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医生经生死边缘 超越凡间的体验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大陆 > 正文
美医生经生死边缘 超越凡间的体验—真有天堂?美外科医生著述濒死体验

延伸解读:或许只是黄粱一梦

顾名思义,濒死体验是指濒临死亡的体验,指遭受严重创伤或疾病但意外恢复的人,以及处于潜在毁灭性境遇中侥幸脱险的人所叙述的死亡威胁时刻的主观体验。它是人类走向死亡时的精神活动。和亚历山大的“天堂”版本一样,许多被从死神手里抢救回性命的人形容说,那一刻就像走在一条隧道里,隧道的出口就是光明;有人感觉就像被象征温暖和宽容的光线所笼罩;还有人觉得自己俯视着躺在手术台上的自己,令他们更加深信人死后还有灵魂。

事实上,科学界对濒死体验的研究已经长达四十余年。而来自神经外科医生亚历山大的亲历讲述,似乎成为众多有过濒死体验的人叙述中,最为可信的一例。不仅由于他的科学背景,还因为亚历山大游历“天堂”时,他几乎完全瘫痪的身体和大脑处于严密的医学观察。

但英国精神病学研究所顾问彼得·芬威克指出,大脑活动停止后发生的第一人称回忆是否真实难以确定。那些拥有濒死体验的幸存者只能在事后描述当时的经历,我们无法确定这些经历是否是在大脑停止活动后感知的,还是随后编造的。而更可能的状况是,虽然当事人并未刻意编造,却会轻易相信大脑中形成的类似梦境的主观体验。

认知心理学家进行的实验表明,人们对真实体验的回忆很容易被扭曲或改变,变成人们认为应该发生的事,或者人们被告知的可能发生的事。

早在2006年,美国肯塔基州大学的神经学专家凯文·尼尔森教授通过试验发现,濒临死亡的人容易陷入一种类似做梦的状态。即便人在梦境里像经历了很长时间,实际做梦的状态只会维持几秒到几十分钟。因而,亚历山大的“天堂之旅”虽然看似真实华丽,本质上或许只是“黄粱一梦”。

生物学家罗兰·西格则从生物化学角度来解释。他认为,每个人在接近死亡的过程中,大脑都会分泌出过量的化学物质,比如氯胺酮——麻醉药所含的一种化学成分,这些化学物质有些能引起奇特的幻觉,感受到极度安乐感。因此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亚历山大所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爱和温暖”。

不过不论如何,亚历山大的“天堂体验”仍向世人揭示了人类思维中最神秘莫测的一部分。不论天堂是否存在,对濒死体验的探索都将有助于人类更多了解自己和所处的物质及精神世界。也正因为有了质疑、分歧,才会有推理和验证,推动科学探索不断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 于飞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谢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12/1111/268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