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唐诗现况 * 阿波罗新闻网
首页 > 热门标签 > 唐诗
唐诗宋词中“善”之境界赏析(图)
2025-05-24

王维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以山水之境体现超然物外的处世哲学,暗含道家天人合一的伦理观。(Shutterstock)一、唐诗中善之境界唐诗中善境界的赏析,需结合诗歌的伦理内涵、审美表现及诗人精神追求综合分析。以下从四个维度展开:(一)道德情操的觉醒与呈现唐诗中的善常表现为诗人...

跟我学唐诗(27B)(组图)
2025-05-07

作者:朝晖但有闲销日,都无事系怀。白居易《咏闲》以淡然的心态表达了刚脱离官场后的闲居生活。明文徵明独乐园图并书记卷(局部)国立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第二十七课二、六首押九佳韵的古代经典唐诗2.咏闲唐‧白居易但有闲销日,都无事系怀。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树合阴交户,池分水夹阶。就...

【品读唐诗】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作岘山第一诗(组图)
2025-05-01

作者:兰音唐代诗人孟浩然登览岘山,抒发怀古幽思,留下最上乘逐句摹拟不得的岘山第一诗。图为清王翚绘《孟浩然诗意图》局部。(公有领域)在今天的湖北襄阳,有一片青山,诸峰小而险,故名岘山。岘山不是一座山,而是分为上岘万山、中岘紫盖山和下岘岘首山。自古名山出名人,岘山因西晋名将羊祜而闻名...

别样的大唐孤独(图)
2025-04-20

三百年大唐,构筑了千载难逢的盛世气象,孕育出后世难望其项背的一代文学——唐诗。大唐的繁荣、强盛,几乎是绝无仅有的,而大唐的诗歌,有着其它朝代难以超越的雄奇与壮美。深入苦寒的边塞,诗人会在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广袤壮丽中,吟唱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

唐朝翩翩公子王维的修炼因果(图)
2025-04-18

一千年前,遥远神秘的古印度,如来下世,释教盛传。在家菩萨维摩诘,安居世俗荣华,身心明净无垢,示家居士相,辅翼佛陀教化,于樊笼尘网中修成正果。

骆宾王撰文痛批武则天 执着俗事晚入道(图)
2025-03-23

骆宾王有文才,他曾写文讨伐武则天,后来则出家为僧。骆宾王(公元约626─684后)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自幼即有文才在骆宾王所留下的诗文中,最广为人知、并且口耳相传的名篇,是他七岁时写的《咏鹅》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全诗充满童趣和天真,清新可...

中国最好的月色,被唐朝人写绝了(图)
2024-09-18

中秋节的主角——月亮,至少被唐朝人写了5000多次。统计《全唐诗》,总共49000多首诗里,写到月亮的,有5377首,占了11%。流行的《唐诗三百首》中,涉及月亮的诗,81首,占比高达27%。一个当红的诗人,没有一首写月的诗流传下来,就好比当下的明星,不上...

史上最俗里俗气的一首诗,却写出最雅的诗境,被誉为“一字难改”
2024-01-11

在古代文学中,有一首《新嫁娘词》的五言绝句,以其特别俗里俗气的题材,却奇妙地描绘了一幅最雅致的诗境。这首诗由唐代文学家王建创作,被誉为一字难改,深受后人喜爱。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从诗歌的结构、文学手法,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深入解析《新嫁娘词》彰显雅致的原因。俗气中的雅致这首...

历史上意境最高远的诗,前2句就是千古名句,年年入选中学课本(组图)
2023-05-27

翻开唐诗这部书籍,就好像走进了另一个唯美的世界,在这里既有豪情万丈,也有脉脉含情。在众多名篇当中,我们与诗人一起登高望远,或者是怀古论今,一吐心中的不快,或是歌赞美好的人生,这是何等的幸福时光。诗词是优雅的,总能带给人们心灵的慰藉;诗词是伤感的,总能在不经意间触碰到我们柔软的心灵...

假如唐诗也有排行榜,你觉得哪首第一?(组图)
2023-05-23

第一名: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

都说唐诗宋词,唐朝有没有写得很棒的词人呢?(组图)
2022-05-12

唐诗宋词,只是作为代表文学的概括而已。词牌前身就是初唐曲子词,后来高层文人进行改造,称之为诗余。也就是在格律诗、古体诗之外的长短句,专门用来合拍新流行的西域民族复杂的音乐演唱。一开始,词牌的存在更类似于一种小令模式,长调的改进和形成是宋初柳永的功劳,而词牌内容的拓宽则得益于苏轼,...

什么才是有意趣的诗?读完这一首你就知道,难怪它会成为经典(组图)
2022-04-04

什么才是有意趣的诗?读完这一首你就知道,难怪它会成为经典自古以来,书生和诗人这类特殊人群貌似都和贫穷二字有着紧密联系,而人们给他们所贴的穷书生苦诗人等等的标签,也的确是从现实生活中总结而来。不过,贫苦的生活在磨炼诗人的肉骨的同时,也磨炼了他们的诗笔,因此,许多贫苦诗人总能写出令人...

唐诗前半句两个“有”,后半句两个“无”,却藏了李商隐多少落寞(组图)
2022-03-23

在这个季节,读李商隐关于春天的唐诗,别有一番味道。虽然不见得有巴山夜雨涨秋池的韵味,也没有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意蕴,但是这句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却更有助于我们了解诗人当时的心境。诗人少年得志,随着年华的逝去,却越来越得不到重用。尤其是在丁忧之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