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昊看来,凯尔捐赠的老照片虽非造假,但是变成了一个"有潜力的、可被复制的故事模式",这也是马库斯团队的"灵感"来源:"我找一个外国人,找一些老的照片,我就可以去讲这样一个故事。马库斯那个账号,到现在还在否认造假,虽然看起来很滑稽,但是他在逻辑上是可以自洽的,反正是个死无对证的东西。"
从"洋五毛"到"洋网红"到"洋骗子":什么样的土壤养育了他们?
"拿外国人来配合宣传,这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传统,"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马晓月(Mareike Ohlberg)这样告诉美国之音。她说:"共产党不能只是自夸自,外国人替共产党说话就会显得更可信。"
她回忆说:"可能是2019年左右吧,开始掀起了一股'老外夸中国'的风气。一大批外国网红配合中国政府或者媒体或者第三方,创作很多赞美政府政策的内容,比方说去新疆考察然后说'一切都好'之类的。以前关于西藏的话题也是。"
马晓月分析说,共产党的叙事逻辑是"不在当地就没有发言权"。"所以这些洋网红的视频里都是这样的调子:你得自己来中国看看,否则你没权评判。当然,他们回避一个重点,那就是这些人的行动是受控制的。共产党只让这些人去被允许去的地方,看被允许看的东西而已。而且,你如果持批评态度,当然也不会得到去实地考察的机会。所以这一套'来亲眼看看'的逻辑其实是很虚伪的。"
请同时参阅:
原声带·格雷老师:不当"洋五毛",我要帮中国人争自由
洋网红们看到的是无穷的商机。时刻将"我爱中国"挂在嘴边的俄罗斯网红伏拉夫,在抖音已有1289万粉丝,并开创了一种他独有的"甲亢式情绪高昂"短视频演绎方式。伏拉夫的抖音充满齐刷刷夸赞中国的视频,涉及范围从火锅试吃到移动支付到优秀的华为手机和5G,可谓包罗万象。据搜狐网2021年1月报道,伏拉夫在15天内接下了网易《天谕》手游、拼多多、天猫三个广告,如按照网上爆料的他一条广告8万人民币元左右的报价,伏拉夫当月仅广告收入就有约24万元。
同期在中国网络走红的外国人还有在疫情期间以短视频的形式记录《海外抗疫日记》、被央视推荐的美国人郭杰瑞,多次表示自己"爱中国"的韩国吃播博主Hamzy、翻唱中文歌并"砸苹果亲华为"的美国小伙巴哥等等。
大量外国网红的成功离不开背后的MCN机构。成立于2016年、生产过多部爆款视频作品的"歪研会"便是业界翘楚之一。歪研会旗下拥有"歪果仁研究协会"、"万国土特产"、"YChina"等新媒体账号,在微博、B站、抖音及YouTube、Facebook、Instagram、TikTok等平台累计粉丝超过了1亿。
歪研会还签约了超过40位来自以色列、美国、澳大利亚、西班牙、阿根廷、日本、泰国等多个国家的博主,内容覆盖包括美食、美妆、时尚、旅行等领域,其中多位博主粉丝超过100万。
早期的歪研会内容主要偏重文化类内容,但是后来也开始涉足香港抗议、新冠疫情等时政内容,并多次获得中共官方媒体点赞推荐。
请同时参阅:
中共官方采用新宣传手段,试图重塑西藏和新疆人权叙事
有时候,中共官方媒体则"亲自操刀",比如新华社在2024年推出的"外国网红看中国系列"。在该系列的视频中,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中国各大城市街头边走边评论,发出"中国有世界上最干净的街道"、"垃圾处理系统高效"等赞美。
2024年7月, 中共外交部主管的"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组织来自25个国家的30多名外国网红参加训练营,访问中国各省市,参观历史名胜古迹,并记录他们在华的经历。
"这些网红的主要受众还是中国国内观众,"马晓月告诉美国之音。"他们想传达的信息是,中国在世界上受人尊敬,中国人站起来了,外国人爱中国,爱中国文化,来中国旅游,等等。这对于我们来说很容易看穿,但是对于那些不了解中国的外国人来说,他们有些确实会信以为真,觉得中国就是这样子的。"
张昊把洋网红在中国的受欢迎用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症候群"来解释。他说:"长久以来,就是我们从小学初中开始,中国人对历史知识的了解,从官方渠道也好,从影视文化作品也好,官方话语叫'百年屈辱'。就是说从1840年开始,中国一百年受尽列强欺辱,这个主流叙事在不断的被重复。过去被你们欺负,现在因为我自身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大家变得非常尊重我。"
张昊认为,正是这些种种因素,成就了马库斯这种低劣骗局都可以大行其道的土壤。"需要有这种外国人的角色来配合大家满足这样一种心理。中国人的认知和分辨能力非常低,又有一些情感共情的东西非常强烈,所以他们变成非常容易被诈骗的对象。"
目前,"真真观"在微信公众号打假马库斯的两篇长文已被微信删除。此文在凤凰网曾被转载,目前也被凤凰网删除,不过在其他网站还可以搜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