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封城全世界都嗅到了血腥的味道
中国经济走势引关注2022年面临四大威胁
中国政府机构改用国产电脑,网民抱怨
绕过西方金融制裁中国驻俄大使透露双边行动
分析师指中国核酸检测开支1.7万亿元超越2021共军总军费
软件硬件都被制裁,俄国计算机行业彻底玩完
Meta亚洲首座元宇宙XR基地落脚台北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疑警告习*近*平:如果不改清零政策欧盟企业将用脚投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封城,全世界都嗅到了血腥的味道
2022年3月28日,上海封控的方向突然急转,全域静态管理的方式横空而出。从浦东到浦西进入了抗击奥密克戎的新阶段。上海与当地约2500万居民的大局观,被压缩到了病毒上。
38天后,从日本东京到广州黄埔的整车工厂里,从上海浦东到中国台湾新竹的晶圆代工厂里,从江苏昆山到韩国蔚山的生产线上,从越南胡志明市到江苏苏州市,从吉林长春到德国沃尔夫斯堡,都在为上海的封控措施付出代价。
根据日本经产省的统计,全上海约有70000家外资企业。其中,日资企业有24000家。它们一边深陷对奥密克戎病毒的恐惧中,一边思考解封后的对策。从金融到物流,从商业到贸易,从科技到制造,上海的影子无处不在。中国台湾资本在电子、芯片、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投资,逐渐分散到东南亚、南亚等地。上海的封控,成为新的催化剂。
在听到韩国商家从上海发出的求救声后,韩国新一届政府立刻施援,鼓励3000多家在上海的企业回归本土。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原材料、半导体等领域,韩国更倾向于和美国、日本构建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一场新的供应链重整,正在到来。
中国经济走势引关注,2022年面临四大威胁
中国经济走向持续受到全球关注。美国财经媒体称,中国经济目前面临四大威胁,而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将如何应对不仅影响到中国国内,也影响到全球。
首先,中国的房地产的债务违约仍在继续。去年,从恒大集团陷入债务危机开始,中国房地产开发商的违约数量创下了纪录。标普(S&P)估计,20%至40%的房地产开发商可能面临债务违约。据无党派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1月份的一份报告,房地产开发占中国经济的25%~30%,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其次,中国住房市场的动荡给中国经济蒙上阴影,中共清零政策的影响使经济变得更糟。随着病毒的变异和迅速传播,抗疫政策正在使中国经济付出沉重代价。英国《金融时报》报导,“太盟投资集团”(PAG)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单伟建(Weijian Shan)批评中共政府的政策说,这些政策导致了可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相比的“深度经济危机”。
第三,由于发达国家试图控制通货膨胀,利率正在上涨。作为中共的“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中国实体提供的许多贷款不仅使全球低收入国家的资产负债表紧张,而且还将给中国的银行带来不良贷款负担。这反过来将影响这些银行的经济表现,而这些银行是帮助中国国内投资、企业和经济的关键渠道。
在“一带一路”倡议方面,中共面临着三个负面的动态:债务违约;中国最大银行和国家贷款机构账面上的不良贷款,以及如果中国扣押(合作国的)国家资产作为苛刻贷款条款的一部分,会对外交和地缘政治利益带来附带损害。
第四,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方面,中共选择支持俄罗斯而不是让中国深深植根于全球化中,是一种短视的、破坏性的经济交易。美国已经警告北京,支持俄罗斯可能导致西方国家对中国公司的“二级制裁”(secondary sanctions)。如果中共继续支持俄罗斯而牺牲与中国经济增长所依赖的西方国家的接触,中共也可能付出沉重的代价。
中国政府机构改用国产电脑,网民抱怨
美国媒体报导,北京政府要求中央政府机关、国有企业、政府相关企事业单位等,将目前使用的外国品牌电脑,改为中国的国产设备。
《彭博》报导,知情人士透露,不仅中央的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这项政策还将延伸到扩大至各地的政府机关、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目前中央政府机关涉及更换的电脑设备至少有5000万台,预计在2年内更换成国产设备。
知情人士表示,北京政府的要求可能只涵盖个人电脑品牌和软体,不包括处理器等难以更换的零组件。中国将主要鼓励用Linux作业系统取代微软的Windows作业系统。另一位知情人士说,总部位于上海的中标软件是Linux作业系统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有网友抱怨,由于中国国产电脑不兼容Windows软体,所以还要装Windows模拟器,导致办公效率倒退10年。
知情人士还说,国有媒体和网路安全部门在内的一些机构可能会获得特别许可的情况下继续采购先进的外国设备,但这种情况可能在未来持续减少。
更换电脑的消息在大陆社交媒体上引发大量抱怨:“即将找回386的感觉!复古疯万岁!”“国产某城电脑,据说用了之后,人会变得更有耐心!”
来自山东威海网友日前发帖称,“单位要求五一之后上缴旧电脑,统一换国产新电脑、新系统,由于不兼容 windows软件,所以还要装个 windows模拟器,导致办公效率倒退10年。主任吐槽说,这不是用落后代替先进么,我心说连他都看出来了。”
[page]
绕过西方金融制裁,中国驻俄大使透露双边行动
俄罗斯因侵略乌克兰,遭西方联手制裁,踢出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系统,现在俄罗斯和中国的中央银行将讨论使用、推广两国各自开发的结算系统,意图取代SWIFT。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辉五日接受俄罗斯塔斯社(TASS)专访透露,中国将继续支持在双边贸易、投资和信贷,进一步扩大本币计价结算,充分发挥包括俄罗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在内的两国基础设施组织和金融机构作用。MIR和银联是俄罗斯被踢出SWIFT后,少数可使用的对外支付系统选项。
张汉辉在访问中还说,中俄两国从未宣布双边贸易放弃美元或欧元支付结算方式;未来双方在贸易结算,“将根据两国贸易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采取务实和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
与俄罗斯MIR系统合作的全球支付平台Apexx执行长基南(Peter Keenan)指出,CIPS有一二八○家金融机构加入,而SPFS仅约四百家用户,这是俄罗斯看上CIPS和特别针对亚洲支付寻找替代方案的原因。如果中国CIPS的使用扩大,将可带来一套以人民币计价的系统,做为美元为主的SWIFT之外的选择。
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公司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毕斯瓦(Rajiv Biswas)说,就中期而言,CIPS在中俄双边贸易结算将扮演越来越大的角色;不过,中国要拓展CIPS仍受限于目前全球贸易仅三%使用人民币计价,美元、欧元占高达七十七%。
分析师指中国核酸检测开支1.7万亿元,超越2021共军总军费
中国东吴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陶川近日发表报告,称按照估算,中国坚持所有一线和二线城市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其一年的成本上限约为1.7万亿元人民币,甚至比中国2021解放军总军费1.37万亿元人民币还要高。
陶川表示,中国坚持一二线城市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成本,占2021年中国名义GDP的1.5%、公共财政收入的8.7%。但他仍然认为,这低于封城造成的经济损失。
他又补充,鉴于当前地方财政运行的压力,常态化核酸检测的成本可能需要中央发行特别国债来兜底。对于中国坚持成本高昂的“动态清零”,网民纷纷表达不满。
有网民表示:“只能接着诈骗到灯枯油干,这是奴才化中国人的国运。”亦有网民悲观地估计中共政权可能把成本转嫁老百姓,并以反嘲语气指出:“可以考虑另外加征核算检测险,从工资里面扣,变成六险一金”。更有网民一针见血地指出:“主席不倒,加速不止”。
Meta亚洲首座元宇宙XR基地落脚台北
(脸书)母公司Meta看重台湾科技产业链的关键地位,选择在台湾设立亚洲第一座XR基地。图:2022年5月6日,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右4)出席“Meta元宇宙 XR Hub Taiwan”启动典礼。
总统蔡英文周五)出席“Meta元宇宙XR Hub Taiwan”启动典礼。她致词时表示,今天很高兴跟大家一起启动亚洲第一座“元宇宙XR Hub Taiwan”。她相信,就像过去网路及智能手机改变人们的生活,元宇宙创造的世界,也将翻转我们的未来。
软件硬件都被制裁,俄国计算机行业彻底玩完
5月5日,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称,英国已将对俄罗斯的制裁扩大到国内 MCST处理器和Baikal Electronic(贝加尔电子)公司。除了冻结其资产外,制裁还意味着禁止英国企业对俄罗斯提供技术服务的限。
因此,俄罗斯最有名的微处理器研发企业贝加尔电子公司面临停产死亡。英国最新的制裁措施并非仅仅禁止俄罗斯使用其处理器专利,还涉及冻结俄罗斯相关企业的资产并限制与交易对手合作。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禁止提供技术服务和融资,包括提供赠款、贷款和对授权资本的贡献。
包括 Baikal Electronics、JSC MCST、STC Modul和 MTC Elvis在内的俄罗斯处理器制造商已在3月份受到美国制裁。所有外国合作伙伴必须与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协调向俄罗斯公司供应其技术产品。现在没有生产许可证,没有一家工厂会与该公司合作。即使找到新的构架专利许可,重新设计整个处理器,这将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并且需要高达10亿卢布的投资。
由于缺货,俄罗斯电脑硬件价格暴涨。自乌克兰战争和随后的经济制裁开始以来,俄罗斯的一些大型计算机网络销售已经关闭。由于汇率波动,实体商店的产品价格上涨了四倍甚至五倍。价格的大幅上涨发生开始于2022年3月。
据专家介绍,3月份处理器价格翻了一番,显卡价格涨了80%,主板和固态硬盘价格涨了60%,RAM和冷却系统价格涨了30%。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疑警告习*近*平:如果不改清零政策,欧盟企业将用脚投票
中国欧盟商会报告指出,中国坚持严苛“清零政策”,再加上俄乌战争,令欧盟驻华企业遭受重创,考虑撤出中国市场的欧企比例为近10年新高。有金融学者认为,中国愚蠢的政治决策将摧毁40年间建起的“世界工厂”。
四分之三的欧盟受访企业表示,鉴于中国的严格疫情管控政策,公司整体运营受到严重影响,主要集中在物流仓储压力、商务旅行暂停以及线下会议取消这三方面,受影响企业分别占94%、97%和94%。
23%的受访企业基于中国疫情政策,正考虑将现有或计划中的对华投资转移至其他市场。这一结果与2022年初有此想法的企业数量相比,增加了一倍多;也是过去十年间达到的最高值;另有7%的受访企业表示,俄乌战争导致他们正考虑取消现有或计划中的对华投资。
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