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乙铮: 香港半年撕裂 “他我分野”观确立 (图)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存照 > 正文
练乙铮: 香港半年撕裂 “他我分野”观确立 (图) —胜败常事 烽火连天—反中运动半年结
作者:

四、内外咸认特府失责违宪

于是,九所大学的校长们吃不下这只死猫,上星期五晚发表联合声明,凸显指出“任何认为大学可以化解这场危机的期望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这些极其复杂而艰难的困局,并非由大学造成,亦无法透过大学纪律程序来解决。这些困局反映的是整个香港社会的分歧,政府必须牵头联合社会各界,以迅速和具体的行动来化解这一政治僵局,以恢复公共秩序和社会的安定”。九校长如此大脚传中,把波踢回给特区政府,完全正确。但,可怜,这个特区政府已经无法驾驭局面,因为半年来它的所作所为所不为,在在令它彻底失去管治的正当性。正当性是何物?

特府不是民选产生,乃先天缺陷,然而如果它能严格按《基本法》第43条办事,未尝不能取得某种程度事实上的管治正当性。43条首先说: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然后说,行政长官对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这里说的代表,指的是能够而且愿意争取与维护香港人利益特别是政治利益者。如果只是个别特首违反43条,那么换一个特首,问题就可解决。但是,如果特首一个一个地换,43条依然一次一次地违反,而且越来越严重,以至特首的屁股越发坐到北人那边去了,则政权正当性就越发薄弱,以至归零。高铁入城中,选胜被 DQ,游行禁蒙面,黑警打横行,都是特首失责违宪卖港之过。失掉“43条正当性”之后,特府质变,无可避免成为一个相对于香港人而言的“外来政权”。

五、港人确立“他我分野”观

特府因长期罔顾乃至损害港人利益(例如送中),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不折不扣的外来政权,帮助香港人树立起心目中的“他我分野”。

此前,不少香港人的他我分野模糊不清,不仅一直以来受中国政府好话说尽的宣传影响,还让一些充满低劣种族意识的说法,诸如“血浓于水”、“黄皮肤黑头发、龙的传人”等,弄得是非不辨,敌友混淆。半年来的抗争非常惨烈,却让大家开了窍:林郑这个中国同胞,要出卖香港人,比谁都更快更彻底;黄皮肤黑头发的黑警,要打杀抗争者,心狠手辣无人及(最近索性把原本用来驱散群众的催泪弹当子弹用,近距离单一目标打头);那些血浓于水的白匪,行起凶来,兽性比甚么人都强。大家如今也很清楚,这个态度最顽劣、手段最卑鄙的他者群,是受中国操控、由中共指挥的。因此,通过目下这场运动,绝大部份香港人确立了“中国/中共及其所有支持者乃他者”的观念。

有人会问,鉴于反送中运动成为国际焦点之后,外国媒体经常报道香港人遭中国人在世界各地的群体如大学里袭击、干扰,那么上述“他我分野”中的他者,是不是还应该包括“中国人”。我认为还未到这个地步,但至少在统计意义上,“中国人”已经成为“香港人”的一个对立面。据我自己的观察,明白、同情香港人处境的中国人只占很少数。

六、国际表同情、西方不割席

以前香港民主派到西方游说,会得到很清晰的印象,就是国际间一不支持港独,二只支持完全的和理非,但2014年之后已经有变。西方媒体对香港出现独自派和勇武抗争,最初十分冷漠、不解,但后来表现出兴趣,加强了这方面的正面报道和评论。今天,经过半年逐步升温的反中暴力抗争,接受程度依然不断提高。略有微言的,大概只有新加坡;但便是李显龙对香港人抗争有说法,也得相当技巧,没敢直接批评运动,而只是说如果事情发生在新加坡,“结果可能更糟,因为新加坡更小和更加脆弱,信心将被摧毁,新加坡会完蛋”。采取比较负面态度的国际主要媒体,除了新加坡的,就是俄罗斯的,但也不是每一则报道或评论都负面。当今之世资讯发达,闭门造车车大炮不怕丑的国家只有中国。

国际舆论有此大变化,其实反映香港内部政治意识的改变。

评论界已经得出“反送中运动”进化成为“反中运动”这个结论。反中,在香港的具体意义几乎就是港独。港独意识随着催泪烟弥漫扩散,不仅前线抗争者入心入肺,穿窗入户之后,一般人也受感染;起初不习惯的,后来百无禁忌了。这一点,连曾主席在上述法媒访问里也同意:局面再拖不好,不如特赦了结,否则僵持下去,只会令更多人支持港独。几年前香港社运界有统独之争,现在无论统派独派还是自决派,都在反送中运动里合并、合流,整合出一种光谱广阔的泛分离主义,弥漫整个社会,顽强对抗京港统治轴心的融合政策。

泛分离主义是意识方面的;但在抗争手法方面,也同样出现和勇结合成为最大共识的局面。这两个内在变化,促使外国政界及国际媒体对香港的社运“另眼相看”。中国近年在世人面前暴露出两个倾向,对外,采取积极的敌意的扩张主义;对内,实行新极权主义。在这个大氛围底下,国际上不仅没有和香港社运割席的迹象,反而对上述香港内部两个发展予以同情的解读,其实十分自然。

七、香港的黄花岗

辛亥黄花岗一役,革命党的四个方面军因协调出问题,只有黄兴领导的那方面130人孤军作战,乍看有点冒进,乃是逼不得已;虽然失败了,但浩气长存。这段历史,和近日香港大三罢最后只有理大范围之内的抗争者独力强撑、外围无法有效救助相类似。理大之役还未了,已悲壮得令人落泪,抗争者付出和将要付出的代价,令每个支持者都有切肤之痛。奇妙的是,革命的每一损失,都要化成后来更大的能量。历史如是说。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苹果日报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19/1124/1373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