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罗网孙瑞后报导/截至2025年8月31日,围绕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OMAC)自主研发的C919客机,社交媒体X上掀起了一场激烈争论。帖子中,网友Lens on Asia爆料称,C919因“重大问题”已全面停飞,甚至“基本放弃”,并附上一张微信对话截图,显示某航空公司因故障率高而失去耐心,转而订购了近千架波音737和空中巴士A320neo系列飞机。这一消息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也再次将中国民航客机制造的短板推上风口浪尖。
根据帖子内容及网友反馈,C919自2008年立项以来,累计交付不到200架,主要用户为中国国企背景的国内航空公司。截图中提到的微信对话称,今年仅交付一架,故障率高企,东航等公司将其视为“小白鼠”实验对象,甚至库存发动机积压,凸显系统集成难度远超预期。Lens on Asia还挑衅性地质疑支持者“以身试机”,引发激烈争论。网友Yoyo Chen指出,自2025年初起,关于C919的宣传声量骤减,昔日“吹捧”转为沉默;网友@qinluos则透露,其表弟在航空维修部门工作,称C919落地平均400+次报错,质量堪忧。
与此同时,8月23日彭博社报道称,中国航空公司计划向波音和空中巴士订购近千架新飞机,这一举动被解读为对C919信心不足的间接证据。网友@wofen456sys讽刺道:“客机都造不出来,还吹什么6代机?”更有激进言论如VinTaiGor称中国工业“垃圾拿不上台面”,反映部分人对国产航空工业的失望。反方声音也不乏其人,网友@BruceCh45510874质疑消息真伪,指出订单可能与中美贸易平衡有关,而非单纯放弃C919。
另一边,网友@Gregor830提及2022年东航波音事故未公开原因,担忧若C919出事可能面临更严格的信息管控,折射出公众对国产飞机的信任危机。
目前,这一争议尚无官方证实。C919自2022年获中国民航局适航证并投入商业运营以来,进展缓慢,交付量远低于预期。此次风波不仅暴露了中国航空工业在高端制造上的短板,也引发了对国产化战略可持续性的广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