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您正在收听的是《西方媒体看中国》节目,音乐过后请您继续收听。
市场对中国经济趋势不乐观,GDP增长放缓,公共债务上升加上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意味着中国即将出现更大的问题。《洛杉矶时报》11月28日报导,随着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增长走缓的数据,看坏中国经济的意见成为主流,以往无限的乐观已经被忧虑取代。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是香港上市的大型内地公司的指标,该指数今年以来跌幅达26%,是亚洲表现最差的指数。现在投资人放空中国股票日益普遍,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分析师发表的报告指称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空头。”例如,中国海外发展公司将近三分之一的股份在八月和九月被放空,显示出市场对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的前景产生怀疑。
节目长度:14分39秒 下载mp3(16k) | (128k)
中国的房产价格回落,引起业主愤怒抗议,也引起全球投资者的关注。德国之声国际广播电台 2011.12.03的文章《房产泡沫破裂 凸显诸多问题》,文章指,中国繁荣的背后,隐藏有诸多令人担忧的深刻问题,随着经济增长的减弱,会逐渐凸显出来。中国这一次非但不是世界经济危机的救星,反而有可能加剧全球危机。《商报》(12月1日)以深圳房产主抗议房价回落为例写道:“中国是不许游行示威的,然而那些愤怒的公民却不可阻挡。……为了购买住房,人们非常辛苦地工作,因为售价大都远远超出支付能力,为了弄到足够的钱,还要将亲戚的积蓄拼凑起来,现在他们的梦想行将破灭,因为深圳的房价多年来第一次下降。”
报道说,这个例子表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动荡在增长。“据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估计,明年整个中国房价会下降10%,今天的深圳市民不得不去适应这个局面。”该报写道,“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在非常仔细地关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因为价格回落会大大影响经济发展趋势,建筑业是重要的增长支柱。繁荣一结束,失业率就增长,此外,很多企业将昂贵的房地产作为资产记入资产负债表,如果其价值萎缩,可用于投资的钱就更少了。特别是普通公民,如果住房贬值,他们也会感觉更穷,这不利于已经疲软的消费。”
《巴登日报》 12月2日认为:“北京现在担心,目前的衰落足以让这个制度的深刻问题浮上表面,它们迄今隐藏在繁荣的背后,诸如出口下降、内部经济发展疲软、房价暴涨、高通货膨胀、不平等、环境污染不断蔓延以及腐败蔓延,问题很多,令人担忧。”“这些问题不仅让中国人头疼。迄今中国的需求(包括对德国的机器和汽车)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后动力之一。有时人们期望拥有巨额外汇的中国作为世界救星出场,这无疑是不切实际的。反之,加剧全球危机的潜力,中国却是有的。”
2011 年11月09日 《卫报》的一篇文章《中国更像是头大笨狼,而不是超人》文章指,欧洲最不着边际的乐观者把中国描绘为准备着一举将它最大的贸易伙伴──欧洲救出生天的超人。可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程致宇(Patrick Chovanec)把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系比作郊狼Wile E.。越来越多的观察者像程致宇一样,认为不论如何,调整的时候都已经到了。中国可观的增长幅度(去年为10.3%)掩盖了同等瞩目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楼市泡沫和令人震惊的地方政府欠债以及地下贷款。
文章称,中国领导人的忧虑不难明白。即使是经济繁荣时,社会不安也在加剧。对经济的不满很快就可以转为街头抗议──当欧洲领袖为了达成协议而于上星期三聚首布鲁塞尔的时候,浙江省织里市发生反征税暴乱,事件中示威者投石、阻塞公路,并且焚烧汽车。一些公司已经开始感受到欧洲问题的压力。上个月对欧元区的出口量比八月的少了一半有多。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2011年 12月 02日的文章《中国构成全球金融市场的主要危险》。报导指,中国近日公布的制造业出现两年半以来首次收缩引起法国经济界的注意。‘论坛报’引述专家的分析说,这一令人吃惊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放缓的程度比预想的要厉害。‘回声报’市场版相关的分析就要悲观得多。在访谈中,针对不少专家认为中国经济虽然会放缓但仍然会有相对强劲增长的观点,法国经济分析人士爱德华兹认为问题就出在这里。市场总体上对中国当局控制经济放缓的能力过分信任。但事实上当局没有控制住通货膨胀,当局还可能失去对经济增长率的控制能力。
听众朋友,这一期的西方媒体看中国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