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指出,全球各国正致力将供应链多元化,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德国正在身体力行。德国总理日前访问了日本和印度,却冷落了中国,而且在对外经济政策中,中国排在了后面。
马云被抓?一条对“马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消息,令阿里股价大跌9%,京东、小米全吓瘫!
对于中国防疫的“动态清零”政策,最受伤的还是中小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欧元区第一季GDP按季增长率放缓至0.2%;美国一季度GDP年化增速为-1.4%,而且通胀居高不下。分析指出,除了俄乌战争之外,中国的“3个动作”助长了全球通胀。市场预测美联储6月加息0.75厘。
上海的中小制造企业,难哭了
中共国家统计4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47.4,较3月回落2.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录得41.9,下降6.5个百分点;两大行业PMI同时回落,拖累综合PMI下降6.1个百分点至42.7。4月三个PMI均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由此可见,国内制造业收缩得厉害,中小微企业更是艰难。
首先是成本上升的快。疫情之下,工资还是要照常发放,一是工人维权意识高,一旦进入仲裁或者司法程序,企业大概率是要输的;二是万一工人跑掉后面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替代,也只能挺一天算一天。
其次付款环境越来越恶劣。一般都是三个月账期加商票银票,拿到钱也要半年后了。这半年就要靠企业的自有资金周转,连续生产销售还好,一旦停下就意味着未来几个月没有现金流,这是企业最怕的事。
所以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一般都走融资租赁,以前成本更高要达到10%以上,现在降低了点也有6%-7%,贷款什么的,中小企业是很难拿的。
现金流是企业的命根子,疫情停一个月,再启动至少一个月以上,这就意味着未来两到三个月现金流处于危险的边缘。
中小企业在设备这一块,能凑合就凑合,目前生产合格产品就行了。由于对先进装备需求很小,国内的大型重装备企业找不到市场,升级自然也慢,产业链是个整体,中小企业的困境,也会影响到高端重型制造业。
在上面几个问题的制约下,管理嘛就只好是老板什么都管,骨干一个当几个用,能省则省,没有心气和力量开发新的工艺技术。
最后就是管理了,最多就是在原有的技术上搞一点小革新,小发明就是到顶了。这次疫情,他们首要任务是活下来,至于技术升级,等活稳当再说吧。
有小企业主表示,减税作用不大,因为没有销售收入也就没税,或许直接发钱or无息贷款,以及减免点社保费用才有帮扶作用。
美欧经济齐放缓,通胀率飙涨
欧盟统计局周五公布了最新经济数据,欧元区第一季GDP按季增长率放缓至0.2%,4月通胀率则升至7.5%,连续第6个月创新高。
欧洲动态3.0报导,欧盟统计局另外发布的通胀数据方面,通胀率由去年年底的5%升至最新4月7.5%,较3月再升0.1个百分点。去年4月通胀率只有1.6%。撇除能源和新鲜食物的通胀率为3.9%。
数据显示,欧洲滞胀(stagflation)风险增加。今年以来大流行病和乌克兰战争,都打击欧洲经济,同时令物资短缺问题恶化,推高通胀。
另外,美国CNBC28日报道,美国商务部28日报告称,美国2022年一季度GDP年化增速为-1.4%,这标志着美国经济自1984年以来的上升趋势突然出现逆转。分析称,2022年前三个月,有众多因素影响美国经济增长,包括不断激增的大流行病病例,通胀率飙升至1980年代初以来的最高水平,俄乌冲突等等。
旅美经济学者何清涟发推文表示,美欧经济增长哥俩好。欧盟GDP增长放缓至0.2%,通胀连续6个月创新高。欧盟比美国略争气一点:美国是负1.4%。
世银:全球正在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David Malpass)今天(4月12日)表示,全球各国正致力将供应链多元化,降低对中国的依赖,这可能对大家都有好处。
据路透社引述马尔帕斯称,跨境贸易对全球经济仍将十分重要,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无论在产品消费或是在产品生产方面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全球贸易体系中,中国需要与其他国家一道成为价值共享系统的一分子,但他很怀疑北京当局能够这样做;在被问到中国会否因中共病毒(新冠)疫情封锁和房地产债务问题而导致危机时,马尔帕斯认为中国正面临挫折,而且是不同领域的重大挫折,世银已向下修正了对中国的成长预测。
根据中华民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统计,截至4月7日,共有161家台湾上市公司报告说,它们在上海和昆山的运营已经暂停,其中41家生产电子产品;由此可见,中国的中共病毒疫情封控已经严重影响了全球的供应链,欧美的跨国企业不得不考虑分散供应链的配置,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page]
欧盟拒绝以卢布支付俄罗斯天然气,并准备应对供应中断
法新社消息,欧盟成员国的能源部长周一在布鲁塞尔举行紧急会议,就俄罗斯要求欧洲买家以卢布支付天然气费用及面临供应中断的要求,做出统一的回应。
欧盟能源专员卡德里·西姆森(Kadri Simson)表示,莫斯科要求以卢布支付购买天然气费用是“单方面对合约进行不合理的修改,拒绝俄罗斯的要求合理合法。”
西姆森并表示,“由欧洲公司签订的97%的合约确定了付款货币,要么以欧元结算,要么以美元付款”。她说,大多数公司将遵守合同规则在5月中旬预定期间付款。"
路透社引述2名欧盟官员报导,欧盟委员会考虑到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正在规划将购买俄油禁令将两国排除在外。
欧盟委员会预料周二完成欧盟对俄罗斯新一波制裁措施规划。新制裁可能包括禁购俄罗斯石油,因为石油出口是莫斯科一大收入来源。
另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周一表示,在俄罗斯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之前,欧盟不会取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措施。
印度:德国的新中国?
据德国电视一台报道,印度总理莫迪周一访问柏林,双方举行了印德政府磋商会议。德国总理朔尔茨在会议后宣布,德国将提供100亿欧元用于未来数年和印度进行更密切的合作。朔尔茨称印度为德国在亚洲的中央合作伙伴,其中包括在全球气候保护上的合作。
图:2022年5月2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右)和访德的印度总理莫迪(左)在合同签署仪式后握手。
德国《经济周刊》发现,朔尔茨倡议的时代转折现在也体现在外交上。他才刚访问了日本。周一又对印度总理莫迪表示了欢迎。朔尔茨近来把价值伙伴一词吊在嘴上,对中国是只字不提。在德国新的对外经济政策里,中国排到了后头。
《奥格斯堡汇报》发现,印德双方加强了合作。尽管在乌克兰问题上有分歧,但双方还是进一步靠近了。德印双边经贸往来尽管于2011年政府磋商会议时定为200亿欧元,但到现在,这一目标还是没有达到。而德中贸易则是德印贸易的十多倍。
双方现在加强了森林,能源和环保合作,并放宽了技工在对方市场上的就业。印度年轻技工前来德国就业,将减轻德国社会老龄化问题。德国希望印度能成为增长市场,成为德国的新中国。
不止俄罗斯,中国“3个动作”助长全球通
根据总部在华府的彼德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除俄乌战争导致粮食安全危机和能源价格上涨外,中国在三个领域采取的行动,也加剧全球通膨。
他们声称,中国禁化肥出口、调整猪肉关税、对钢材设限,虽嘉惠中国民众,却导致其他地区的价格上涨。
两位分析师说:“中国的问题是,行事仍像一个小国。它的政策经常能在国内产生预期效果,例如降低产业或一群中国农民的投入成本,或增加其他人的报酬。但可能以邻为壑,他们的政策解决了国内问题,却将成本转嫁给其他地区。”
全球化肥价格去年开始上涨,俄乌战争后进一步飙高,北京当局去年7月已下令主要公司暂停出口化肥,要“确保国内化肥市场的供应”,10月又要求对出口进行额外审查。
分析师说:“非关税壁垒的作为导致中国的化肥出口急剧下降。随著国内产量增加,中国化肥价格趋于平稳,甚至开始下跌。”这与全球化肥价格飙升到一年前的两倍多,形成鲜明对比。
在猪肉价格方面,涨势始于2018年,当时中国爆发非洲猪瘟、40%的猪只遭扑杀,生猪数量大减。2019年底,猪肉价格大涨一倍以上。根据PIIE,中国进口更多猪肉,全球猪肉价格随之上涨25%。北京2020年降低猪肉进口关税,其他地区消费者因供应下降,必须承受更高的价格。
在钢价方面,过去两年,随中国宣布,降低国内钢铁产量以实现脱碳目标,全球钢价的涨势加速。为压低国内钢价,当局去年取消废钢进口禁令,又实施了好几轮的出口限制,并增加五种钢铁产品的出口税。到今年3月,中国的钢材价格比限制实施之前低5%。
PIIE分析师说,很担心自2021年1月以来,世界和中国的钢价差距日益扩大。
市场预测美联储6月加息0.75厘
据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交易数据显示,大批交易商押注美联储6月大幅加息0.75厘,市场忧虑利率或会大幅飙升,但美联储官员强调局方将有序(methodical)地加息。
动态清零致经济衰退,中国电动车交付量腰斩
上海铁腕清零波及供应链,当地3家电动车厂蔚来、理想与小鹏的4月交车量分别锐减逾4成,其中理想的交车量锐减幅度更超过腰斩,达62.3%。中国乘用车协会表示,零售交付量同比下降39%。此前官方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连续。
电动车龙头老大特斯拉(Tesla)尚未公布4月的交车数据,不过3月在中国交车6万5,814辆,比去年同期成长85%。
上海封城之前,电动汽车的销售一直在蓬勃发展。特斯拉第一季度在中国的销量增长了56%,而其在中国的较大竞争对手比亚迪的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五倍。
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