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和课堂|孩子爱撒谎怎么办? * 阿波罗新闻网
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智和课堂|孩子爱撒谎怎么办?

在家庭教育咨询中,“孩子撒谎”是最常见的困扰之一。我接触过一个四年级男孩,为了隐瞒考试成绩,模仿家长签字被发现;也见过幼儿园小朋友把打碎的杯子藏进柜子,说“是小猫干的”。这些看似性质不同的谎言,背后藏着孩子们复杂的心理活动。

先别急着给孩子贴“不诚实”的标签。发展心理学研究显示,3-7岁的孩子会进入“想象性撒谎”阶段。有个妈妈曾告诉我,她女儿说“昨天在公园看见会飞的大象”,后来才发现是孩子把动画片情节和现实混在了一起。这种带着幻想色彩的表述,其实是孩子认知发展的必经之路,家长不必过度紧张。

但当孩子开始有意识地隐瞒事实时,就得警惕了。我在咨询室遇到过一个典型案例:二年级的朵朵总说“作业在学校写完了”,其实是因为写字慢总被妈妈批评。有次妈妈检查书包,发现作业本上全是红叉,才知道孩子已经隐瞒了半个月。深入了解后发现,朵朵的妈妈每次辅导作业都忍不住说“你怎么这么笨”,孩子为了逃避指责,只好用谎言筑起防线。

还有些孩子撒谎是为了获得关注。单亲家庭的小宇曾跟老师说“爸爸带他去迪士尼了”,其实他爸爸在外地打工半年没回家。孩子偷偷告诉我:“同学都在说假期去哪里玩,我不想被笑话。”这种带着辛酸的谎言,藏着孩子对情感联结的渴望。

面对撒谎的孩子,家长的反应往往决定了问题的走向。有位爸爸发现儿子偷拿零钱后,没有打骂,而是平静地说:“爸爸知道你想买漫画书,我们可以一起商量怎么攒钱。但没经过同意拿钱,就像把别人的玩具藏起来一样,会伤害别人的信任。”后来孩子不仅主动道歉,还提出用家务劳动来弥补。

比起“不许撒谎”的禁令,更重要的是给孩子说实话的勇气。当孩子承认错误时,先别急着批评,试试说“谢谢你愿意告诉我真相,这需要很大的勇气”。然后再一起讨论如何弥补,比如打碎了杯子可以一起打扫,弄丢了东西可以想办法找回。让孩子明白,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用谎言掩盖错误。

记得有个妈妈分享过这样的经历:她发现女儿偷偷用了她的口红,并没有立刻指责。晚上孩子主动坦白时,她笑着说:“原来你也对妈妈的口红好奇呀,下次想试试可以告诉妈妈,我们一起打扮好不好?”后来孩子再也没偷偷拿过她的东西,反而学会了凡事商量。

家庭教育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我们对待孩子错误的方式,会悄悄变成他们对待世界的方式。当孩子知道说实话不会被责骂,犯错能被温柔对待时,谎言自然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就像园丁不会因为幼苗长歪就拔掉它,而是耐心扶正,教育孩子也需要这样的智慧和耐心。

智和教育深耕家庭教育十余年,帮助父母提高教养认知,提高养育子女的能力,重点解决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厌学辍学、拖拉磨蹭、沉迷网络、自卑抑郁、早恋等心理和行为问题、助力父母从有效沟通、情绪管理、解决冲突等方面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和家庭和谐!

责任编辑: 吴莉亚  来源:智和家庭教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25/0822/2266234.html

相关新闻