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的防疫“动态清零”政策害惨了中国经济!中国最富有的长三角地区,房市腰斩,各种救市政策无力回天,制造业和互联网也凉了。
美国证交会(SEC)最新将88只中概股,由“预定除牌名单”转入“确定除牌名单”,目前“确定除牌名单”上有128只中概股。
最近拜登政府有意取消对华关税的消息甚嚣尘上,不过分析认为,拜登无足够政治资本取消对中国产品关税,且对改善通胀无关键作用。
炸了!河南地方银行侵吞百亿存款,受灾人达100万,中国还有多少这样的小银行?
全球疫情、地缘政治、俄乌战争正在改变全球供应链格局。挥别中国!“美国制造”越来越有吸引力。
中国“恐慌性救市”?这些最富的区域正在…
现在房子不好卖,长三角也不例外。
南京救市的一番尝试,只存活了两个小时。也难怪。这个堂堂万亿级省会,贵为全国TOP10城市,一个月里已经足足松绑了六次!
南京身后,长三角城市群正在“集体救市”:最强地级市、工业之王苏州,一个月里松绑三次,取消了二手房限售时间。人均GDP全国第一的无锡,急吼吼给二胎家庭送房票,公积金能多贷40万。
除了欢迎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光明正大地来,合肥顺带把买房门槛调低了。就连“端水大师”杭州也动了,一落户就能买二手房。
这不是人口流失的东北,不是基础薄弱的中西部,而是中国最富的区域啊!让别人怎么活。
苏浙沪皖三省一市,用不到全国4%的土地面积,养活了全国1/6人口,创造出全国1/4的经济总量。长三角,依旧是全国最有价值的区域。
松绑一时爽,一看数据还是凉。
4月长三角2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跌去了近7成,降幅比上个月扩大了11个百分点。浙江成交面积环降6%,江苏“十三太保”有12城成交环降,安徽8市仅合肥成交环比微涨2.1%,最大跌幅近100%。
在随后到来的五一小长假,新房成交直接跌穿了全国均值,宁波杭州跌幅近80%,说是脚踝斩也不为过。
不过疫情的影响确实太大了。
今年以来,长三角城市圈已有超过10城有过静态管控,影响人数最多、地域最广。
因疫情防控,三四月份杭州、苏州、苏北五市线下销售基本停滞,更别提大多数上海人现在连门都出不去。
房子这类依赖线下成交的商品,一遇上疫情封控,那基本就凉了。
长三角房地产、制造业和互联网全了凉了!
疫情不光影响售楼处的生意,更影响大家的钱袋子。
往大了说,长三角引以为豪的制造业和互联网,都在水深火热里。
4月份全国共有11省工业增加值同比负增长,苏浙沪皖一个也没能跑掉。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4.1%。其中上海暴跌62.6%,江苏也降了12.3%。
疫情进入第三年,又多了能源原料价格上升、大宗商品价格上调、全球通胀水平抬升、海运价格暴涨等一个个“拦路虎”,外贸企业苦不堪言。
与此同时,地方财政收入出现大幅下滑的迹象。降幅最高的南京和苏州都是“腰斩”,杭州和宁波也超过了三成。
往日里,地方政府没钱了,可以卖卖地回回血。长三角的土地财政依赖度可不低,核心城市里,南京和杭州都超过了100%。
可惜啊,这房子不好卖,开发商自顾不暇,更不愿意拿地了。南京合肥流拍率高,苏州宁波基本靠国家队撑腰,也就杭州靠着强悍的本土开发商维持了体面。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曾经吸纳了大量年轻人才,去年一顿爆锤之后便不复往日风光。原以为35岁才是职业天花板,却不想有些人刚就业便“毕业”。大厂新一轮裁员潮,最近又开始了。
所以,最富的长三角,也不得不开启了“松绑”大行动。
到现在为止,除了一线城市,全国能松绑的城市,基本都松绑了。但像长三角这么内卷的区域,还真是不多见。
5月9日,苏州二手房取消限售年限
5月17日,杭州落户就能买二手房
5月20日,南京全民取消二手房限购
这三个政策时间离得很近,而且力度一个比一个大。可以看出,在长三角内部,城市之间也在“抢客”。
不过,南京新政的“撤回”,给出一个重要信号:长三角,不会无底线救市。
[page]
巴隆:拜登无足够政治资本取消对中国产品关税,且对改善通胀无关键作用
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俄国入侵乌克兰战争的惊滔骇浪之后,2018年美国时任总统川普对中国发起的关税贸易战,被巴隆金融周刊(Barron's)评为“活死人”状态,既不有效,但又很难停下,美国总统拜登近期不太可能取消或调降,对中国进口产品所加征的关税,原因是政府内部有杂音,且有漫长程序要跑。
巴隆金融周刊引用BCA Research公司地缘政治分析师格特肯(Matt Gertken)的话说,在北京当局支持俄罗斯、镇压香港民主运动之下,现任的美国总统拜登没有足够的政治资本去取消这些关税,而是萧规曹随,继续沿用。
这些关税是基于美国贸易法“301条款”所施加,如果要撤销,就要基于301条款所规定,重新审核检讨这些关税,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副主任柯特勒(Wendy Cutler)指出,这样的检讨流程要跑六到九个月。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计,全面取消这些关税可能使美国通膨少掉1.3个百分点,但是面对现今高达8.3%的通膨率,这样的改善没有关键作用。
因此,分析认为,华府对北京的贸易战仍将持续下去,毕竟让美国消费者买中国进口的枕头少付几分美元,无法挽救遭封城重创的中国经济,也对拜登的政治声望没有改善。
美SEC将88只中概股列入确定除牌名单
美国证交会(SEC)最新将88只中概股,由“预定除牌名单”转入“确定除牌名单”,包括小鹏汽车(09868)、哔哩哔哩(09626)、华能国际(00902)等。
美国在2020年12月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要求外国上市公司连续3年,向美国上市公司监督委员会提供核数资料,否则美国证交会有权除牌,目前“确定除牌名单”上有128只中概股。
炸了!中国地方银行侵吞百亿存款,受灾人达100万
河南省至少3家银行—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与柘城黄淮村镇银行已冻结100亿人民币存款,据信受冲击的存户达100万人。
日经报导,这3家银行全是服务乡村人口的小型、地方性银行,尽管中国人民银行2021年禁止银行接受业务地区外的存款,但上述银行全提供全国客户线上服务。
1名透过网路App,在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存款200万人民币的上海男子说,“我的朋友推荐这家银行,说它利息高,但我现在无法进入App”。该行4月18日告知客户停止线上银行与手机App服务,以进行系统升级作业。
这名男子说,“当我4月19日致电询问如何提款时,他们说,我的名下没有存款。在我举报后,人民银行说已对该问题展开调查”。
中国2015年实施存款保险计划,提供每位存户高达50万人民币的保障,但存户忧心出问题的银行没有正确的收款纪录,广东1名存户说,“我担心我的存款不被认定合法,也就是我无法获得存保权益”。
中国银行协会指出,截至2019年底,中国有1630家所谓村镇洋行,共握有1.69兆人民币资产。由于其规模,使得它们往往鲜少披露讯息。
粮食大战:20多国祭出禁令,中国火上浇油
由于俄乌战,乌克兰今年粮食恐大减50%,欧洲粮仓着火,蕴酿出粮食危机的完美风暴。IMF总裁乔治艾娃日前在达沃斯经济论坛上示警,全球民众能否以合理价格买到食品很令人担忧。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也点出问题核心,他说,现在是完美风暴中的完美风暴,如果不开放乌克兰敖德萨的港口,问题会恶化。
粮食危机引发各国粮食保卫战,最新消息是,马来西亚以该国境内供给不足为由,宣布自6月1日起停止鸡只出口;印度也在5月14日宣布暂停小麦出口禁令,一举推高全球小麦价格。
根据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最新数据,截至5月28日,全球有20多个国家实施粮食的出口限制令,包括埃及、阿根廷、印度、印尼、马来西亚、伊朗、土耳其、哈萨克等国家,限制品项涵盖小麦、玉米、面粉、植物油、豆类、鸡肉、糖等,伊朗还将番茄及洋葱也列入出口管制名单。
去年及今年都在全球搜刮粮食,去年中国以不到20%的世界人口,大量囤积了超过全球1半的玉米、白米等主要粮食。总计今年前4月砸了1642.4亿人民币买粮食,较去年同期增加21.5%。
挥别中国!“美国制造”越来越有吸引力
在美国,提起棒球帽和书包,许多人想到的可能是沃尔玛里便宜的中国货。但是在距离纽约曼哈顿11英里的纽瓦克,一家供应链完全在美国的纺织品公司却有着傲人的业绩。
纺织品公司Unionwear总裁米契·卡恩(Mitch Cahn)通过电话对美国之音说,今年我们的业绩特别好。很多原本从其他国家进口这些产品的公司无法负担进口的成本,改为购买当地产品了,
Unionwear总裁卡恩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我们卖的定制棒球帽大约是8到10美元一顶,”他说,“我们假设一个公司可以从中国以2.5美元的价格购得这顶帽子,之后加上关税,加上运输到港口,加上空运,加上运输到消费市场,还要加上最后的包装,对外国货物的检测…现在这顶帽子也要卖8到9美元了。”
他说,在新冠疫情前,他的公司生产的棒球帽要比进口产品贵大约30%到40%,而书包则要贵25%左右。“但是现在,我们两个产品线都完全能与进口产品竞争。”
不仅是中小型公司,大型公司最近也出现了将制造业带回美国的苗头。
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今年年初宣布,将在密歇根州投入70亿美元扩大电动汽车和汽车电池的生产。
美国半导体制造公司美光科技(Micron)去年10月承诺,在未来10年投资1500亿美元进行芯片的研发和制造,其中很大一部分将是在美国进行。
韩国电信巨头三星(Samsung)承诺将在德克萨斯州投资170亿美元建立半导体工厂,服务北美市场。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国际商务研究主任威廉·芮恩施(William Reinsch)说,”公司希望供应链变短,他们希望靠近顾客群,他们对于波动的能源价格和不断升高的运输成本感到忧虑。“
他说,在现在情况下,有大约20%到30%的公司能够在不加价,不减少利润率的情况下将供应链带回美国。
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全球供应链管理主任尼克·维亚斯(Nick Vyas)对美国之音说,“这个逻辑就是缩短供应链,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链。“
“从前,公司只考虑一个底线,那就是成本。但是现在我们要考虑三个底线:我们要考虑成本,我们也要考虑供应链的弹性和可持续性。”
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