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暑不一般 小心七禁忌 四种生肖要注意科教频道|科教兴国|教育新闻☀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科教 > 正文
今年大暑不一般 小心七禁忌 四种生肖要注意

今年大暑不一般,晚大暑热到哭,四种生肖要注意。图为示意图。(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大暑,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今年的大暑时间落在7月22日晚上21时29分11秒。这一天,民间也流传许多习俗、禁忌及饮食方法。

中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的意思是,时常会有大的雷雨出现,而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大暑,就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来了。此时高温酷热,民间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而大暑正处于三伏天中的中伏阶段,是一年之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

今年大暑不一般,属“晚大暑”,在黄历六月廿八。古人依北斗指向划分节气,黄历六月上旬交节为“早大暑”,下旬为“晚大暑”。老话说“晚大暑热到哭”“大暑中伏前,热死老黄牛”,预示今夏将格外炎热。

7月以来,极端高温天气席卷中国二十多个省份,多地体感温度突破45℃,地表温度超70℃。如陕西武功地表温度达72.9℃,河南多处地表温度飙破73℃,甚至有网友爆料,重庆巴南区地表温度86℃,街头宛如烤箱。

大暑习俗吃凉喝热

今年7月22日,即太阳到达黄经120°之时为“大暑”节气。在民间,大暑时节常有祭祀活动,以祈求家宅平安与丰收。此外,民间还有喝伏茶、吃仙草、喝消暑汤、晒伏姜等习俗。而有些地方的人们习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

广东很多地区有句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

山东鲁西南地区在大暑这天有“喝暑羊”(喝羊肉汤)的习俗。营养学家认为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这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益健康。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藉以表示驱除暑气、疾病,祈求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于是,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湘中、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湘东南还有在大暑吃姜的风俗,民谚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

此外大暑期间,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大暑养生、禁忌

然而,大暑时节,暑气逼人,空气湿度大,人们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部分体质较弱之人更易让暑湿之气入侵,进而引发疰夏、中暑以及肠道传染病等各类疾病。

因此,大暑养生尤为重要,需注意以下方面:一、尽量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居室要注意通风;二、要避免过食冷饮,以免损伤脾胃,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三、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水分和维生素;四、人体出汗较多,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但不要大量饮水,要以少量、多次饮水为主;五、不要长时间吹空调,冷气开太冷;六、避免熬夜,及冷水洗浴;七、炎炎夏日,人们容易心烦意乱,要保持乐观情绪,戒躁戒怒,做到心静;可以选择一些舒缓的运动方式,保持心情愉悦。

据《联合报》7月20日报导,台湾命理师杨登嵙说,“小暑大暑,晒死老鼠。”高温来袭,人体排汗多、消耗大,易动肝火,感到心烦意乱、困倦乏力、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

他建议,此节气健康要注意的生肖是属鼠、牛、蛇、马,容易过度劳累而引起神经紧张,失眠多梦的毛病。但只要多些时间放松休息、生活规律,终究问题不大。肠胃方面容易出问题,对于生冷油炸类食物少吃为宜,生活作息要有规律。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时方

来源:!!: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国 放眼世界 魂系中华
Copyright © 2006 - 2025 by Aboluowang

免翻墙 免翻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