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不熟的食物竟也会伤肝!9个提醒带你远离肝炎、肝癌危机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家庭生活 > 正文
半生不熟的食物竟也会伤肝!9个提醒带你远离肝炎、肝癌危机

国人常见肝病包括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酒精性肝炎是一种因为喝酒导致肝脏发炎的疾病。好发族群主要是多年饮酒过量者,然而,并非所有重度酗酒者都会发展成酒精性肝炎,也有不常饮酒的人患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为肝脂肪变性却没有其他会造成肝脂肪累积的因素,如酒精过量、药物、遗传性疾病。大多数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患者与代谢性疾病有相关性,如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目前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在西方国家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依种族及性别的不同,盛行率预估约为20-40%,且肥胖者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比例可高达约82%。

病毒性肝炎是指肝脏受到病毒感染后发炎而衍生出的疾病,目前可分成A、B、C、D、E五种类型。台湾较常见的是A、B、C三种类型,甲型肝炎与E型肝炎是透过粪口传染,感染后大多不会演变成慢性肝炎。B、C、D型肝炎是由血液及体液传播的接触传染,其中D型肝炎特别之处是需与乙型肝炎共存才有感染及繁衍的能力。病毒性肝炎的好发族群为母亲为B、丙肝带原者、曾与B、丙肝带原者有血液或体液上的接触者、不安全性行为者、吃到被A、E肝污染的食物或饮水且大多发生在公卫条件不佳的第三世界国家。

肝硬化是肝脏受损后出现许多纤维组织所导致的结果,肝脏虽然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当超过肝细胞的修复能力就会被纤维组织取代,这段过程称为肝脏的“纤维化”。当肝脏处于慢性发炎的阶段,就会让肝脏不停的纤维,最终就会导致肝硬化,所以肝硬化也被视为慢性肝炎发展到肝癌的重要阶段。肝硬化好发族群为酗酒、B、丙型肝炎带原、胆道闭锁病人、肝脏代谢异常病人、心脏衰竭病人。

古代对饮酒而引起的人体损害在中医称作“伤酒”、“酒病”、“酒癖”。中医认为,酒为大热有毒之品,过饮之必伤及脾胃肝胆而引发疾病。《诸病源侯论》:“酒性有毒,而复大热,饮之过多,故毒热气渗溢经络,浸溢脏腑,而生诸病也。”酒精性肝病的病因为过量饮酒之后,湿热毒邪蕴结体内,损伤肝脾,导致肝之疏泻与脾之运化功能失常,肝郁脾虚,气血不合,痰浊内生,气血痰湿相互搏结,导致肝脾肾三脏俱损而功能失调。酒伤肝脾,聚湿生痰为发病关键;素体禀赋不足,脾胃虚弱为发病之本。临床症状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体重减轻、肝脾肿大等。

非酒精性脂肪肝在古代中医文献中并无记载,根据临床症状归属于“胁痛”、“痰痞”。《难经》:“肝之积,名曰肥气。”所以脂肪肝也称作肥气病,是指体内脂肪过多蓄积于肝脏。中医认为,脂肪肝病机为饮食不洁、情志郁结、病后失于调养,导致肝郁脾虚,痰湿阻滞,瘀血内结于肝所导致,痰、湿、瘀是主要病理因素。大多数脂肪肝患者临床无特殊症状,伴有轻度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只有在身体检查中才会发现体内三酸甘油脂胆固醇等指标过高。但进入中度及重度的脂肪肝就可能出现这些症状,如上腹疼痛、食欲不振、疲劳、腹胀、肝脏附近出现压痛感。脂肪肝也有分级,脂肪肝可依严重程度分成三级,分别为:

轻度:肝脏含脂肪量约5~10%

中度:肝脏含脂肪量约10~15%

重度:肝脏含脂肪量超过30%

哪些人容易罹患脂肪肝呢?

不爱运动,全身肌肉太少的人

过度减肥

爱吃炸物,油脂累积在内脏

爱喝果汁,果汁含高量糖分

爱吃甜食或含糖饮料

中医认为黄疸型病毒肝炎在中医称作“黄疸”,无黄疸型肝炎则称作“肝郁、胁痛”。病毒性肝炎在中医的病机主要为正气不足、邪毒侵袭。次要为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情志失常及药物中毒等因素。湿热疫毒之邪伏于脾胃,中焦郁滞,湿郁化火,消耗体内阴液,导致肝肾阴虚,肝脾肾三脏失调。病毒性肝炎症状为全身乏力、胃胀满、食欲差、恶心、厌油、胁肋胀痛、尿色黄、肝脾肿大等。

肝硬化在中医属于“鼓胀”、“积聚”的范畴,肝硬化病机为肝脾肾功能受损,气血水代谢失常。气虚血滞是本病之本,湿热毒邪,郁滞血瘀于肝是本病之源,气虚脾弱是病本,又认为情志抑郁而伤肝,饮食不节而伤脾,肝脾俱虚,最后累及于肾,导致肝脾肾三脏俱虚。初期临床症状为类似感冒的全身不适、虚弱疲倦、厌食、消化不良及肠胃道问题如便秘、腹泻、腹水、恶心呕吐等。

临床上发现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患者男性比女性多,并且男性较女性难治,死亡率男性较女性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并无性别差异,只是性别的差异影响感染后的转归,使男性感染后易于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男性发生肝硬化、肝癌和死亡比女性高出约2~3倍。

雄性激素浓度和男性肝癌成正相关,雌性激素浓度则与女性肝癌成负相关,而男性乙型肝炎患者也易患肝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演变成肝癌的年龄统计中,亚洲男性患者年龄>40岁;而女性年龄>50岁,男性较女性提前10年。对于慢性乙型肝炎带原者,男性患者定期检查的次数要多于女性,尤其是年龄超过4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

如果出现黄疸,男性患者一定要高度重视,防止发展为肝衰竭;女性患者发展为肝衰竭的可能性较小,治疗相对容易。男性患者更易发展成肝硬化及肝癌,较女性患者年龄提前,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要更积极。男性患者一般饮酒、吸烟及不良嗜好等较女性多,也有可能是病情较重的协同因素。还是提醒乙型肝炎患者禁酒、戒烟,避免不良嗜好。

为了好好爱护我们的肝,以下提醒民众应该避免做到哪些事以免我们的肝脏受到伤害。

1.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既损害肠道健康,也容易造成体内自由基增加。肝脏的关键作用是帮助人体对付自由基,排除毒素,净化血液。人体内的自由基越多,肝脏功能受损就越严重。

2.吃入太多加工食物

很多加工食物中添加了多种防腐剂、色素、人工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这些添加成分含有多种人体较难分解的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会增加肝脏解毒负担,诱发肝脏损伤。

3.偏爱油炸食品

油脂和饱和脂肪酸的堆积会导致脂肪肝。不健康食用油也会增加心脏病和肝病的危险。相对而言,橄榄油和芝麻油更健康。

4.吃半生不熟和烧焦的食物

半生不熟的食物或者烹饪过头的烧焦食物也容易导致肝脏受损。虾子、螃蟹和半生不熟的贝类常带有细菌和寄生虫,一旦发生急性胃肠炎、痢疾,容易导致肝病恶化,甚至诱发肝昏迷。

5.不吃早餐

吃早餐有助于中和胃酸和保护肝脏,减少胰腺炎、糖尿病、胆结石等多种疾病的危险。

6.饮酒过量

过量饮酒会降低肝脏净化血液的能力,导致体内毒素增加,诱发肝脏损伤及多种疾病。酗酒还容易导致肝脏中毒,诱发肝炎。长期过量饮酒则容易导致肝硬化。每天饮高浓度酒超过两杯(25ml),就会伤肝。

7.补充好的胆固醇

好的胆固醇又称“血管的清道夫”,有助于清理血管里的游离胆固醇,避免脂肪堆积在肝脏也避免血管堵塞。补充坚果摄取多元不饱和脂肪酸也能增加好胆固醇的量。

8.每天运动

每天适度的有氧运动也能刺激身体,使身体开始消耗储存的脂肪。运动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恒,且运动强度也不能太低,至少要运动到流汗为止。建议一天至少运动30分钟,一周至少运动3天,才能有效消除脂肪。

9.不吃含糖食物及饮料

无论是食入何种糖类,都会转化为三酸甘油脂。而即使不吃糖类,糖类主食里头的碳水化合物,像是米饭、面包等淀粉含量丰富的食物也会使三酸甘油脂升高,形成脂肪肝。水果糖分含量也很高,不建议只吃水果不吃正餐,以免来不及分解血糖,转换为三酸甘油脂储存在肝脏。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早安健康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126/2166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