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也有自己的美学,尤其是充满了神秘和奇幻色彩的12,拥有着丰富的故事和内涵。2012年来临,让我们一起解读12这个神秘的数字吧。
从通常意义上讲,跟数字打交道的都是办公室职员、会计,或者是统计员和数学家,反正就是一些头脑清醒富有逻辑的人。数字的对立面是感性和享受,是色彩和旋律。吃巧克力的时候,谁会去在意那里面究竟含有多少克糖,或者它的体积是多大呢?骑摩托车的人虽然知道自己的发动机什么时候噪音太大,但是估计也没有谁真正用分贝来测量马达转动的声音究竟有多响。深陷爱河的男人们中,谁又会赞扬爱人的鼻子倾斜角度是多么完美,或者是把复杂算术题当作绵绵情话来说呢?
数字也能创造美
数字本身并不是具有表现力的概念。但是它们就没有含义了吗?当然不是!仅仅上面一段中我们举出的例子就体现了一种修辞美学:列举三个例证能够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两个就有点少,四个又嫌太多,因为超过三个的举例说明反而会淡化说服力,破坏语流的张力。形式就是内容。而这种形式常常是与一个以数字为基准的规则紧密相连的,不管在修辞学还是在诗歌中。
12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数字
12计数体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大家都知道"一打"鸡蛋是指多少个。而月历就是根据月相,将一年分成12个月。因此,人们会有一种感觉,12这个数字似乎带有一定的神秘力量。
宗教中的12
圣城耶路撒冷也到处可见12这个数字:那里有12座拱门,上面立着12个天使。此外,这座城市几乎所有的尺寸都是遵循着12这个数字来的。
电影和音乐
即使抛开宗教和信仰不谈,12这个数字也经常出现在艺术发展史的很多重要篇章中:著名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önberg)就是通过创造十二音列理论才名垂青史。另一个例子就没那么专业了,但是也绝对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历史上最成功的西部片《日正当中》(High Noon,又译"正午"):你能想象英雄的主人公凯恩在另一个时段与恶人对决,而不是在正午12点的骄阳之下吗?
作者:Günther Birkenstock,编译:雨涵
责编:李京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