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还有一个颇受关注的新闻,多家银行下调了个人存款利率,此外,同样一个劲往下调的,还有房贷利率。现在连银行都开始着急了。
历史已经证明,在芯片方面,前苏联完败于美国,由此网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最终中国会完败于美国吗?
今年中国的猪肉价格同期上涨40%,触发猪肉储备调节机制一级预警。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下跌,创14年新低,凸显中国抛美元救驾无效。
一盆冷水透心凉!习*近*平20大报告中的经济政策,浇灭了外界对他仅存的一点幻想。
明显,银行现在也开始着急了
从4.6%到4.4%,再到现在至少有12个城市的首套房商贷利率直接“破4”,在此期间无数购房者的心情真可谓是跌宕起伏。
而短短几个月内,一方面银行降低存款利率,同时降低房贷利率,这些越发频繁的动作都在表明一个信号,现在连银行都开始着急了。
要说中国人喜欢存钱这事,那是全世界都有目共睹的,但是今年中国人民往银行存的钱,就连银行都是始料未及的
没错,单是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就存了10万个亿。
对于银行来说,最大的刚性成本就是付给存款客户的存款利息。
一天571亿入账,算下来就相当于每天银行所需支付的存款利息大概在39万左右
面对如此巨额的存款利息,银行能不着急吗?
除此以外,国人的储蓄意愿也在节节攀升。
不久前,据央行发布今年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更多储蓄占比”结果为有数据以来新高,达到58.3%
可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还会有更多的居民投身到攒钱行列中来。
继4月个人存款利率下调以来,今年9月众多银行再次开始下调个人存款利率,且此次利率下行覆盖的存款品种更为广泛。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
包括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5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均下调了10个基点,3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也下调15个基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其实,2022年上半年的贷款投放不仅不弱,并且还创了历史新高,高达13.68万亿,而问题就在于个人住房贷款大幅度减少。
据第一财经根据上市银行中报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六大国有银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仅新增4479.6亿元,仅为去年上半年的36%,创下历史新低。
这还是六大国行,至于中型银行13家股份行、区域性银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仅新增596亿元,甚至抵不上邮储银行一家的新增个人房贷。
但是这还没完,更令银行着急的是,不仅不借钱,更多人甚至在提前还钱了。
对银行来说,近期居民还的钱比借的钱还多
至于居民中长期贷款嘛,不是房贷就是车贷,更多的是房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上半年关于提前还贷的话题热度一直不减的原因
放在以前,房贷可以说是银行最优质的资产,因为贷款所获利息足够高,且贷款规模又足够大。
一边是存钱的人越来越多,一边是贷款的人持续降低
支出营收双双遇难,银行自然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解决,无论是降低个人存款利率,还是接连下调房贷利率。
习芯片战略最终落败?一篇国内热传404文
历史已经证明,在芯片方面,前苏联完败于美国,由此网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沿着这个问题,网友开始寻根问底了。
其实说起来,在芯片方面,前苏联的起步优势比美国要大。
前苏联之所以有起步优势,是因为有美英等国科学家的帮助。
结果前苏联搞出的第一台电脑比美国要强多了。
但在关键的一着棋上,前苏联走岔了,他们着力于军用,而没有考虑民用。
更何况,还有赫氏的指示。
这个决定在前苏联的科研人员中,有广泛的支持者基础。
而前苏联的科研人员是有私心的。
明知道前方是死胡同,也只能先顾眼下。
在这一点上,其实美国当初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但他们避开了。
美国的芯片科研界必须为市场和普通消费者服务。
于是美国人们最先拥有了晶体管收音机。
一年就卖了十万台。
这样一来,晶体管的研究算是在美国站稳脚根,并且站上风口了。
于是就因为这一步,美国在芯片方面开始慢慢与前苏联拉开距离了。
不过前苏联的科研人员也不在乎这个,因为发工资的人不同。
事实上,前苏联方面也不是没有能人,比如勃氏。
心意是好的,但没想到事与愿违。
由此前苏联的芯片科研人员走上了一条歪门邪道的路。
甚至出现了这样荒唐的事情。
而且前苏联的芯片行业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这个问题还是无解的。
美国的芯片是有着足够应用场景的,而苏联缺乏这方面的条件,因为消费能力不足。
于是前苏联又走上了另一条路。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黑色幽默。
当然,前苏联科研人员也不是没想过办法,比如三进制电脑。
可是研发出来后,没人用,于是最后也只能束之高阁。
说到底,造成这一切的差别就是市场,美国有这个,而前苏联没有这个。
是否有市场,这个差别就太大了,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还要大。
而在是否尊重市场这个问题上,背后还是那个根本性问题:是否尊重人的本身需求。
只有消费者能自由选择了,市场才是有活力的。
研究者才能自由的去思考,才能有更多的创新思维。
技术才能更快被催熟,因为大多数人的需要,就是最强劲的动力。
这才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最正确的方向。
顺其自然,不去强求,尊重人们本身的需求,那一切技术都是大有可为的。
前苏联在芯片方面的落败历史,应该能给现在的我们一切启发,从而让我们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也少做一些无用功。
[page]
一盆冷水透心凉,习20大报告中的经济政策
习*近*平在2020年时,宣称要在2035年时,将中国的经济翻倍,这意味着在这15年,每年的经济成长率,都要在5%以上,然而今年设定的目标5.5%,怕是达不到了,而这不仅是因为疫情,专家们估计,以后每年也达不到这个数字。
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中国今年成长不到3%,明年如果疫情解禁,大概也只有4.5%,甚至根据专家估计,在2025年左右,成长率将跌回3%,国家统计局原本预定在17日公布第三季数字,但正值20大期间,临时宣布延期,以避免尴尬。
由于中国发展速度大幅下滑,现在中国经济超越美国,已经不是“何时”的问题,而又变回了“会不会”的问题,许多经济专家对此重新评估,英国智库经济和商业研究中心已将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时间推后了两年,至2030年,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则认为,中国的经济体量到2033年才会超越美国,比其之前的预测晚了四年。
20大之后如果放宽清零政策,大家都认为,对经济复甦有利,但是人民日报在会前的两篇评论,马上浇了大家冷水,习*近*平更在报告中强调“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党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在经历了2015年的股灾之后,习*近*平开始对自由市场产生了怀疑,尤其愈来愈多企业,在中国茁壮赚钱后,开始要到美国上市,更引起习*近*平的戒心,政策方向开始反其道而行,朝向党与国家对企业的完全控制。
虽然习说“改革开放”,实际上,却让国营企业凌驾在私人企业之上,习更常提的是实体经济,对于虚拟经济,直觉上认为是投机的,中国2021年开始打击经济最活跃的互联网科技业,导致科技业由蓬勃走向沉寂,滴滴打车与字节跳动要到美国上市,都受到拦阻,马云、马化腾被迫退出他们手创的企业。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在新书中形容习为一位“马克思主义的民族主义者”,似乎最能够说明他身上的社会主义与反国际主义这两种特质的杂揉。
中国猪肉一级预警,意味着什么
据国家发改委公开数据显示,对比去年,今年的猪肉价格同期上涨40%,触发猪肉储备调节机制一级预警。
此次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猪肉价格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就是因为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周均价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0%。可实际上,在部分地区的猪肉价格上涨幅度已经达到了100%。
猪肉价格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就是最高级别的预警。当这一预警触发时,猪肉价格就已经相当贵了。
去年10月份去超市买猪肉大约12元/斤,贵的时候也就15元/斤。广州的猪肉已经涨到25元/斤了。上周末跟奶奶通电话,奶奶说老家的猪肉现在也卖25元/斤了。猪肉价格上涨,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伙食费大增。
若是一个五口之家,买两斤猪肉就要50块了,再买点鱼虾蔬菜之类的,一天的伙食费就要100多块,一个月的生活费就要3000元以上。可总理说过,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这就意味着,有6亿中国人还过不上每天有猪肉吃的生活。
猪肉价格在今年基本上是跌下去无望,主要是看涨到多少见顶。
在国际上,俄乌战争日渐持久化,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存在很大的上涨风险。其中,乌克兰是全球第三大粮食出口国。要是明年乌克兰的春耕受战火影响而大幅减产,那国际粮价必然上涨。西方粮商则趁势囤货居奇,对中国玉米、豆粕等饲料引进也会造成价格压力。
中东的石油减产,同样会增加化肥成本,让农业成本上涨。这些最基础的农业化肥、养殖饲料成本的推高,最终都会反映在猪肉价格上。如今,天启四骑士中的战争、瘟疫、饥荒和死亡,已经来了3个了,就差饥荒还没来了。
中国抛美元救驾无效,人民币创14年新低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还在持续下降,周五(10月21日)在岸汇率下降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大多数专家认为,中共二十大之后,中国央行将会放松对汇率的管制,人民币贬值还有一定的空间。
据路透社报道,消息人士透露,中国主要国有银行近日持续z市场抛售美元,但并没有能够阻止人民币即期价格的下滑,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周五跌破了7.25元人民币。
一般来说,国有银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都是央行授权的,但它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或者为企业客户进行外汇交易。
尽管官方出手干预,但周五的在岸外汇市场的交易价还是下跌了0.46%,以7.2494一美元的价格收盘。这是14年来的最低价。
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大致下滑0.78%,今年至目前为止,人民币贬值幅度达12.3%。
彭博社引用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公司亚洲外汇策略部主任阿尔文·T·谭(Alvin T. Tan)的话说,“我认为,中共党代会一旦结束,就会允许(人民币)贬值趋势继续进行,汇率将继续攀升。”
随着美国利率的持续上涨,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承受的压力也会加大,这将导致人民币借贷成本的大幅度下降。
大规模劝退应届生,“体面厂”海康威视怎么了?
在科技圈,因海康某大佬“海康给不了你多少钱,但是能给你体面。”这句话,海康威视一直被职场人称为“体面厂”。
但是这两天,“体面厂”海康威视似乎遇上了麻烦事。
有消息称,海康威视正在大规模劝退应届生,并不给赔偿,有的试用期结束直接不过,有的是3个月后被劝退。
有认证为海康威视员工的用户在社交媒体表示,海康威视确实正在劝退校招应届生。
有多位认证为海康威视的员工,在跟帖中也表示,海康威视确实在劝退应届生。“确实裁应届,有个同学在后端已被通知来一走一……”
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