意夸大及无中生有的事情有:
一、将“蔡家峪”夸大成了“平型关”;
二、将“缴到不上100条的完整步枪”夸大了十倍变成了“步枪1000支”;
三、将“多数徒手,少数步枪”凭空生出“机枪20余挺,火炮一门”;
四、将“敌军辎重队四百来人,多数徒手,少数步枪”夸大十倍且变成了主力作战部队,变成了“敌板垣师团第21旅团主力约4000余人,100余辆汽车在前,200多辆大车在中间,少数骑兵殿后,联成一线,沿着公路向平型关前进。”
五、将“虚晃一下就逃之夭夭”夸大成了“中国军队取得的自抗战以来第一次大胜利”。
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军在抗战期间,参加大的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
2011年,国民党前国防部长、参谋总长郝柏村说:“中共抗战了没有?‘平型关’‘百团大战’是他们认为最了不起的贡献,如此而已,从整个抗战来说,不到百分之一!”
“狼牙山五壮士”从造假到立法看护
“狼牙山五壮士”七十年来,始终招致非议,近年被人公开发文指责“除了时间外,其它元素都有虚假成分”。如跳崖地点、带头跳崖六班班长的名字、六班的人数、跳崖的目的和方式等等,都有不同的版本。下面收录几点对官方造假的质疑。
一、官方称“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地点是棋盘坨顶峰。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当地百姓提出是小莲花峰。2014年中共国务院颁布的文件就使用了小莲花峰。
二、官方称“狼牙山五壮士”的作战目的是为了掩护部队和群众撤退,阻击敌人到中午12时,所以故意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的绝路。而有关档案明示,日伪军当日行动的主要目标就是占领棋盘坨,并在中午12时就已占领棋盘坨,可见日军不是被“引”到那里的。六班战士是“退路被敌截断”,无路可走,即被追杀。
据大陆媒体1985年报导,有人向龙王庄当年的老游击组长冉元同了解情况,冉元同称,那五人是因不知道狼牙山是条绝路就跑了上去,再想往回跑已无路可走,就与鬼子拼起了刺刀,边拼边退,只顾前不顾后,拼不过敌人不小心倒退摔下了悬崖而非故意跳下。
三、官方称“五壮士”都纵身一跳,跳下悬崖。但《羊城晚报》据知情人提供消息称,马宝玉、胡福才、胡德林是“跳”,而葛振林、宋学义是挨着崖壁“溜”、“滑”下去,所以幸免遇难。葛振林后来承认跳的地点不完全一样,牺牲的三人或许是跳悬崖,他俩是“溜、滚”下去的。
四、官方称“五壮士”相继跳崖时,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据冉元同说,当时并没有来得及喊什么口号。
2005年葛振林去世后,《狼牙山五壮士》课文从小学课本开始淡出。
2013年9月9日,财经网发表了洪振快先生的文章《小学课本《狼牙山五壮士》有多处不实》。不久,《炎黄春秋》杂志刊登了其相关文章。
2015年8月17日,“五壮士”幸存者的后人葛长生、宋福保分别在北京西城法院起诉洪振快侵犯名誉权、荣誉权。2016年一、二审法院都判裁洪振快败诉。
10月19日最高法将这两起案件公布为人民法院依法保护“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人物人格权益典型案例。2018年12月19日,葛长生诉洪振快名誉权、荣誉权纠纷案被选入最高法院第19批指导性案例。最高法院称,此案推动了《英雄烈士保护法》立法。
可见,“狼牙山五壮士”已经被捧到神坛上不许人碰,不惜立法看护。这表明,中共非常需要“狼牙山五壮士”这样的“抗日英雄群体”形象为自己涂脂抹粉,以掩盖中共不抗日的丑恶历史。
美国档案里没有“上甘岭”
电影《上甘岭》让中国人以为,抗美援朝有一场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上甘岭战役。可惜,让美军“闻风丧胆”的上甘岭战役是中共自吹自擂的又一个谎言。在美军的史料和美国人的回忆录里,找不到有关“上甘岭”的描述。
据大陆网易军事栏目2015年1月的一篇文章披露,2014年12月,中共国防大学教授乔良撰文称,在北韩停战协议签字几十年后,美国西点军校研究人员,试图用计算器仿真再现直接导致板门店停火协议的上甘岭战役,但却怎么也搞不明白。
事实真相是:在美军的战史中,关于上甘岭战役及“金化攻势”等名词完全没有,只在中国战史数据中出现,而且对于所谓“金化攻势”的目标、范围都模糊带过,所使用的兵力也语焉不详。中共所推崇的上甘岭战役,不过是“白马山战役”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书面语或可这样表述:战术性出击或反击中的大型高强度战斗。此外,在美军公开的档案里,能够和上甘岭战役的时间相对应的,仅仅是一次代号“摊牌作战(1952年10月14日—24日)”的记录。
对于这样一场美国档案都没有给出名称的战役,西点军校当然不可能将其列入教科书。近年来,中共重新注释了“上甘岭”战役,自说自话,自吹自擂,借此煽动爱国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