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照:释永信(图中坐者)是外界公认的“政治和尚”。
7月27日,少林寺官方网站发布通报称,少林寺现任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通报指出,释永信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这一消息迅速被央视网、人民日报等官媒转发确认,社会舆论为之震动。
回顾少林寺近二十年来的发达史,以释永信为首的少林寺高层大规模引入旅游、演出、武术培训、地产、茶叶、药品、电子商务等商业项目,年收入曾高达数亿元,可谓大陆“宗教+资本”的典型范例。
尤其释永信本人,更是“少林寺商业化”的代名词,“CEO式方丈”的代表人物,名声早已超出寺院山门,但却被多次爆出出行坐豪车(如奥迪A8、奔驰S级等),频繁出入高端会所,直接或通过他人名义持有多家与少林寺相关企业股份的丑闻,成为令社会震惊的佛门耻辱的符号。
少林寺的问题不是个例。近年来,各地寺庙频繁曝出各种丑闻,涉及财务腐败、生活腐烂、体制腐化等各个方面。
2018年,多名媒体记者卧底衡山,曝光了当地部分寺庙僧人长期聚众赌博、酗酒吃肉、出入娱乐场所,并偷拍到僧人用香客供奉的钱在麻将桌上赌博的画面。公众强烈质疑:“香火钱去哪了?”“佛门还能清净吗?”事后,涉事僧人被开除僧籍,部分庙宇整顿关闭。
2020年,江苏镇江金山寺原方丈定恒法师被人举报投资房地产项目、炒作寺庙地皮牟利。同时,金山寺在景区开发中还牵涉巨额财政补偿款,存在资金流向不明的问题。因定恒法师长期担任多个佛教协会职务,有较高政治资源,被指“方丈即权贵”。
2022年浙江普陀山寺庙被网民曝光“高香票价惊人”,一炷所谓“开运香”售价高达上万元,普通信徒被劝导消费“功德无量”香品。有网友发帖称:“佛光普照不如人民币加持。”舆论直指当地寺庙变成了生意场,功德可以用钱堆。
佛教的宗旨是什么?是修行。寺庙的性质是什么?是修行的场所。然而上述乱象表明,大批的中国寺庙如今已明显背离释迦摩尼的教导,堕落为谋财图名骗色的肮脏之地。
追根溯源,这一切绝非出家人的偶然失足,而是制度性腐败的结果,罪魁祸首就是中共。
中共当政后,利用国家机器强制对传统宗教进行政治化改造,为佛教日后的变质埋下了伏笔。
改革开放后,中共对宗教场所的态度逐步实用化,以往“需要限制的意识形态阵地”转变为“可利用的经济资源”。国家旅游局曾明确提出:“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遗产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地政府纷纷将知名寺庙(如少林寺、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等)包装成旅游景点,纳入“重点旅游开发项目”。在官方统计中,寺庙门票、香火经济、法会活动等都成为地方GDP的组成部分,甚至被列入招商引资材料。
由此导致政绩驱动下的佛教异化。具体表现为:佛门变商家——宗教空间日益商业化,成为门票经济、导游营销、旅游地产的重要载体。庙宇行政化——地方政府成立“景区公司”或“文旅集团”控股寺庙资源,宗教场所事实上沦为国企资产。信仰商品化:“烧高香求发财”“VIP功德项目”“指定位置刻碑留名”成常规项目。
试想,在这种把宗教当成GDP抓手、把寺庙变成“景区资产”的制度环境下,哪个寺庙能真正保持清净?
更可怕的是,中共带头以贪治国、以色治国,导致整个社会唯利是图道德沦丧。尤其是中共对弘扬“真、善、忍”的法轮功的迫害,更是彻底摧毁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根基。在整个社会大潮的腐蚀和裹挟之下,信仰岂能不变质,佛门焉能不乱?
可以断言,中共这个毒瘤不除,即便释永信今天被抓,明天还会出现更多新的释永信,佛门的乱象只会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