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音乐天生敏感,各种乐器样样精通。
灵感来了,谁也挡不住,非要二手联弹……
Paul吹奏欢快小曲,他就跟着节奏尽情摇摆。
他还精通绘画,和Paul玩起各种即兴涂鸦,这下,Peter玩疯了……
他们常常一起做着世界上最浪漫的事,一人一象,形影不离。
Peter,早已成为他的家人。
被音乐吸引前来围观的大象越来越多。
有时象妈妈带着小象,来上“补习班”。
第一次听到音乐的小象开心起舞,冲上来毛茸茸地撒娇。
那一刻,Paul在心中祈祷,希望小家伙永远不要长大,或许永远都不会遭受虐待和猎杀。
他的愿望很小,却好像,也很大……
03.
在大象成员中间,一只名叫Romsai的大象很有个性,对音乐也有自己的坚持。
每当他听到琴键上贝多芬的旋律响起,便会用鼻子拱一拱钢琴,好像在说:
“我很满意。”
若换一首舒伯特的曲子它会走得远远的,根本糊弄不了它。
其实,71岁的Romsai十分危险。
他脾气暴躁,常常打伤同伴,脖子上拴着的红绳,预示着“危险勿近”。
这一世,它没逃过悲惨的命运,双眼全盲,后腿重伤,象牙被连根拔起。
导致一旦有人类靠近,他便疯狂嘶吼,全无信任。
它们早已被人类逼上绝路,哪里还敢再来骚扰人类?
可是,下一秒,奇迹出现了。
琴键上响起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它停止嘶吼,陷入沉默。
寂静黄昏下,半跪着受伤的左腿,望向远方。
“夕阳下,Romsai会想起什么呢?
一生的苦难、死去的同伴、消失的森林...”
沉默里也有哭声,人类听到了那悲惨的嘶吼,
又假装看不到那更庞大的,无边的沉默……
月光星空下,萤火轻扬,Paul带着钢琴来到Romsai面前,演奏起一首《安眠曲》。
原本躁动不安的它,渐渐平静安详。
突然,这位70岁高龄的老朋友突然“轰”一声睡下,鼾声四起。
这是Romsai第一次,没有防备地,像个孩子般沉沉睡去。
Paul轻抚着它的身体,口中呢喃:很抱歉,很抱歉……
或许,它开始愿意再相信人类一次。
只要,救赎还在继续……
每个月,Paul都会带着家人去“大象世界”做义工。
他们一起给大象弹琴、喂它们早餐、帮它们洗澡、准备食材……
有时,女儿Emilie会坐在他膝盖上,一起为大象弹二重奏。
她记得每一只大象的名字,记得他们的习惯,和所有爱吃的食物。
她眼含星光:我爱你们,我愿意像爸爸一样,一直一直,守护下去。
大手和小手,在琴键上轻轻跳跃,那一刻,Paul好想再对死去的Plara说一句:
“老朋友,这是我女儿,她长大了……”
Paul知道,大象永远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去往哪里;
更不会忘记那些残损的身体,砍断的象牙,破败的伤口,逝去的生命……
大象有什么错?大象只想活下去。
这是渴望夺回失地的被放逐者们,与无情猎杀的“文明”之间的较量吗?
好像并不是。
人类用违背自然的方法,“亲近”自然。
人与动物苦苦追寻的“平衡”,不会有答案。
只要,杀戮还在继续,生命还在消亡……
Paul说:大象,从未让人类失望。
那么,人类呢?
参考资料:
BestList:凌晨2点,他举行了一场没有来宾的葬礼
Youtube:Elephants and the pianist Paul Barton replies to Iris Koch
《保罗·巴顿为拯救大象带来了他的音乐和片刻的安宁》
Coconuts:The Pianist for Eleph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