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爽被精美PPT唬弄!陆电商巨头老板暴怒:中高层全面砍薪;震撼科技业!小米大裁员中国经济真相|中国财经在线|金融财经信息|财经资讯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不爽被精美PPT唬弄!陆电商巨头老板暴怒:中高层全面砍薪;震撼科技业!小米大裁员
震撼科技业!小米大裁员 联发科、鸿海、大立光、友达遭重击;央视忽悠民企投资 没用;连花清瘟争议大 以岭药业两周蒸发260亿

最近中共大力鼓吹发展民营经济,不过有评论认为,当局若想挽回民企业者的信心,应拿出行动而非口头安抚。

中共的地产政策在2022年大调整,近期接连射出“四支箭”,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依然低迷,多家房企被迫出售旗下物业股权。

中国疫情海啸冲击经济,国际大厂工人严重短缺,接连发布停工通知。

大陆电商巨头、京东创办人刘强东不满被精美PPT唬弄而暴怒,下令中高层全面砍薪。

不爽被精美PPT唬弄!陆电商巨头老板暴怒:中高层全面砍薪

大陆电商巨头、京东创办人刘强东身价高达千亿人民币,他被陆媒爆出日前召集所有高层,进行一场管理培训会议长近4小时,刘强东在会议上动怒痛批部分高层是骗子,直言“整个京东零售,只有1.5个人在会上说真话”,而在这场会议过后不久,刘强东就发信给内部员工,宣布公司中高层管理者全面减薪。

根据陆媒《虎嗅网》报导,知情人士透露,刘强东在这场管理培训会议上,当着所有高层的面前多次使用“骗子”一词,并痛骂“拿PPT和假大空词汇唬弄自己的人就是骗子。”他更点出“整个京东零售,只有1.5个人在会上说真话、提问题,0.5是缪钦,1是姚彦中。”

其中姚彦中先前由3C家电事业群总裁,出任集团旗下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总裁,缪钦则继续留任生活服务事业群负责人,但他所管辖的房产业务线被拆分出去,报导分析,这看起来像是京东为了业务优化而非“人员信任度”而做出调整。

报导称刘强东对公司两大问题表达不满,其一是整体的组织效率,其二是集团的战略失焦。在效率问题上,让刘强东不满的环节之一是“漂亮却没效益的PPT”、“好听却空泛的漂亮词”。内部人士透露,有人制作精美的PPT在会议上汇报,但业务的真实情况远非PPT呈现的那样,“有人拿美好的词汇和PPT给老刘洗脑,但最终执行出来和目标差距太大了。”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场痛批会后不到48小时的时间内,刘强东发布“2000多名京东中高层降薪,同时给集团一线员工增加福利”为主题的全员信,接着11月京东零售等业务启动2018年以来最大规模“高层架构调整”。

央视两大金牌栏目系列报道,试图重振民企信心

中国央视近日在《新闻联播》等两大金牌栏目,同步推出对民营企业负责人的访谈,赞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有评论认为,当局若想挽回民企业者的信心,应拿出行动而非口头安抚。

据“广电独家”本周日发文,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闭幕,稳预期、提信心的氛围渐浓。特别是一个时期以来,在舆论场上飘摇不定的民营企业,如何强信心、鼓干劲、放心安心抓发展,成为一个焦点。

文章写道,央视用连续报道四天的力度,在《新闻联播》开辟民企专题。来自福建、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经济重点区域的代表性民企纷纷亮相,这些企业包括安踏集团、惠龙易通、传化集团、正泰集团、宁德时代、格力电器、腾讯公司、月星集团等。

对此,浙江时事评论人士李思海本周一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说,官方对民企的立场转变,引起热议:“这篇文章看了以后,你发现下面有很多评论,它的评论很多应该被删除了,因为数量不是很多,第一,马云现在哪里?大家都知道马云前一段时间在欧洲,现在日本。马云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代表人物,离开中国。原因是他批评过中国的金融监管政策。”

时事评论人士孙欣对自由亚洲电台说,官方提出振兴民营经济其实是想扩大内需,但是三年疫情封控,民众收入减少甚至失去经济来源,又如何产生需求?

孙欣认为,只有消费端拉动内需,只有消费者有购买力才能拉动消费。但目前中国无法解决消费问题。他说:“后续很可能出现各个行业的泡沫时代,因为他现在没有方向,所以就鼓励民营经济冲上来。如果想真提振民营经济,请把大午集团还给大午,说别的没用。”

过去两年,阿里巴巴、腾讯、京东、滴滴出行等中国龙头企业先后受到各种重罚,包括涉嫌商业垄断、侵害用户权益等,罚款动辄上百亿元。对实体经济如河北大午集团数十亿资产进行拍卖,大部分民企资金外移。

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私营企业皆被官方接盘。更重要的是,中共新领导层的官员并无治理能力。他判断中国经济下行的“黑洞”或许深不见底。

年底压力大,中国多家房企出售旗下物业股权

中共的地产政策在2022年大调整,继11月28日出台扶持房企融资的所谓“三支箭”后,又传出要向房企提供以国内资产为担保的离岸贷款,号称“第四支箭”,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依然低迷。

高负债的民营房企压力大。中国恒大于12月20日发布的公告称,境外债务重组正在进行中,关键条款的分歧正在收窄,但债务沉重,偿还债务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许家印夫妇、中国恒大和XinXin(BVI) Limited在恒大物业的持股由58.18%减至51.71%,降幅6.47%,共计减少了7亿股。香港交易所(HKEX)的股权披露显示,减持日期为12月14日,减持原因代码是1308。

除中国恒大的被动减持外,多家民营房企出售旗下物业股权来缓解还债压力,如旭辉控股(00884.HK)、中国奥园(03883.HK)和雅居乐集团(03383.HK)。

请订阅阿波罗网主频道,订阅链接:https://shorturl.at/KLT08
请订阅阿波罗网副频道,副频道订阅链接:https://shorturl.at/lMP34

[page]

连花清瘟陷争议,以岭药业市值两周蒸发260亿

在连花清瘟出现一盒难求、价格涨价等情况下,以岭药业的股价却连日来连续下跌。12月23日,以岭药业A股收盘价报36.14元(约5.17美元),总市值为603.79亿元(约86.38亿美元)。而12月12日收盘,以岭药业总市值为864.6亿元(约123.69亿美元),两周内市值蒸发260.81亿元(约37.31亿美元)。

近日来,以岭药业不断传出负面新闻。12月19日,有传闻称以岭药业员工大范围感染,随后以岭药业股价遭遇跌停,20日继续低开。

在中国早就有人公开质疑过连花清瘟,包括生物学家饶毅、“丁香医生”、王思聪等。

中国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生物学家饶毅曾公开表示,“不用抢购连花清瘟,白送我都会扔了。”他发文说,“疫情期间:不容假药趁火打劫,不宜强行派送未经证明的中药。”

“丁香医生”曾在《不要吃连花清瘟预防新冠》一文中说,连花清瘟不能预防新冠,到目前都无法找到有效证据支持连花清瘟可以预防新冠的结论。之后,丁香园旗下多个社交媒体账号被禁言。

中国疫情海啸冲击经济,国际大厂工人严重短缺

大陆新冠疫情快速扩散,急行军似的进行全民免疫冲关,但是大量的工人染疫却可能造成企业严重缺工。知名国际企业苹果公司与特斯拉的业务正受到大陆大范围新冠疫情爆发的威。

美国加州调研公司瑞斯林克(Resilinc)CEO瓦基尔(Bindiya Vakil)依据所追踪的超过300万个零件供应商数据指出,有很多企业的业务受到缺工的影响,不仅仅是工厂,还有仓库、配送、物流和运输设施。

今年10月苹果公司位于中国郑州的主要代工厂富士康因疫情爆发及严格封控等问题,产能中断近一个多月。现在则是另一个极端,北京一家苹果门市被迫缩短工作时间,因为几乎所有的员工都生病了,苹果供应商有也工人短缺问题。分析师认为,iPhone产量可能会减少500万至1500万支,今年4季度收入将下滑,对利润的影响超过8%,这将打破连续14个季度收入增长的纪录。

电动车大厂特斯拉24日也公布上海厂停产消息,《路透》引述一分内部通知和两位匿名人士的说法称,在中国松绑“清零”之后,特斯拉及其供应商工人陆续生病,在过去一周为公司营运带来挑战,因而必须停工。特斯拉公司26日做出回应称,这是按计划进行的年度产线维保工作。

这些状况都严重影响房屋和汽车市场的表现,在消费需求大幅萎缩下,市场买气不见起色。中国股票及商品市场在过去2周内不断下跌,渣打银行指出,市场的下跌反映出小企业的信心不佳,并对当前形势和未来并不乐观。

震撼科技业!小米大裁员5000人联发科、鸿海、大立光、友达遭重击

上周一(19日),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大手机品牌小米传出年底前将大幅裁员5千人,创下近年来手机品牌最大裁员纪录,消息传出后,震撼科技业。

据市场调查机构统计,目前小米手机全球市占率13.1%,仅次于三星的22.2%和苹果的17.6%,稳居三哥宝座。

小米大裁员,反应的是中国手机市场销售疲弱,尤其是非苹手机。据市调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统计,今年中国双十一购物季,非苹手机销售量大幅衰退35%,比电视销售衰退一成还惨。而小米向来与台湾供应链关系密切,大裁员等同看衰未来,台厂吹起砍单警报,包括联发科、友达、大立光与鸿海等一线大咖全受害,尤其是台湾IC设计龙头联发科更是首当其冲。

据调查,联发科内部对明年的展望非常保守。知情人士透露:“最近一次法说会,Rick(蔡力行)说要谨慎地管理获利能力,并策略性配置资源以支持中长期的成长。具体的作法,就是谨慎控制预算、投片量减少一成,也就是至少明年上半年的成绩不会太理想。”

2023年将更加艰难,大众德国工厂1月即将停产

大众集团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工厂预计将在2023年1月9日至1月27日期间停产,受影响的生产线和车间包括车身车间、涂装车间以及总装车间3号装配线。据了解,该工厂内部员工透露,停工原因是由于受到疫情和俄乌局势影响导致供应链中断。

值得一提的是,大众集团首席财务官Arno Antlitz此前曾表示,由于全球范围的通货膨胀和需求降低等因素影响,预计2023年将比2022年更具挑战性。

清不清零都一样,中国经济临断崖

随著中共20大的落幕、白纸革命在中国境内遍地开花,中国清零政策大转向,随之而来的并非迎向真正的自由与解封,由于防疫措施并无与时俱进,多年来中国单靠极端的封控与核酸检测抑制疫情传播,中共选择放手的同时,在毫无配套措施的前提下,可说是直接断送了中国的经济前景。

近日中国疫情持续恶化,使中共推迟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闭门会议,恐加剧中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外界认为,中国迅速解除防疫措施除了引发民众恐慌,短期内也难以避免对经济造成冲击,3年来中国民众对封控产生的持久焦虑与压抑,增添了中国经济重回正轨的变数。

有经济学家指出,中国放弃清零政策,恐需耗费3个月到半年才能使恢复到以往正常的生活状态,意味着即便中国选择在此时放松防疫政策,就算未来多数企业将会受惠,但短期内仍难使中国从经济困境中脱困。

外资连续10个月从中国债券市场撤资

自今年2月份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海外投资者已累计减持折合1,060亿美元的中国债券。根据两家中国主要清算机构的数据,国际投资者11月份净抛售折合70亿美元的人民币计价债券,延续了10个月来撤离中国国内债券市场的趋势。

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吴莉亚

来源: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