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杜耀明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杜耀明
杜耀明:国安手术快速行军 香港内卷宿命难逃
2024-03-15

面对国安立法,外国政府最关心自己国民有否足够的法治保障,外商则特别留意在香港从商会否误堕法网。他们不外期望国家安全的观念有清晰明确的说明,个人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以免要遭到刑罚对待。特区当局如能实事求是以理服人,不仅有利稳定外商的信心,也能展示中国对外的包容开放,有理有节,也可趁机修补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杜耀明:继《1984》之后 港共又一传世金句
2024-03-08

莫名其妙是,特区当局未来五年均会发行债券,总值达到6200亿港元,连同过去政府欠债达到8000亿元左近。到了2028至2029年度,特区当局的还债开支高达1078亿港元,但扣除这笔庞大开支后,政府仍有652亿元盈余,原来秘诀在于还债的同时继续借债950亿元,否则财政赤字应该超过300亿元。根据陈茂波乐观估计,通过年年举债,五年后香港财政储备仍然有8300亿港元,但扣除欠债数目,即使不计利息,也只剩下300亿元左右,不够支付特区十三日的公共开支。

杜耀明:中国经济不知去向 财政预算画饼充饥
2024-03-01

国进民退政策下,科网巨企受到严密管控,国有企业生产效率虽然较私营企业低,却担起主导经济的角色,生产效率可以升到哪里?其三是国家安全意识升高,意识形态挂帅下,规管无处不在,私人及外资企业的走向,以至个别企业高管的表现,都受到官方监视及控制,国家非常安全,却难免窒碍企业创新及市场竞争,束缚创造财富的原动力。

杜耀明:施政危害国安官员无罪 立法拉阔官民权力差距
2024-02-23

《国安法》是授权官方超大权力,不必计较针对的对象及行动是否一定或者有颇大机会引起国安风险,只要认定有可能出问题,即使机会不大,都可以一概赶尽杀绝。因此,政府取缔的范围不止于带有暴力的反政府行动,也包括那些不暴力但被视为有意图煽动仇恨政府的行动,否则任其发展下去,有可能(虽然不一定)演变成暴力对抗,所以政府需要先发制人。

杜耀明:国安法若人权不合格 香港将告别国际城市
2024-02-16

当国家根本制度受到批评,如社会主义有碍经济发展(如国进民退的政策)、一党专政不利政通人和(如“清零政策”),或者有报道指出中联办在港大量投资物业,又或者不满“完善”后的选举制度是政治歧视民主派,这些评论和报道或者政治不正确,但显然属于“关乎公众利益的资料”,有助发掘真相,推动社会进步。问题是,当局会否视之为带有煽动意图的行为?

杜耀明:言论自由不设防护栏的国家安全立法
2024-02-09

两位特区高官近日敬告传媒,小心因报道香港的流亡海外人士的言行,或者批评政府时“加盐加醋”而惹上煽动官非。前者是将受访者主张看作传媒的立场,新闻报道贬为政治鼓吹,后者视严厉批评如洪水猛兽,必须严刑峻法伺候。两者不约而同,将言论自由压在《国安法》的五指山下。

杜耀明:国家安全本地立法,徒劳无功还是多此一举?
2024-02-02

时移世易,二十年前,议会、民意、公民社会三条战线,政府都要努力经营,寸土必争,政策才能成功达阵。但如今政府权倾一时,对三者都予取予携,民间鲜有反对之声,今次国家安全立法不外又一场早知结果的赛局。既然如此,走过这些程序,其实达不到争取社会认同的原有目的,这是谁都明白的事情。

杜耀明:拨乱反正评级升等外资重临 口号治港战狼上身香港穷途
2024-01-26

战狼上身,如政务司长痛骂评级机构穆迪,直斥其抹黑香港,更指是美国不断寻找机会,透过香港,企图压制内地发展,只因为穆迪下调香港评级展望至“负面”,并指《国安法》和选举制度“完善”后,降低香港对跨国企业的吸引力。不错,破口大骂,便可避过穆迪提出那些投资者难以释疑的问题,但看过官员的七情上面,跨国企业最后会相信穆迪的评级,还是官员的骂街?

杜耀明:台湾向往自由自治 胁迫统战于我何加
2024-01-19

多年来的经济禁运措施,促使台湾经济走向贸易伙伴多元化,减低对中国大陆的依赖。比起高峰期,台湾出口大陆占总值44%,如今下降至35%左右,继续要胁下去,只会令更多台商离开中国市场,以减轻风险。同样,大陆频繁的军事干扰行动,若不令人麻木,只会让更多人会明白两岸的不稳定,大陆是因不是果,民进党强硬的两岸政策更是别无选择。

杜耀明:台湾人要选的是总统,不是亲善大使
2024-01-12

台湾的民主体制开张接近三十年,政权属于人民不属于执政者,两岸政策必须建基于民意支持。去年十一月底的民意调查显示,支持维持现状者高达92%,其中44.3%更主张永远维持原状,而维持现状再走向独立者有35.8%,维持现状再走向统一者只有11.5%,反观赞成立即统一者不到1%(0.7%)。换言之,两岸统一没有市场,连同慢慢统一的支持者计算在内,也只有八份一人口,因此候选人主张两岸统一等于政治自杀。

杜耀明:台湾繁荣系于融入国际社会,不是投靠中国
2024-01-05

北京国台办的最新忠告是,台湾人须在“战争与和平”、“繁荣与衰退”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前者是威迫,后者是利诱。不过,北京的说法也变相承认,一直吹嘘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台湾人毫无作用,只能诉诸实利,通过威逼利诱,将台湾绑上中共驾驶的统一列车。

杜耀明:台湾人的选择是自由与奴役,不是战争与和平
2023-12-29

台湾人若接受“一国两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就可以免受大陆的战争威胁,但如此和平,代价正是放弃得来不易的民主人权,拱手相让权力机构互相制衡的宪政制度,同时也难免步香港的后尘,成为自由之都的遗址,迎接威权主义重临旧地。

杜耀明:国家安全头号罪犯 香港人精神梁柱
2023-12-22

沙兰斯基的政治犯经验分享,黎智英视之为先行者肺腑之言。黎对中国的看法黑白分明,拒绝和稀泥,否则就如他所批评的西方国家那样,过去二十多年来,只看重中国的经济成长,却不计较其崛起对普世价值的冲击,直至近年才如梦初醒。他也同意基于责任的考虑,不会作任何让步,因为让步有一次便有下次,直至自己立场全面崩溃为止,同时很多人以他为榜样,他退让的话,其他人也会倒下,因此他必须坚持寸步不让。

杜耀明:“完善”区议会不得民心 不合作运动重新出发
2023-12-15

不合作运动的根源不在民众反叛,而在施政不得人心。当权者若不知反省忏悔,继续背离民意民情,只会如区议会选举一样,被大多数人所唾弃。他们对政府不信任也没信心,甚至不敢想像香港有美好的明天,不要说移民潮、生育率下降、本地消费萎缩、投资不振等等问题无从解决,简单如“夜缤纷”也难逃无疾而终的命运。

杜耀明:追求不可能的掌声注定落空:从周庭流亡到区议会选举
2023-12-08

国安花了三年时间也无法提控,是起初执法判断错误、调查能力不足、工作效率偏低,还是其他原因,外界无法知悉,但对于被调查的保释人士如周庭,人生自由受到限制,长期活在徬徨恐惧之中,生命已脱离自己的掌控,而且并无了期,身心定必困扰,却是不争的事实。警方查不出结果,也不向公众交代,更是欠周庭一个公道,欠社会一个解释。

杜耀明:台湾民主无形制约 密室交易反悔有理
2023-12-01

这个闭门交易对柯文哲十分有利,但他却不得不反悔,首先是因为民众党不能够支持,也不可能支持,而没有组织支持,柯不可能单独参选,否则同等变节。民主体制下,政党以政策主张、组织动员、政治选举来建立实力,而民众党草创至今四年,取得国会议席不到5%(5/113席位),县市长职位八分一(2/16席位),仍处于新生阶段,需要继续通过选举逐步取得政治认同,巩固群众基础及扩大影响力。

杜耀明:“爱国者”垄断区选 投票率必创新低
2023-11-24

关键不在于政府是否信任他们,更在于市民是否信任政府。细看最新民意调查发现,特首及三位司长的评分者不及格,市民对特区政府不信任(34%)比信任(28.2%)的比例还高,要香港人信任三会,又从何说起呢?可见,七成人找不到投票动机。乐观估计,选举气氛即使有如上次般热烈(投票率70%),全港有七成“爱国”选民(占三成)投票,投票率也仅仅超过两成。这样就不难理解,政府近日摆出老板对下属的强势,要求公务员都要投票,以示支持政府施政了。

杜耀明:中美立场南辕北辙 拜习会谈只求护栏
2023-11-17

从实利到原则,中美之间共通之处不多,合作空间不大。这样的关系,向前同行举步维艰,但向后倒退的话,将是更难堪的动荡。所以,今次中美会谈的目标和结果即使乏善可陈,却是不能没有,大家可趁此机会盘点实力、策略和形势,后事如何,留待日后分解好了。

杜耀明:三项建议无助三大问题 金融中心难免走样变形
2023-11-10

当香港对外关系的言行均须紧跟中国立场,也就难以取信于美国主导秩序的资本世界,日后与新加坡的较量,自然吃亏得多。但另一方面,对内的政治管控方法又靠近大陆那一套,直接贬损香港的国际特色,香港比起大陆主要城市再无绝对优势可言,外商也无必要留在香港经营大陆业务。上下夹击之中,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怎可以不走样、不变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