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放鸡蛋,正确的放法是尖端朝下,这点很少人注意。取自pexels
小小一颗蛋,学问却蛮多的,例如,打破蛋壳时,要往平面敲,不要往碗边或桌角;别太用力敲;打开后要放进去的地方(碗或锅),不要有其他东西,要加料,往它上面加,再开始烹调。
存放鸡蛋,正确的放法是尖端朝下,这点很少人注意,不信,去厨房看看整盒买来的鸡蛋,是不是尖端都朝下?从运送到存放冰箱,都倒过来放,不仅是为了保护较脆弱的一端,而是因为如果尖端朝上,蛋容易坏掉。这是何道理?
西罗农场(The Shilo Farm)主人诺亚‧杨(Noah Young)说,蛋尖朝下是有科学道理的。尖端的空气泡膜可以隔离蛋黄和有害的细菌,譬如沙门氏杆菌。如果尖端朝上,气泡也会上浮,同时把细菌带到上层,敏感的蛋黄可能遭到感染。有气膜在下面顶着,细菌就不容易侵入柔嫩的蛋黄。
为什么保护蛋黄比保护蛋白重要?根据“鲜蛋日报”(Fresh Eggs Daily)网站的说法,蛋黄较具营养,细菌入侵的话,很容易滋生繁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可能破裂,释放出里面的细菌,细菌在蛋壳里到处乱窜,难免侵入蛋黄。
回到蛋的诸多规矩,如何分辨蛋是好是坏?“南方生活”(Southern Living)网说,放进水里,如果浮起来,那就不新鲜了,最好丢掉。摇一摇听听它的声音,如果有像水溅泼激荡的声音,也表示坏掉了。
蛋是生的还是熟的,“科学火花”(Science Sparks)网站说,把蛋当作陀螺转一转,如果转得很顺利、很稳当,那就是熟蛋。如果转起来摇摇晃晃的,那就是生蛋。
至于敲破蛋壳往平面轻轻敲击的道理,Chatelaine网站说,敲破后,用拇指分半剥开,这样,碎壳掉入蛋里的风险较低,也较不会把蛋黄搅乱,要分开蛋白和蛋黄比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