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工作单位是国有大型企业,这是一个国有政策性亏损企业,今年。看发改委的公报说是亏损700亿RMB,试问各位,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700亿呀。当然,这里面据官方通报有着各种因素,可是我想说这其中体制和人为的因素为什么没人提及。
下面我就说说为什么亏损,我所在的是集团分公司下属省公司的一个地方局,我们这个城市很小,人口大概39万左右,属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我所在的局(上面改叫公司,下面各地市还是叫局)职工总数 1133人,这其中局长一名,党委书记一名,副局长3名,总工程师1名,总会计师一名、总审计师一名、纪检委书记1名,纪检委副书记1名,副总工程师12 名,科级和副科级以及享受副科级待遇的人员大概320名左右(其中120人有实际岗位),这绝对不是虚报,呵呵,各位算一算,领导和干部的比例。
都说我们的待遇高,可是,我想说,真正的职工的待遇是不高的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更没有可比性,既然说到这里那就直接说说各种待遇问题,我所在的局,局长那就不用说了,当然是任何花销都是可以报销的,上一任刚买的新车新来的下一任绝对不会坐,那就是在买一辆70多万的进口大吉普,副局长和总工以及工会主席审计总会计总那只好坐奥迪A6了,其他在职科级干部那就只好每人一台丰田凯美瑞或者帕萨特了,全局每年车辆费用大概就需要600多万,这些车干什么用呢?当然是用公家的钱买的私家车咯,可以说公家一切费用的私家的车。
各位大小领导每年还有数目不等的所谓招待费,当然官职大小数目也不一样,从十几万到几万,反正是只要当官人人有好处有待遇。现在在国有企业想当官基本上都是明码标价了,想要当官第一有靠山给你说话,第二你的出钱,科级干部一般在5万到10万好岗位那就会更高了。
企业资金当然是一把手说了算,想投资什么就投资什么,我们有一栋大楼,因为办公地点改换所以想要出卖,评估资产大概2000万左右,可是最后怎么样?局里曾立一个股份制公司,然后这个股份制公司花300万把楼买下了,最后变成股份每个领导拿一份,哈哈,这钱赚得真TMD容易。
领导一句话投资几千万搞个科技项目,可是最后买回来一堆也就值个百八十万的设备完事。什么企业发展、规划、未来建设等等那都与这些领导干部无关,这里实在干不下去了,找上面、找靠山换个部门、换个地方接着当领导,这就是国企,以上说的不过是国有企业中的冰山一角,这些还只是表面可看到的现象,大量的暗地交易那就更多了,在这种大量腐败行为充斥的国有企业,亏损应该是正常的,要是不亏损那才奇怪。
至于工作吗?干好干坏那就是看各层领导怎么写了,反正是上面只看数字和报告,至于具体工作吗能过关就差不多,没有人会追究质量问题,实际工作做没做,根本无人过问。大量资金被用于各种领导指示下的名目繁多的投资项目,可是最后这些项目居然没有一个赚钱的。
以我所在的部门为例,这是一个科技信息部门,我们这里的领导说白了那就是个干啥啥不行的人,部门规章制度没有,管理措施没有,设备损坏无人问津,今天购进的设备过不了几天就基本上不能再用,整个部门一团糟,可是就因为他的靠山是省公司的有关领导没人敢动他,把个科技部门搞得乌烟瘴气。
很多有心的职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事情粗略的计算过,每年我们这样一个小局被各位大小领导挥霍占有的资金大概就在1500多万,这还是明面上的,是以各种隐性福利待遇明晃晃的发给他们的,那些看不到的就更多了。都说我们这里落后,在这样的环境下面能不落后吗?真正干活的得不到相应的报酬,没有车辆可用,技术人员去现场需要到处搭便车,100多台轿车却被当作私车用,接孩子接老婆甚至早起锻炼市场买菜都是公车,只有这些高福利、高待遇的人,才是我们这个行业的高收入者,可是他们的高收入和高福利真的很难叫人心服。
这只是在整个集团公司中一个很小的地方局,那么可以想一下,全国所有省市的所有地方局以及各省公司加起来一年被这些国家养活的蛀虫会吞噬掉多少资产,我想每年亏损700亿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