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谈判关税开奖,正如同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在苏格兰所说的那样:“欧盟必须花钱赎身,才能避免更高的关税。”果然,欧盟付出不少代价换来大多数商品15%的关税,但钢铁和铝仍维持50%,半导体及药品仍待“232条款”调查,烈酒问题亦未解决。
在长达3个多月美欧谈判中,美国虽看似让了一步,从30%高关税下修至15%,但是欧盟做出了更大的妥协,不得不接受川普威逼之下的城下之盟,不是期待的盟友优惠0%豁免,也不是与英国相同待遇而可以接受的10%。
欧盟输了,川普大赢。15%的税率看似折中,其实美国只是把枪口往下挪,依旧顶在欧盟的腰上。欧盟的大妥协包括:
美输欧产品零关税;欧输美商品基本税额加征15%。此外,欧盟承诺购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天然气,比日本投资美国多500亿美元来到6,000亿美元,最后加购军事武器。欧盟为争取15%关税定锚,送上至少1.35万亿美元的大礼包给川普政府。
虽然欧美达成了贸易协议,但凸显出欧盟大让步的七大问题:
一、关税不对等,欧盟及其成员国与企业集体失血;
二、巨额订单与投资输血美国:川普与美国收得选票、税收及产业回流的“一箭三雕”满载而归;
三、标准主权拱手相让:欧盟首次全盘接纳美国汽车安全、排放测试及工业产品认证体系。此条款如同让欧洲制造业沦为美国附庸。更隐秘的条款是科技霸权的统治,欧盟放弃对谷歌、苹果等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Digital Service Tax),科技主权彻底缴械。
四、后有悬在欧盟头上的3把剑待命:在钢铁与铝、半导体及烈酒3个领域尚未议定关税,半导体与药品待调查后再议定单独征收类别关税。钢铁涉及德国和意大利制造业,半导体是荷兰和法国的经济命脉,烈酒则牵动法国。美国针对这3大产业拖着不谈,依然是悬在欧盟头上的3把剑,会割下多少血肉仍在川普的手中,进行单边制裁。
五、彻底取代俄罗斯,霸占欧盟能源市场:7,500亿美元分3年购买美国能源产品旨在彻底切断俄罗斯天然气供应。俄乌战争之前,欧盟每年得从俄罗斯手里进口上千亿美元能源。往后把订单全部转移给美国,彻底掐断俄罗斯天然气进口。美国靠一纸关税协议,顺道掌控欧盟能源命脉,又收重创俄国能源经济之效。
六、阻断欧盟防务独立:在法国主导下,欧盟一直想摆脱对美依赖,发展自主的军工产业。2025年3月,欧盟发布《欧洲防务白皮书》指出,欧盟计划4年内筹集8,000亿欧元,支持欧洲本土军工业发展。白皮书还计划,欧盟援助乌克兰的武器,不再依赖美国,而是更多从欧洲本土采购。
欧盟防务独立计划,已被川普破功。首先,川普把美国援乌,变成美国军售,北约买单。欧洲的援乌抗俄,必须给北约拨款买美国武器。其次,透过关税谈判,欧盟必须大规模采购美国军事武器。川普的两道锁链套上欧盟身上,欧盟军工产业的重建难矣。
七、战略自主的自我消灭:过去多年来欧盟力倡战略自主,防务基金与绿色产业补贴等因一纸协议而自毁立场,先注资北约购买美国武器与F-35,再承诺十年里对美投资占欧盟GDP的3.5%,放弃支持欧洲本土军工业发展,除川普的关税武器再次显威外,为战略自主埋下障碍的前行路。
在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洋洋得意地宣称,欧盟将首次完全接受美国的汽车和工业标准,意味着欧洲制造业的标准与美国接轨的同时,是降维而不是升级。德国引以为傲的汽车工业,法国精湛的工艺,意大利独特的设计理念,都要向美国标准低头。这些对欧盟来说,像是在规则标准上自废武功,也对战略自主制造更大的不确定性。
这场关税协议,表面上看像是一份双方握手言和的约定,实际上里面藏着算计。川普很清楚,他不是为了公平,而是为了控制,用15%的表面关税,换来了技术主导、市场开放和欧洲让步。而欧盟表面上赢得了稳定,背后却是对贸易规则、话语权及标准体系的系统性松动。
欧盟盘算至少支付1.35兆美元的和平帐单,背后意味着川普透过关税极限施压+能源诱导+军工依赖等,对欧盟经济的深度绑定,是美国对欧盟经济格局的再平衡与遏制其发展,确保“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霸权续命。
这是川普极限施压模式继与日本谈判后的再奏凯旋曲。川普先提出高关税威胁,然后再迫使对方以巨额购买美国产品与投资美资,实现美国标准的全球输出,最后以降低关税为恩惠换取巨大利益。另外,在用关税退税给美国企业和人民,减轻直接冲击的同时,美国实现出口巨额商品与资本引入的目标。
在对欧盟国家对美国市场“看不见的开放”下,零关税全面开放美国产品,诚如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公开表示,美国彻底打开了欧盟20兆美元市场,这势必冲击欧盟市场、经济成长率,也将削弱欧盟企业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加深其对美国市场、能源和军事的依赖,并且造成欧盟债务增加、财务紧缩及社会福利缩水的内政困境。
美国与欧盟的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近三分之一。欧盟对美出口约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5%,其中汽车、机械、药品和化学品等是欧盟最主要的输美产品,这些欧盟对美出口约占其GDP的3%。在美国加征15%的关税,势必将拖累欧盟整体经济成长。尤其,德国、意大利、荷兰、奥地利、爱尔兰及比利时等出口导向型国家,其对美出口在本国GDP中所占比例高于欧盟平均水平,将面临更大的冲击。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IfW)计算,15%的加征关税以及更高的钢铁和铝关税,将导致德国GDP下降0.15%,相当于减少65亿欧元,而欧盟GDP将下降0.1%。
因此,这纸协议令欧盟各国五味杂陈。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说的直白,川普将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当作早餐吃掉了。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说:“欧洲不能依赖美国做决定,要推动战略自主。”法国总理白胡(Francois Bayrou)为指称协议达成“那是一个黑暗的日子”。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Bernd Lange)认为,会以牺牲欧盟自身利益为代价,而表达强烈不满,瑞典、芬兰及荷兰等国亦表示不利欧盟及本国经济发展。
媒体的评论亦是认为欧盟输了。《明镜周刊》(Der Spiegel)直说“欧洲人向川普投降了”;《法兰克福汇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指责欧盟在卑躬屈膝、自我矮化;荷兰《电讯报》(Telegraaf)则说“充满了苦涩”。
不过,在美国近日与日本的协议成为“样版”后,15%已成美国底线,欧盟最终无奈接受。意味着,选择稳定而非彻底的不确定性;明确的规则优于完全不可预测。
欧盟在7月初就制定出反制清单,预计对93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开征报复性关税,计划于8月7日执行。但问题在于,欧盟现在一身债务、能源焦虑、政局动荡,根本没本事跟美国硬碰硬。如德国经济连续3季负成长、法国通胀失控、意大利债务再创新高,欧盟几乎没有国家希望在这个节骨眼上跟美国开战。
回顾欧盟对川普关税战的挫败,犯有两大失误的致命伤导致不对称作战的战略失败:
首先,错失良机:欧盟内部分歧与犹豫不决。
欧盟从川普发动贸易战时便反应迟缓,面对川普快速行动化为泡影。谈判团队制定的3点计划,包括试图通过购买更多天然气、武器和农产品,来减少近2,000亿欧元的商品贸易逆差,用来相互降低关税,并准备反制措施。但川普比预期行动更快,3月份就对钢铁、铝和汽车征收25%关税。
而且,欧盟内部分歧进一步削弱谈判立场。虽然德国、法国等国主张使用“贸易火箭筒”作为反胁迫工具,但并非所有成员国都赞同这一强硬举措。
在与川普长达3个月的谈判中,欧盟内部对于应对策略存在严重分歧。欧盟委员会贸易总署长魏恩德(Sabine Weyand)一直主张对川普加征关税采取更强硬及报复的立场,与更为温和的冯德莱恩的立场形成鲜明的分歧与对比。
德、法两国也一再呼吁欧盟对川普的关税采取更为强硬的应对措施。但冯德莱恩及其团队认为,川普可能采取的额外措施,包括威胁对欧盟制药等产业征收特定关税,为此将为关税战升级带来更大的风险。
此外,欧洲对美国安全保障的依赖,也成为反对贸易对抗的另一个理由,特别是欧盟东部和北部成员国。尤其对川普可能对乌克兰武器供应的断链、从欧洲撤军,甚至退出北约的担忧笼罩着谈判议程。
在“战略耐心”与“强硬反击”间,充满内部路线之争,“战略耐心”,因而丧失先机,“强硬反击”因路线分歧无法整合,而失去筹码。
其次,川普精准重击欧盟痛点,被拿捏而造成欧盟被碾压的结局。
欧盟27个会员国内部意见并无法形成统一战线。德国总理梅尔茨(Friedrich Merz)为保护最核心的汽车产业,而急于解决贸易冲突;但法国总统马克龙则坚持反对不对称让步;诸如此类,27个国家有27种不同的声音,欧盟受成员国分歧的制约,选择忍受痛苦以期获得更好的协议,此等显露欧盟谈判的先天弱点。
欧盟并非没有反制手段,准备对93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30%关税的报复清单,包括波音飞机、肯塔基威士忌、汽车全部精准攻击红州的产业,但从未正式启用反胁迫工具。
同时,反制的手段留中不发,在欧盟主事者间亦存在分歧。谈判团队将川普关税战视为典型的贸易争端,并力主报复,但冯德莱恩在考虑风险不,选择了谨慎和风险规避。
再考虑及俄乌冲突与北约防御等,欧洲在安全上仍依赖美国。由于欧洲本土军工产能尚需用时间换取产能扩张,欧盟短期内将继续依赖美国的军火商。据估算,从2022年俄乌战争伊始到2024年,欧洲约2,000亿欧元的防务装备支出中,约一半流向了美国军工企业,凸显对美国的依赖。
因此,布鲁塞尔大退让的“战略性协议”,表面上谈的是贸易关税,骨子里思考的是地缘政治博弈与安全,也就必须向华盛顿低头。
最终还是妥协大让利了,川普准确地掌握并重击欧盟的痛苦阈值,成功吓阻与压制欧盟。
其实,布鲁塞尔的退缩,不选择强硬且报复的战略,实则规避欧美爆发贸易战的风险,成了次优的抉择且明显有利于美国的不对称贸易与关税协议。
美国大获全胜,钱、产业、规则制定权,川普说了算,全流向华盛顿。这一回合,欧盟不但大让利,也把未来博弈的筹码全都交出去。
欧盟用大妥协换来川普威胁放大的折半关税额度,已埋下长期隐患,资金与产业外流、武器与能源依赖、主权让渡与战略自主削减。当保护伞变成枷锁,盟友变成债主,在川普称为史上最大贸易胜利的这份协议,将让欧盟及其企业与人民的账簿上渗出鲜红数字。
协议的开始,也是另一场博弈的伊始。欧盟内部成员国的分歧、财政平衡升级的困境、社会福利的持续缩减、与脱欧后英国的竞争、经济成长的突破,以及全球贸易与经济的新秩序冲击等,都是即将到来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