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指,汇丰银行旗下的汇丰控股,从本月开始已在公司内部设立中共党委。开了中共强迫外资内资化的先河。
一位河南省公务员爆料称,河南部分国有事业单位的员工已经停薪至少3个月。
未来10年间,中国将迎来史上最大退休潮,平均每年以2000万人的速度退休。
中国6月份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国债的规模下降约559亿元人民币,为2014年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减持量。
中国的富人正在打算移民海外,而一些无法“润”出国的白领阶级,面对不确定的经济前景,正在节衣缩食。
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周四(7月21日)发布报告,中国企业第二季度的业绩为2020年以来最差。
这一步还是来了,中共强迫外资内资化开先河
英国《金融时报》周四(7月21)的报道引述两名知情人士的消息,指汇丰控股(00005)在中国持有九成股权的子公司“汇丰前海证券”,从本月开始已在公司内部设立中共党委。
经济评论员利世民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汇控在前海的子公司是与深圳市政府控制的机构合资,估计这次的做法与汇控早前购买了公司余下大部分股份,公司必须完全符合中国政府法例有关。但汇控愿意妥协的做法,也反映出他们已选择了中国市场。
利世民说,“汇丰和中央政府的关系好像因此(设立党委)变得更密切,人家便会怀疑,如果子公司有很大的资金需求,出现任何状况的话,总公司会否对子公司有不一样的处理?汇控与子公司的关系可能会影响其决策过程,便会令汇丰变成不是一间很纯粹的私人企业。”
经济学者司令说,"汇丰银行(在前海子公司)的经营策略在作出调整前,要事先与党委这个组织进行沟通,变成了像太上皇的角色。以往董事会自己可以决定的事,以后被迫要与党委协商,是将外资内资化的一个标志性开端。外资以后在经济上可以自主作决策的空间,可能会进一步被压缩。"
他表示,若外资亦被中共控制,相信会令其他在华设立业务的银行可能会选择暂停发展或撒离中国。而中国不少规模以上的企业都是透过外资银行进行借贷,此举可能会影响中国企业的经营,进一步将中国经济推向只有内循环的局面。
中国房地产泡沫破了,传河南公务员停薪3个月
澳媒《ABC》以“中国经济怎么了?”为题,解析河南村镇银行弊案及烂尾房贷户拒缴风波引发的经济问题,直言河南银行事件堪称是中国近年来最大的“金融丑闻”,竟然有民众存款不翼而飞,上街抗议还被警察暴力镇压。
ABC分析,房地产占中国GDP的25%,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国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随著房价下跌,地方政府财政在劫难逃,直接砍薪,广东、浙江、江苏的公务员减薪20-30%,奖金也被取消。
一位河南省公务员向ABC爆料,部分国有事业单位的员工已经停薪至少3个月。由此可见中国经济情势险峻。
突发!恒大公告解释134亿存款之谜,总裁辞职
中国恒大集团表示,首席执行官和财务主管已经辞职。此前对恒大地产的初步调查发现,地产部门担保的贷款被转回集团。
恒大房地产服务部门正在调查134亿元人民币的存款是如何被用作质押担保并被银行扣押的。
恒大在公告中表示:“今年3月22日,恒大系三家公司全部停牌,原因主要系中国恒大重要子公司恒大物业在审核2021年度财报中,发现有约为134亿元存款为第三方提供的质押保证金,已被相关银行强制执行。”
目前恒大首席执行官夏海钧和首席财务官潘大荣已经辞职,原因是参与了认股权承诺的安排。
署名“亚洲金融”的推友在推文中指出,恒大集团暴雷是必然,39亿注册资本,贷款能贷到2万亿,许家印搞的不是地产,而是诈骗。恒大集团大范围项目停工烂尾是必然的。再看看恒大集团之前管理层薪资富得流油:恒大共披露了23位高管的年薪,23人年薪总额超过2.9亿元,平均年薪1263.64万元。恒大总裁夏海钧年薪2.05亿元,相当于每小时赚3万元!
中国未来10年迎最大退休潮,每年2000万人退休
中国官媒新华社旗下期刊《半月谈》日前发文指出,现在开始至未来10年间,中国将迎来史上最大退休潮,平均每年以2000万人的速度退休。
据表示,1960年代出生的人口将迈入退休生活,养老金压力也会增大,劳动人口也会大幅下降,如何应对成为近期热门话题。
陆媒《每日经济新闻》指出,退休潮影响的首先是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大幅下降。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指出,退休潮中,每年都会有超过2000万人退休,但每年新增的潜在劳动力供给仅有1700万到1800万,每年都会减少300万到500万的劳动年龄人口,例如北京、江西等地今年将减少300万到500万劳动年龄人口。
此外,各地退休人口屡创新高,广东逾700万人,浙江更高达915万人。
彭希哲还指出,退休人数增加,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增多,但退休人数比新增就业人数多,缴纳养老金的人数会持续下降。
[page]
去年中国卫生总费用超7.5万亿,抗疫资金透明度低流向不明
陆媒“八点健闻”报道,2021年中国卫生总费高达75500亿元人民币(11156.9亿美元),当中有三成费用要由居民自付,造成“因病返贫”的风险,即为支持医疗费用导致家庭破产。
报道指出,在7.55万亿卫生总费用之中,大约三成来自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拨款;四成由医疗保险、商业保险买单;其馀三成由居民自付。个人自付的比例越高,病人家庭“因病返贫”的风险就越高。
近年来,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卫生支出本来保持较快增长,其馀两项则缓慢下降,但中国出台“清零政策”,而且资金流向缺乏透明度,令到这一趋势是否持续出现变数。
境外机构6月份减持中国国债创纪律
根据中国中央结算公司周五公布的数据,中国6月份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国债的规模下降约559亿元人民币,为2014年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减持量,同时连续五个月减持也是最长的纪录。
有业内人士指出,境外机构减持主要是因为外资资管机构抛售全球债券指数而被动减持的,并且下半年这种趋势还会继续,直到美元见顶。
报道分析说,世界范围内债券被抛售是因为美国等主要国家都在加息或准备加息,带动美国、欧洲和亚洲主要国家的债券收益率上升。而早在4月份就出现的中美利差倒挂现象在6月份加重。有分析师指出,这种倒挂导致中国债券流入不太可能强势反弹。
但根据中国央行的数据,境外机构减持中国债券的数量在6月份收窄,A股市场北向资金出现净流入,主要原因是疫情形势有好转,中国经济有望进入反弹,市场对中国经济的预期趋稳。
钱袋子缩水,中国白领抢购快过期食品
中国的富人正在打算移民海外,而一些无法“润”出国的白领阶级,面对不确定的经济前景,正在节衣缩食。
《金融时报》报导,根据公开纪录,在过去一年内,中国大陆新注册了119家专门经营即将到期商品的企业,而在过去的10年只有92家这样的企业。
自2020年1月COVID-19(中共病毒)疫情爆发以来,经营折扣商品的公司好特卖(Hotmaxx)拥有约500家门店,并计划到2025年再开设4,500家门店。“嗨特购”打出“全场1折起”的标语,成立一年间开出近200家门店,近一半门店集中于北京。和好特卖、嗨特购集中一线城市不同,“巡物社”创立于河南,半年内开出了40多家门店,主要分布在三四线城市和县城。
同时随着即将过期食品需求的增长,这种“临期食品”产业呈现出新的发展业态,并出现了一批快速增长的线上“盲盒”(盲盒,又称盲包,是指消费者不能提前得知具体产品款式的盒装商品,具有随机的属性。)平台。
商家将当天剩余的食品以极低的折扣价或者盲盒的形式,进行线上销售,迅速吸引了学生和白领群体。虽然顾客购买的都是当天卖剩的食物,但性价比让很多人非常满意。
《金融时报》报导,广州咨询公司艾媒咨询集团(iiMedia)首席研究员Zhang Yi表示:“数量惊人的白领依靠快过期食品维持生活。”艾媒去年底调查了1,600多名购买即将到期食品的买家,发现三分之二的受访者每月收入超4,000元人民币——艾媒认为这是中低收入的分界线。
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发布中企最糟季度业绩报告
据彭博社报道,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周四(7月21日)发布报告,中国企业第二季度的业绩为2020年以来最差。
这项报告基于1688家公司,约占A股市场的三分之一。其中汽车、多元化金融以及商业和专业服务的负面预告比例最高。在24个类别中,仅有消费者服务、食品和主食、零售和运输等行业出具了净正面报告。另外,航空、机械和材料等行业则是中国公司上半年业绩最差的行业。
国美旗下“打扮家”全线停业务,欠薪3个月
界面新闻21日晚间报导,国美旗下互联网家装公司“打扮家”全线业务已暂停,创始人崔健、CEO高非于7月正式离职,由黄光裕任命的新CEO孙浩不久前到岗。
不仅如此,“打扮家”或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多名员工表示,自4月起,“打扮家”停发全员工资,员工至今已超过三个月没有拿到工资。截至目前,公司管理层并未给出明确发薪日期。
“打扮家”成立于2015年,以虚拟实境家居装修概念起家,主要提供互联网家居装修服务,通过联系设计师、施工方和供应商等,用户可在平台订购设计和施工服务、购买材料及预订所需家具等。
资金链断裂,东莞老牌电子厂宣布倒闭
中共的严厉“清零”防疫政策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拥有十多年历史的老牌耳机代工厂广东东莞库珀电子由于资金链断裂、生产经营亏损难以为继,近日宣布破产。
7月18日,东莞库珀电子正式宣布工厂停产结业。
19日,库珀电子大股东、实控人魏永宁对界面新闻大湾区频道记者表示:“跨境电商大卖泽宝拖欠了公司货款,公司目前有员工一百多人,所有遣散员工会按照《劳动法》规定来赔偿。”
东莞库珀在大陆电子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2020年,东莞库珀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及铭牌。
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